华兴上市惨遭暴跌,资本运作高手包凡难续独角兽神话!

2018-09-28 10:30:23
远见财讯
关注
2018-09-28

新经济独角兽上市公司破发近来屡见不鲜,而刚上市的独角兽“孵化器”华兴资本同样没能逃脱破发的命运。

作者:VISION

来源:远见财讯(yuanjiancaixun)


上市首日遭重挫


上市就是万事大吉了吗?最近一段时间,破发的新经济独角兽公司们肯定对此有着全新的认识。今天,有着新经济金融服务第一股之称的华兴资本也登陆了资本市场,然而盘中一度大跌20%的表现,让市场和投资者都有点意外。


在包凡敲响港交所上市锣后,华兴资本股价快速跳水,盘中最低报25.6港元,跌幅一度近20%。截至午盘收盘,华兴资本报26.65港元,较发行价大跌16.19%。


 (华兴资本今日走势)

 

华兴资本是谁?


作为一家常年在一级市场披荆斩棘的企业,普通投资者可能对华兴资本并不熟悉。但是华兴资本的客户却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国新经济独角兽公司。


根据华兴资本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华兴资本现有客户群在中国前20名新经济公司中占据15席。


 

在顾问服务方面,华兴2013年至2017年的新经济交易额排名第一,至今年一季度交易额累计902亿美元;在IPO承销方面,华兴2013年至2017年为中国新经济公司承销的香港及美国IPO数量在中资投行中排第一,在中外投行中排第三;在投资管理方面,至2017年底华兴在投资新经济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中排名前十,至今年一季度资管规模约41亿美元。


 

在华兴操刀的众多案例中,不乏知名新经济互联网企业。比如,为滴滴、美团、摩拜等进行融资。


 

从幕后走到台前


作为新经济企业资本运作背后伟大推手的华兴资本一直居于幕后,这次为什么走向台前了呢?我们更深一步走进华兴。


2017年华兴资本总收入约为1.39亿美元,投行业务约占公司总收入的71%。


 

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3880万美元,同比增长65.9%;投行收入2140万美元,同比增长43.8%。但从表中可知,从2015年到2017年,华兴资本的投行业务实际上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同样,2017年的净利润也大幅缩水,从2016年的3183万美元跌到32000美元,几近亏损。


 

原因或许来自大幅提高的“薪酬及福利开支”。华兴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公司业务对人力资源需求极高,故人才吸纳及留任极其重要。2017年的薪酬及福利开支达到了1.014亿美元,占到当年总收入的72.7%。


 

除了业务与利润上面临的困境,华兴资本急着上市,还与其希望尽快扩大资产规模、保住旗下华菁证券的A股券商牌照有关。招股文件显示华兴运营实体包括华兴证券(香港)、华兴证券(美国)、华菁证券(中国)等持牌券商。保住已经取得并争取持有更多金融牌照,上市公司地位是必要条件。特别是作为华菁证券的实际控制人,获得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地位非常有必要。


华兴资本的新征程


对于上市以后的发展,华兴董事长包凡表示:未来业务着重三个大方向,产品拓展、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方向,除了成熟市场还会覆盖新兴市场。东南亚是首要考虑的市场,短期股价不重要,把业务做好,长期股价一定会有体现。


一家定位于服务中国新经济,具备传统投行所不具备的跨市场跨产品多业务协同的投行,上市之后补充资金实力,补强业务体系,在新经济金融迎来发展“春天”的大趋势下华兴的新征程在哪里呢?


从其IPO募资用途中窥知概貌:募资所得25.29亿元,40%用于扩展投资银行业务;20%扩展投资管理业务;20%发展财富管理业务;10%投资于公司所有业务线的科技发展;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可以看出,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投行业务的规模是华兴资本未来的发展方向。


 

包凡认为华兴资本的使命,就是通过连接新经济头部企业与多元化的全球资本,快速成长为新一代投行中的佼佼者。中国的新经济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华兴资本的做中国自己的金融机构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远见财讯
226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