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保险难辨别,“鹿晗恋爱险”只是商家吸睛噱头?
“奇葩险”再度引起关注,但不能一棒子全打死。
“鹿晗恋爱险”、违章贴条险、扶老人被讹险、痘痘险、熊孩子惹祸险、吃货险......“奇葩险”呈现泛滥趋势。
近期,鹿晗恋情公布之后,“鹿晗恋爱险”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众多媒体口诛笔伐,并列出一系列名称奇怪的“奇葩险”,认为这不是创新,而是“噱头”。不过,独角金融经过一番了解后发现,一些“奇葩险”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一棒子全打死。
“鹿晗恋爱险”只是商家活动?
抛开鹿晗恋爱险,违章贴条险等产品字面上的“奇葩”,“奇葩险”真实到底是什么产品?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大象保险险种负责人于洋向独角金融表示,“违章贴条险”和“扶老人被讹险”等产品属于多年前的险种,现已被叫停。
于洋认为,之所以被叫停,是因为这些产品在可保利益、定损、核保、核赔等方面,不符合“保险姓保”的基本逻辑。
比如违章贴条险,“这一险种变相鼓励投保人违章停车。”于洋说。
而有些产品,则根本不是保险。比如“痘痘险”。于洋认为,这一“险种”是某网站曾经推出的一个品牌活动,不属于专门险种。独角金融发现,目前这一产品已经下架,在淘宝网以及保险师App、零零网App上也均未查找到这一产品。
至于“鹿晗恋爱险”之类的“明星恋爱险”,从保险产品的定义来看,也不属于保险,与“痘痘险”类似,更像是商家策划的活动。
于洋认为,这类保险的售卖者并非有资质的机构,而是一些商户,其中“明星一年不分手就赔偿”的规定,更像是下注的对赌游戏。“这类‘奇葩’确实应该管管,但也要明确其并非真的保险,而是假保险。”
真保险起时髦名
虽说一些互联网保险产品不是真“保险”,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否定所有的“奇葩险”。
独角金融发现,由正规机构售卖的一些“奇葩险”,大都是针对市场上特定合理需求专门定制打造的险种,比如“手机碎屏险”;或者是对传统险种进行改名,比如“熊孩子闯祸险”,其实是个人责任险的改名,“吃货险”是肠胃险这种特定疾病保险的改名。
“这类险种有特定合理需求,能够基于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结合平台积累的用户数据画像,根据社会向保险公司提供的需求定制,并在保监会监管之内。”于洋说,这类保险虽然看起来可能“奇葩”,实际上是正规的保险。
(作者:李万民)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