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企业都在做自己的支付平台?

2016-05-18 19:21:16
李利军
关注
2016-05-18

目前,联想、乐视、海尔、移动等公司也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支付系统,搞得哪家大企业不做支付,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了。

华为近日与中国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宣传正式推出Huawei Pay,进入支付领域。在小米手机进入支付领域,苹果支付高调进入中国时,再联想到最近被举报的美团,一直都处在风口浪尖的支付业务,似乎又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

 

目前,联想、乐视、海尔、移动等公司也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支付系统,搞得哪家大企业不做支付,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了。

 

可是,银联、财付通、支付宝等等这些支付平台难道不够用?这些公司为什么都还要做自己的支付系统呢?

 

从价格战上升到金融支付战

 

做生意,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后,过剩的商品与服务无疑会加强价格战,而价格战不仅会使商品与服务的质量难以保障,也使得企业发展不可持续。于是在买卖各环节都提升的背景下,支付业务竞争成了新的战场。

 

以电商为例,淘宝能够崛起,支付宝功不可没。做得早的支付宝占尽先机,为淘宝和之后的天猫留住了用户,更为之后的余额宝打好了基础。与此同时,巨头无限扩张,那些连接支付系统的商家都面临着支付宝们“店大欺客”的压力。

 

于是自己做支付,成为很多企业一直以来的冲动。美团就在这种冲动下,被爆出没有牌照也做起了支付业务。

 

像美团这样的团购网站,在当初的千团大战中胜出已属不易,美团胜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除了在价格战厮杀中保持优势外,也非常“聪明”地运用了先进的IT技术。而在这些先进技术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金融支付上更便捷。

 

对于这点,美团CEO王兴曾自豪地表示,“团购里给商家付款在美团这个功能是做到IT系统里的,商家签合作时确定付款触发条件,然后系统自动付款,无需人工干预,速度很快。而有个竞争对手的付款流程基本靠手工,需要近百人的队伍。”

 

没有牌照就涉及支付业务,美团之所以敢这么做,也从侧面反映出,第三方支付的便利对于其发展业务的重要性。

 

当然,淘宝与美团的支付体系最直接的功效还是在增加消费者黏性上。简单的商品价格促销,在买方市场下也不可持续,也没有亮点。帮助消费者养成习惯才会使平台一劳永逸。打好支付金融战,才能将消费者捆绑到自家的平台上,打造便利的支付业务成为了新的营销利器。

 

生态圈经济须要支付一环

 

利用互联网可以打造闭环生态的特点,没有大企业不想打造自身的生态闭环。在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下,支付是企业生产的源头,也是交易的终结。万达集团这个传统商业的巨擘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圈时,就首先在支付环节做好了准备。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万达集团不放过每一个风口,由当年的商业地产业务,向零售业转变,又向网商转型,尽可能地捕捉互联网红利。而其正在打造的万达电商,尽可能将消费场景连接,完善成一个生态圈,支付环节当然不可或缺。其通过收购快钱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使得生态圈完整。

 

另外,支付业务也可以积累用户大数据,并为之后的市场营销做好指导。

 

三星去年在支付领域的动作也可谓是大手笔,其以2.29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名为LoopPay的手机支付系统研发公司。收购该公司后,三星将其改名为Samsung Pay。不过,Samsung Pay给三星的回报数据可不好看,去年是净亏损1680万美元。但三星方面却认为,Samsung Pay是公司的战略投资,未来该业务将为手机部门带来无法估量的竞争优势。现在Samsung Pay的服务并不收取佣金。不过,业内分析认为,三星未来可以靠这些数据建立详细的客户行为模型,并从中获利。

 

互联网金融就是其中可做的重要业务。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等企业都在加快该业务的布局,并且竞相融资与上市。支付与金融的强关联性,可所涉及的企业有了更多的愿景与想象空间。

 

支付牌照或成稀缺资源

 

大企业争抢做支付,还因为这个领域有门槛,牌照资源有限,逼得他们不得不加快马力,抢夺资源。今年5月,首批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即将到期。因为支付圈里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跑路事件,乱象丛生。短期内支付牌照发放重启无望。

 

已经有牌照的企业也不好好珍惜,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浙江易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因严重违规被吊销牌照。在大企业眼里,出事儿的企业一个接一个被没收了牌照,剩下的会变得更加金贵。

 

撇开美团等公司的不合规做法,企业要想长远发展,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发放收紧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申请未果,就通过收购第三方曲线拿到牌照,比如小米公司曾经试图申请第三方牌照,但最终未能入选。为此,小米最终通过收购捷付睿通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万达集团也通过收购快钱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再联想到之前京东收购网银在线,平安收购壹卡会和上海捷银,支付行业的并购大潮或许已经开始。

 

PC厂商、手机生产商、电商、运营商、家电企业……不论从哪个领域起家,只要有一定基数的用户,以打造生态圈为目标的企业,支付业务都是不可不争取或者争夺的肥肉。支付并不只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个交易环节,它联通着实体与虚拟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给能企业更多发挥的空间。由此,支付大战不只是企业的业务转型与延伸,更多是留出余地。进而能战,退而能守,企业有了支付这把利剑,才会在商战中有更多主动权。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李利军
224文章
·
1评论
·
19粉丝
聊聊,wechat:fibreguy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