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道歉有用吗?滴滴们不作恶有多难!
一个伟大的公司,责任感是深埋于骨子里的,而不需要一次次被唤醒。
作者:VISION
来源:远见财讯(yuanjiancaixun)
编者按:从滴滴到OFO,从拼多多到趣店,一家家头顶独角兽光环的新经济企业在改变了我们生活习惯的同时,却也不断地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 当我们习惯于它们带来的便利时,当我们看见它们身上一个个天文数字般的估值时,可曾想过它们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这些独角兽们插上了资本的翅膀一路飞奔,太快的速度让它们对制度、法律不屑一顾,更有甚者肆意践踏道德的底线。在这里,我们只想问一句:不作恶,有那么难吗? 滴滴一下,唤醒责任感 8月28日晚间,滴滴出行发布一份落款为程维、柳青的《郑重道歉》声明。在乐清女孩去世的第五天后,他们终于公开道歉。在道歉信中,滴滴终于决定开始做本该六年前做的事。 “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组织和资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体系倾斜”。而“安全”,这本应是一个有如此体量和规模的公司,一开始就要做的事。 仿佛一个初创公司从蹒跚学步开始,它所有的努力就是催肥、变胖。没人教给它规则,没有人教给它如何在走路的时候不撞到人。直到它长成560亿美元估值的公司。 当滴滴将优步中国和快的纳入囊中,网约车的江湖近乎一统。它借助资本的力量,不断兼并、扩张,打造出庞大的产业帝国,在“独角兽”一词风靡之时,它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等几个部门主办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以5000多亿元估值排名第二。不过它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人性和道义的拷问。在聚光灯下,这家估值5000多亿元的独角兽企业,面目却愈发模糊。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滴滴在六年前把安全做为初心和核心目标,不仅恶性事件的概率会降低,而且如果当社会各界看到滴滴在这一领域的付出和努力时,并不会严苛地要求滴滴“完全杜绝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平台做出不法之事”。如今我们有必要再问一句:顺风车下线,顺风车司机不是是转投“滴滴”其他业务呢? 在这次的道歉信中,滴滴反省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好胜心盖过了初心”。在道歉信中,程维、柳青称“意识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那么,敬畏之始,就是敬畏生命,保护脆弱。以当下的技术,以“滴滴”之资本,即便新上一个系统又有何难?以最大诚意筛查司机资质,做到精细化管理,而不是被资本推动着狂奔,才是自救之道。“刮骨疗毒”肯付出数据缩水的代价,这才是“滴滴”的诚意所在。 披着“伪共享经济”羊皮的 OFO 近日,摄影师吴国勇的作品《无处安放》引起热议。他走访了全国20多个主要城市,使用无人机拍摄下场面震撼的“共享单车坟场”景观。“以前觉得课本上,人们把牛奶倒进河沟里不可思议。现在这个时代,更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他说。 而对城市共享单车状况感到不可思议的,不仅仅是这位摄影师。随手搜索其中的共享单车小黄,全是这样资源浪费的新闻。 据交通部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7 年 7 月,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近 70 家,累计投放车辆超 1600 万辆。伴随巨额资本的疯狂涌入,共享单车在线下的投放已经远远超过用户需求以及城市街道可容纳的数量。在行业疯狂扩张之后,剩下的却是一地狼藉。 一般认为,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闲置资源,借助第三方平台,使线下闲置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而共享单车却脱离了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只是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伪共享经济,其实质只不过是采取互联网方式的租赁自行车服务,仍属于租赁经济的范畴。 现在,共享单车造成的这些现状已经违背了共享经济的初衷,不仅造成了多方面资源的浪费,而且给政府、社会、用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各种豪言壮语犹在耳边,有创业者的,有投资人的,如今都成了笑话。 拼多多,你还小,所以要从小立志做一颗恒星 最近独角兽不好过,上市了的独角兽还有更难过的。从成立到上市,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阿里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短短3年,成功在阿里和京东夹缝中的电商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刚刚把公司推进纽交所的大门,回头一看:没等到3亿多用户的掌声,却是洪水般的咒骂、一边倒的舆论以及正接踵而来的官司。随着拼多多假货问题的持续发酵,公司股价开始应声下跌。从最高点27.54一度跌至17.20。 这家公司通过低价团购策略确实是能够满足广大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低消人群对便宜商品的追求,因解决这一痛点而得到快速发展。 这些山寨货虽能满足一些低消群体的消费需求,但这并不能成为拼多多造假的理由。消费者是假货和山寨货的直接受害者,商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没法得到保证。 企业在追求绩效和规模的同时,不应该丧失商业道德的基本底线。依旧照着老巨头们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依旧漠视原罪的出现,依旧选择利用人性里的恶,如此当真能够诞生出伟大的公司吗?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现在拼多多是时候慢下来了,努力做一颗恒星,而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 趣店:如果没有有趣的灵魂,就要接受“用脚投票” 从地推校园贷起家的趣分期,攀上了巨头阿里系蚂蚁金服的高枝,摇身一变改名趣店,赴美上市后估值已超百亿美元,其创始人罗敏也从连续创业失败的草根成为了人人追捧的新财富神话。 趣店的前身趣分期和其他校园网贷平台并无二致,有“完善”的催款流程:通过QQ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逾期通知、单独发短信、单独打电话、联系贷款学生室友、联系学生父母、再联系警告学生本人、发送律师函、去学校找学生、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最后一步,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 而这,却被罗敏一句“过期不还钱,一律不催收,当福利送了”搪塞过去,引起一片哗然。众多媒体和自媒体还对趣店发起道德拷问,称其游走在道德边缘,甚至指责其“吃人血馒头”。随着质疑的不断发酵和深入,深陷舆论漩涡的趣店股价破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8月24日,蚂蚁金服向媒体表示,蚂蚁金服与趣店达成共识,不再续签相关商业协议。作为趣店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别蚂蚁金服的趣店路在何方呢?向公众产出社会价值,不断证明自身在社会大生态中的重要意义。唯有价值共赢,才能赢得社会公信,才能赢得快速健康发展,才能赢得广阔的未来。 不作恶,有多难?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独角兽曾经风光无限的同时都有或多或少的“作恶”的共性。然而力都是相互的,伤害别人的同时下场也可想而知。 很多时候不强求你们能成为多么伟大的公司,但是要明白信任不可辜负,包容不是柔弱可欺。在向大众索要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那份责任。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