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全球九成石油却自掘坟墓 OPEC跌落神坛其实不冤

2016-05-12 21:16:59
A韬略霸金
关注
2016-05-12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影响油价的时代结束,内部分歧正在毁掉该组织,且该组织影响市场的能力也近乎完全丧失。OPEC主要在第四次中东危机中实施石油禁运和减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的世界舞。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影响油价的时代结束,内部分歧正在毁掉该组织,且该组织影响市场的能力也近乎完全丧失。OPEC主要在第四次中东危机中实施石油禁运和减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的世界舞。


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本国石油收入,当月14日这5个国家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随后该组织成员持续增加,发展成为囊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曾经的OPEC成员国控制着全世界原油产量的90%,而当时西方各国几乎没有像样子的能源战略储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影响力巨大,由此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


然而因果轮回在这个时候种下了,当时的OPEC是想通过石油打击西方国家经济(主要是支持以色列的美国),造成选民压力阻止西方对以色列的援助,帮助埃及打赢第四次中东战争,而他们的主要手段就是减产、禁运来抬高油价。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一次行动,他将OPEC的优势完全的消耗殆尽了。笔者作为能源大宗商品从业这么多年,得出一个观点就是“大宗商品交易的一个特点是他不可能精确地限制交易对象”。


OPEC想通过禁运使美国受到打击,美国逼急了全世界疯狂买石油,相对于当时强大蓬勃的美国经济,欧洲各国完全干不过,遭受的打击比美国大多了。另一方便飙高的油价让无数的第三国冒出来愿意作美国的“石油采购代理”,所以OPEC成立之初内部就不是铁板一块,表面上禁运私底下都在卖石油。



然而最大的错误在于OPEC太不懂经济学了,他这么一闹腾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突然发现自己的能源供给这么的脆弱,居然被人家切着脖子玩。之后迅速建立了国家级的石油天然气储备(美国西海岸的能源储备浅海)、建立国家石油公司直接控制产油地区(美国主力航母都在中东看着)、同时投资研发新技术开发自己的油田(美国页岩油发展)、开发新能源(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能源部也由此权利一步步得到加强。


如此繁多的,从市场到政策的巨大转向,一方面,真的扭转了能源需求曲线,另一方面也真的改变了市场格局。自此次石油危机开始,欧佩克的市场份额就开始被不断蚕食,几经波折,到如今,中东主要产油国再也没有往日禁运美国的霸气,相反,面对超量供应的国际能源市场,他们还要不断的增产,以期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个逻辑在前几年的油价高涨时期几乎又原封不动的演绎了一遍,当油价超过140美元的时候,从电动车到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技术轮番登场,煤制油煤制气项目梯次上马,先进开采技术不断涌现,连油砂都能给你洗出油来。最终在经济前景黯淡和页岩气/页岩油的共同夹击下,油价又恢复了正常甚至有超跌的趋势。


所以不是OPEC不想减产抬高油价,实在是真的没办法整上去,只要减产协议一旦敲定,国际能源署立马协商主要石油储备国开仓稳定油价,OPEC的减产协议没有任何用处,此时能源市场已经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抢份额的红海,谁先忍不住谁就出局。


然而压垮OPEC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是,这些新开发出来的技术,并没有因为石油危机结束而死掉。他们就像一把又一把镰刀,扣在了油价上面,现在页岩气赔钱美国页岩油凋敝了没错,但只要油价过70,美国的页岩气井数量就会再次井喷,过了90,煤化工就有利可图,过了100,低品味矿,油砂矿就值得开采,过了140,老百姓就都去买特斯拉了。


OPEC自创立以来主动的提价和扰乱市场,简直就帮着别人给自己掘墓,如今唱衰言论不过是掀开了他最后的伪装。世界正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由供需决定油价而非OPEC决定油价的时代。这也是韬略一直以来看空原油的原因,诸多阻力压制下,原油的价格已经不可能再有太大上涨空间,此番多头的持续上扬是美国夏季市场需求的刺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A韬略霸金
14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剖析财经热点,实时分析财经数据,给读者带来最新财经资讯和现货投资分析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