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开采成本甚高却不愿廉价进口的真正原因!
导读:中石化旗下胜利日报近日公众号报道,受低油价冲击,胜利油田2016年首次陷入亏损,亏损超过92亿元。为渡过难关,胜利油田决定关闭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开发效益较低的油田。有关人士表示,这或是胜利油田50年来的第一次做出如此举动。
导读:中石化旗下胜利日报近日公众号报道,受低油价冲击,胜利油田2016年首次陷入亏损,亏损超过92亿元。为渡过难关,胜利油田决定关闭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开发效益较低的油田。有关人士表示,这或是胜利油田50年来的第一次做出如此举动。
新疆风城油田提升修井效率:随着气温回升,冬季无法快速排液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作业区稠油采油站加大待修井的排液力度,让待修井在最短时间符合上修条件。同时,为提升修井效率,作业区小修架子从4部增至现在的21部,平均每天完井11口。
常规稠油区块普遍存在原油黏度高,地质结构疏松,易出砂、出泥、结垢等问题,是待修井的“重症”区。为加快区块复产步伐,基层巡检员工取准取全待修井的温度、压力、计量值,为准确判断油井“病因”提供可靠依据。地质人员根据报表上的情况,深入现场对问题井进行体检,并依据轮次、产量高低情况,优选潜力大的油井进行上修。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石油总体储量还算是比较丰富。但是中国的油价为什么一直居高不下呢?尤其是最近经历油价调整之后,汽柴油的价格再度升高,令中国百姓不禁感慨,虽然中国相继发现了不少大型油田,但是国际石油价格这么便宜,为什么不采用完全进口的方式呢?这样还能节省成本。这种观点看起来倒还站得住脚,不过从长期利益考虑,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能源,如果对外进口的依存度过大,一旦进口渠道出现任何问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和影响。这显然是中国不愿看到的局面。
我国从古到今一共发现了70多个油田,这么多油田,但是能真正开采出的又有多少?这么多油田开采起来成本花费有多大?
针对网友普遍质疑的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的原油开采成本问题,本人认为:两大石油公司的开采成本在每桶50美元,海上开采成本大概在60美元,根据现在的国际市场来看,还存在倒挂现象。那么如果中国垄断油企的开采成本大大高于国际市场油价,为何要继续开采下去?直接进口岂不是一件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
其实是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开采成本随着原油疯涨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只不过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没有中国这么离谱罢了!据“两桶油”官方声明称: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开采石油的成本相差极大,按照边际成本的原理,油价应该以条件最差油田的开采成本为基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