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蔚来汽车年内赴美IPO 估值360亿美元赶超比亚迪:当心“骑虎难下”

2018-03-09 15:58:36
明天财讯
关注
2018-03-09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即将在上海建设自己的独立工厂,并将在年内赴美上市,报表显示,预计公司在3年后(2021年)的退出估值将达到360亿美元。


作者:舒克

来源:明天财讯





成立还不到4年时间,但向来走高调路线的蔚来汽车从不掩饰其野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即将在上海建设自己的独立工厂,并将在年内赴美上市,报表显示,预计公司在3年后(2021年)的退出估值将达到360亿美元。


明天财讯(ID:nextcaixun)注意到,蔚来汽车于2014年11月成立,至今不足4年,实控人为易车创始人李斌,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和制造的公司,首款量产车ES8已于去年12月上市销售,瞄准的对标企业是同样以电动汽车为主导产业的特斯拉和比亚迪。


数据显示,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市值分别是60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也就是说,蔚来给自己设定的估值预期超过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占有率最高的比亚迪。


这已经不是蔚来第一次被曝有涉足资本市场的野心。据路透社本月初报道,蔚来汽车已聘请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八家银行为此准备,预计最高融资20亿美元。


截至目前,蔚来汽车及银行方仍未对上市计划置评。如果传闻成真,那么蔚来汽车股票上市将成为自电子商务巨擘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美国上市筹资250亿美元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企业美国上市案例。


资金恐怕是蔚来大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蔚来汽车对于接下来4年运营状况的预期非常乐观。



据蔚来汽车分析,其整车销量2018年估计在3万辆左右,到2021年预计将达到45万辆,年均增长率为146.62%。在财务状况方面,预计2018年将亏损51亿元,2019年亏损缩减至10亿,直到2020年,蔚来汽车将正式开始盈利,到2021年,各业务营收达154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升至161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媒体报道的蔚来汽车计划在2021年退出美股,以收入1543亿元、P/S(复利现值系数)1.5倍计算,其退出估值约350亿美元;以净利润161亿元、P/E(股价收益比率)15倍计算,退出估值约370亿美元。综合计算后,再加之扣除其他费用,蔚来汽车届时退出估值将达到360亿美元,超过比亚迪当前市值。



但商务部数据显示的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也不过50%,远远低过蔚来超过100%的增速预期。



此外,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受青睐的品牌为比亚迪,销量为11.37万辆。同期,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13万辆。而按蔚来的预期,在2020年,蔚来预期销量就将超过两者之和。这显然难度较大。


虽然蔚来ES8售价仅为特斯拉旗下Model X的一半左右,所生产的新能源车也享受到了政策扶持。但想用量产2年的蔚来打败成军17年的特斯拉,只能说这样的预期有些过于乐观了。


更何况对于蔚来来说,最大的终极挑战,恐怕不是销量、不是营收,而是盈利。


明天财讯了解到,在中国目前的电动汽车市场上,最高端的是特斯拉,Model X系列售价约80万元起,其它的大多数都是20万元以下的低端电动车。


而蔚来目前仅有一款量产车ES8已经于2017年底发布。资料显示,蔚来ES8使用容量为70kWh的三元锂电池,百公里加速4.4秒,定价45.8万人民币起步。如果购买换电车型,车辆售价将降低10万元,但是需要每月支付1280元服务费。


在公关传播上,蔚来ES8经常贴靠特斯拉Model X。事实上,无论从尺寸、性能、电池组容量、全铝车身、先进自动驾驶硬件配备等方面来看,蔚来ES8确实和Model X相近。



但蔚来ES8虽然有制造成本的优势,其定价却仅为Model X定价的一半左右,单车毛利很难比特斯拉更有优势。而创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成立至今已15年,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一些分析师预计,特斯拉在2020年之前不会实现盈利。毛利更低的蔚来想要后来居上,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同时,蔚来的团队是全新组建的,因为缺乏规模效应,初创公司的前几年投资摊分压力也很大。再加上,像传统车企那样精细的控制“性能-成本-时间”的平衡,也是较难做到。


“换电”?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


相比蔚来ES8,蔚来推出的“电能服务体系”NIO Power同样备受关注。李斌在发布会上称,其换电站中应用的换电系统已经申请了超过200项专利,3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


但换电并不是蔚来独有的“黑科技”,一直不能推广的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早在10年前,以色列公司Better Place就提出了换电模式设想。但在与Better Place深度合作之后,雷诺汽车CEO戈恩却放弃了这项曾经看好的技术,并公开宣称,“换电模式是死路一条”。


同样,特斯拉在4年前也展示了90秒换电池功能,CEO埃隆-马斯克曾宣布要在2013年年底实现换电站的修建,但这个目标至今仍未实现。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曾公开表达过对换电模式的质疑,并提出存在“便利性、安全性、清洁度”三大“技术矛盾”。


事实上,由于成本高昂,靠卖车的盈利来贴补换电,恐怕并不现实,换电的应用场景可能会局限在紧急情况,而不是日常使用。


蔚来主打换电模式可能是在弥补电池续航能力上的不足,但这种换电方案的真正落地实行仍值得商榷。毕竟,Better Place和特斯拉都没搞定的东西,蔚来能搞定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蔚来很可能在推广初期优惠换电费用,或直接减免,届时盈利将会更为困难。


20亿美元融资规模着实不小,如若成功上市,蔚来将是国内第一家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市企业。但在产品蓄电和公司盈利这两个关键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蔚来或难以在激烈的资本战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但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蔚来报表的“漂亮话”不少,实际解决方案仍待商榷。这不禁让人想问,蔚来不会到时“骑虎难下”吧?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明天财讯
96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