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单挑希拉里:谁有钱谁说了算?

2016-06-01 14:32:36
雄霸金朝
关注
2016-06-01

一个是年近七旬的男人,一个是风韵犹存的女人;一个是从未担任过公职的候选人,一个是曾入驻过白宫的女主人;一个是被排斥和“嫌弃”的共和党人,一个是受到组织力保的民主党人。究竟是什么原因支撑着“半路杀出”到特朗普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与“老司机”希拉里单挑决斗?


这次美国大选,是谁有钱谁说了算?


不管是竞选美国总统还是竞选议员,首先要组织一个庞大的竞选班子,雇佣大批工作人员,在媒体上做大量广告,印发大量宣传材料,到各地做竞选旅行,组织集会,发表演说等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所以金钱是竞选成功的保障。正如美国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如果政治是一部汽车的话,那么金钱就是汽油”。


但是,这样巨大的资金从何而来呢?不外乎两条渠道:一是自己有钱,二是寻求捐款。


大多数候选人都得靠捐款。希拉里的竞选财库“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日前声称,1月时收到来自全球知名投资人索罗斯(George Soros)的大手笔捐款,总金额高达600万美元,砸大钱押注希拉里胜选的还不只索罗斯。她的金主还有媒体大亨萨班,慈善家伍兹和知名投资人苏斯曼。此前,希拉里的金主多为华尔街对冲基金,且被认为是昂贵选战的受惠者。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2014年希拉里前二十名赞助商名单中,出现最多的为金融机构和律所,有八家都是上市公司,其中最大资金来源是花旗集团(78.2万美元)。甚至在去年年底,巴菲特亲自为希拉里竞选活动站台。 



相反,特朗普自从宣布要争取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之后,几乎完全是用自己的钱在竞选,(注意,不是家族的钱,是自己的钱)根据他提交给联邦的参选文件显示,他的资产超过100亿美元,这使得特朗普成为历来参选美国总统中最有钱的一位,特朗普也毫不隐瞒他的财富,“我很有钱”这是他的口头禅。


100多年前,美国的选举就被称为“股权政治”。“钱多者胜”几乎成了普遍规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往白宫的路是用金钱铺就的,每一位总统都是用钱堆起来的。那么问题来了,希拉里的钱和特朗普的钱究竟有什么不同?


竞选立场:资金的立场


2010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取消政治献金的限制使美国总统选举成为公开的“金钱选举”,美国政治选举开支不断上涨,进一步助长了政治“家族化”、“金钱化”趋势。总统候选人通过“超级政治委员会”进行疯狂筹资,这些“超级政治委员会”已成为利益集团影响选举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通过“政治献金”竞选总统,最后往往不是最有实力的人胜出,而是利益捆绑的幕僚们的胜出。


而当特朗普在2015年6月16日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共和党提名竞争时,他就骄傲地宣称自己拥有870亿美元的身家。他说:“我会自己掏钱竞选,谁也买不动我。”见到这个场面,在座的共和党大佬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所有的人里面,的确只有特朗普的钱袋有这个底气,因此,不用看人脸色,敢说敢做。




与其他美国总统竞选人相比,特朗普的优势固然在于他的商业头脑。发迹于地产和股市,人称“地产之王”。产业覆盖:高尔夫球场和度假胜地、娱乐产业、股票、“特朗普”许可证(一系列以“特朗普”命名的产品)、演讲费、图书出版……其名下的一系列企业和生意,种类繁多,且一个比一个惊人,充分符合中国人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生意经。


如今,这位“网红”商人的政治生涯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他高调的公众形象。同时,还有其投资运作的种种产业所带来的资金支持,成为支撑他一路过关斩将的重要底气,也使得他在竞选过程中不受制于任何利益集团牵制。


这次对决可见,资金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投资,为自己积累足够的财富,才有可能改变世界。投资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是技巧、心态、经验等综合博弈过程。华尔街的投资高手中,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的财富都是从每一单的交易中一点一滴积累的,没有几十年的积累他们也不可能拥有今天的成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雄霸金朝
3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天道酬勤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