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700亿“横店系”:世界磁都、江南药谷、还是中国好莱坞?
提及“横店”二字,我们一般只能想到电影,但其实,不经意间,其旗下已经拥有4家A股上市公司,一个横跨影视、医药、新材料、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横店系”,正在成形。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永安亦曾表示,“到2020年,力争能有6-8家上市公司”。
近日,横店影视招股说明书披露。
说起“横店”二字,大家都知道是拍戏游玩的地方,孙俪、赵丽颖等一众明星的半个人生都可谓耗在里头。据资料显示,横店聚集了871家影视企业和518家艺人工作室,累计拍摄影视作品1800多部,里头出现的群演们估计可以绕地球一圈了。
不过,此次IPO的可不是这个大名鼎鼎的横店影视城,而是在集团中并不起眼的院线、发行和衍生品(即“横店影视”),营收不到整个集团的4%。
并且,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发现,横店集团以影视城出名,却并非以此起家,其在高科技磁材料及医药产业均早有斩获,影视文化只是后起之秀。
其中,早在2006年8月,横店集团就通过借壳、IPO等方式实现了3家公司在A股的胜利会师,分别为英洛华(000795.SZ)、普洛药业(000739.SZ)、横店东磁(002056.SZ)。
之后十年间,横店集团倒是低调,并未趁机继续在资本市场踏步前行,三家上市公司与未资本化的影视旅游等产业持续发展。
不过,或许是时机成熟,近两年,横店集团又开始了资本市场的大举征伐,旗下得邦照明(603303.SH)成功过会,登陆上交所,南华期货、横店影视相继IPO。
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永安年初在公司内部曾表示,横店系的野心不止于此,“到2020年,力争集团能有6-8家A股上市公司”。
数据打架,牵IPO潜在风险
横店集团的影视文旅业务一直没有太大的资本动作,直到2016年横店影视提交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文件显示,公司拟发行新股不超过5300万股,拟募集资金28.63亿元,其中23.63亿元将投入影院建设项目。
实际上,横店影视只是横店影视城的一项业务,并未将旅游与影视制作打包上市,但不管怎么说,横店影视的IPO仍见证这横店集团旗下影视板块的“第一次”。
为避免同业竞争的风险,横店集团还专门做了相关的资产纳入和剥离,但价值是否公允、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等问题均被证件会要求仔细说明,至于能不能让监管层信服,审核结果将告知答案。
说实话,在2014年之前,小编未见过横店影视旗下的电影院,在帝都上学,身边环绕着的是万达、金逸、博纳、中影。后来寒假回家(湖北四线城市),商场里突然新开了一家横店电影城,但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还是回去熟悉的电影院,不过,两年之后,情况好转。
被知名院线占领的一线城市不再有横店影视的一杯羹,所以,横店影视在二线城市耕耘的同时,更多地在三四线城市扩张,计划募集资金主投三四线和县级城市,新建设210家影院,填补县级市的市场空白。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横店影视IPO材料来看,过会的潜在风险并不少。
首先,两份招股书当中,2014年、2015年的财务数据打架,难辨真假。去年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21亿元、21.85亿元;而在最新的招股书中,该数据变成了11.81亿元、21.13亿元;主营业务成本数据也不一致,在此不一一列举。
上图为2016年的招股说明书
上图为2017年的招股说明书
然而更离谱的是,在“按地区划分主营业务收入”中,两份文件的数据均布一致,而华东区甚至相差近一倍。
上图为2016年的招股说明书
上图为2017年的招股说明书
野马财经致电横店影视董秘潘锋,但并未得到回应。此前,潘锋曾答复媒体称,主要是应监管层要求,会计审核由“总额法”变为“净额法”导致的。
其次,作为影视院线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成为考量的重点。根据最新财报,横店影视在报告期内均实现了增长,但有几个问题。
横店影视2015年营收为
.copyright p{
line-height: 1.5rem;
color: #999;
}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