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物价何去何从?还得看猪价能“飞”多远?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2016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2016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4月份,CPI同比上涨2.3%,连续三个月高于2%;PPI环比上涨0.7%,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回升,同比下降3.4%,跌幅连续4个月收窄。专家表示,猪肉和鲜菜价格一路飙升带动了今年春季物价数据温和上涨,但未来发生通缩和通胀的可能性均不大。货币政策方面,稳健将是未来的主基调,应首先考虑经济增长情况实时调控,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综合考虑物价、汇率和局部资产价格波动。
回暖 CPI同比缓步上行
食品价格的波动在今年春季CPI的上涨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今年2月至4月,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4%、28.4%和33.5%,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0.6%、35.8%和22.6%。但是从环比来看,自3月份起,鲜菜价格开始下滑,4月份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剧。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4月份CPI环比下降0.2%,主要就是受到了鲜菜价格下降较多的影响。4月份正值春夏之交,应季鲜菜大量上市,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2.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分析称,目前食品价格水平总体稳定,但近期猪肉和蔬菜“一涨一跌”,分化趋势明显。在食品价格中,受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导致猪肉供应偏紧的影响,4月份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与此相反,受蔬菜供应增加的影响,鲜菜价格同比涨幅明显放缓。此外,在非食品价格中,受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的影响,机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分别上涨5.2%和2.2%。
4月份的PPI保持了连续环比回升的态势。余秋梅表示,环比变动的特点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8%和8.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2.9和3.5个百分点;二是石油加工业价格环比止跌回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本月上涨1.0%;三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PPI同比已经连续50个月负增长,但降幅比上个月缩小0.9个百分点。在市场需求回暖以及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企稳的作用下,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石油、有色金属、化纤产品等价格环比正增长,同比降幅都有所收窄,是PPI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此外,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周景彤也认为,4月份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涨幅为正,主要与4月份石油、煤炭、钢材等能源原材料价格明显反弹密切相关。例如,4月份动力煤期货价格由月初的358元/吨上涨到月末的397元/吨,涨幅为11%,更是比去年11月最低时的283元/吨上涨近30%。但由于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弱,加之产能过剩严重,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尚有待观察。
预测 未来物价走势或将趋稳
对于未来的物价走势,市场上机构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声音。持积极态度的专家认为CPI仍有上行的可能。连平就表示,近期供需吃紧状况将继续抬升猪肉价格。根据猪周期时间推测,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可能延续至今年三季度末。此外,近期货币供应量显著增加将对物价起到抬升作用。而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持续收窄,但收窄速度放缓。4月下旬以来大量工业生产资料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将影响到PPI走势。
还有专家认为,CPI涨速短期呈强弩之末,5月份有可能进入回落区间。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分析称,原因主要是菜价大幅回落、猪价涨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速下滑、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观察、政策从需求侧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一线房市销量大幅回落房价见顶、M1增速将于近期高位见顶、大宗商品价格回调等。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则表示,从5月首周的高频数据看,食品价格在进一步放缓。生猪和猪肉价格5月同比分别为46.9%和39.6%,均低于4月值53.1%和41.9%,这是在基数力量和周期力量的影响下,猪肉价格的首月同比回落。蔬菜价格继续回调,前海蔬菜批发价格5月同比上涨16.5%,较4月值24.2%涨幅缩窄7.7个百分点。
未来数月内通胀处于横位状态,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几种不同声音中比较主流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有两种力量在决定通胀走势。全球通缩大周期已经触底,目前整个OECD国家通胀基本上在同步震荡回升,在周期趋势性、基数效应、通缩期高货币供给的滞后影响下,很难指望通胀显著下行,食品、房价、工业价格对居民生活成本的传递还在继续;而本轮猪肉上冲迅猛,可能短期内同比见顶,菜价前期上涨迅猛,4月开始已经逐步回落,房价前期上冲迅猛,部分城市可能短期内同比见顶,通胀在边际上有放缓趋势。综合考虑这两种力量,通胀可能在未来数月内不会有明显回落和回升。
未来发生通缩和通胀的可能性均不大。判断近期物价需关注“猪周期”、居住价格以及货币政策三大因素。就“猪周期”而言,随着养殖户扩栏补栏、进口增加以及政策平抑,猪肉价格将逐步趋稳。未来国家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稳定一线城市房价,预计居住价格总体将维持稳定。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