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石油竟然少成这样,石油未来能走多远?
2015年全球石油勘探新增储量仅28亿桶,是自1954年以来的最低值。在过去60年,石油勘探技术飞速发展,以三维地震为代表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石油勘探的成功率,这不禁让人发问,这是石油枯竭的征兆吗?
摘要:
知名能源咨询公司IHS表示,2015年全球石油勘探新增储量仅28亿桶,是自1954年以来的最低值。在过去60年,石油勘探技术飞速发展,以三维地震为代表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石油勘探的成功率,这不禁让人发问,这是石油枯竭的征兆吗?这是石油供应从过剩转变为短缺的信号吗?
2015年截止目前,全球油气勘探重大发现
-
2015年4月,英国石油天然气投资公司宣布,在英格兰南部发现储量预计为1000亿桶的陆地油田,不过可采储量预计只有3%~15%。
-
2015年6月,墨西哥发现浅水新油田,预计储量3.5亿桶。
-
2015年8月,埃尼石油公司在埃及发现了地中海最大的气田,储量预计8500亿立方米,气田覆盖100平方公里,深度为1450米。
-
2016年1月,塞内加尔发现特大气田,储量预计为4500亿立方米,发现井深5245米。
2015年新探明的石油储量不仅低,而且大部分都位于深水地区,开采难度大,因此在短期内难以被大量开采。所以短期内,新增储量对油气产量的贡献会非常有限。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靠现有老油田支持生产,石油将来会出现短缺吗?
石油产量短期内不会下降
美国天然气产量有2/3来自于压裂井
从短期来看,新增探明储量减少,并不意味着石油产量会立即下降。目前全球石油增产的主要方式,已经从打井开采新的区块,转变为使用增产措施增加现有井的产量。以美国为例,2015年该国国内有51%的石油产量、2/3的天然气产量来源于压裂井。增产技术对石油产量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一趋势在短期内还将持续。
那从长远来看,石油产量会下降吗?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今年的新增石油产量会降低。去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减少,并不由于技术限制、或者全球石油储量有限的原因。自2014年石油价格下跌以来,不少石油公司不堪重负,放弃了对新区块的勘探。各大石油公司都在削减投资,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估计,石油行业用于评价新储层的投资将从2014年的950亿美元跌至2016年的41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明年可能将继续下降。
这容易让石油从业者产生一种很美好的幻想,如果新增产量持续降低,那在未来石油产量就会持续下降,石油将会出现短缺,未来油价会上涨。那未来真会是这样的吗?
1970~2014年油价变化图
从最近40年的历史情况来看,都没有出现过以上假想这种情况。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油价有过几次大涨: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1990年的海湾战争、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2011年阿拉伯之春。没有一次出现过因石油公司缩减投资导致石油供不应求的情况,油价下跌后石油公司缩减投资在历史上属于一种常态,而且对油气资源勘探投资的缩减并不会一直持续。
目前全球石油库存都出现爆满的情况,要消化堆积如山的库存尚且需要一段时间,何况目前还有随时都准备着增加产量的沙特。在油价回升的过程中,石油公司有充足的缓冲时间,增加对油气勘探的投资。
未来油气资源勘探发展趋势
还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的新增油气资源,主要是以天然气为主,并且以海上资源居多。
2013年全球发现最大的五个油气田(福布斯统计)
-
安哥拉Lontra海上天然气田,油气当量储量9亿桶
-
马来西亚的B14/B17海上天然气田,油气当量储量8.5亿桶
-
尼日利亚的Ogo海上天然气田,油气当量储量7.75亿桶
-
莫桑比克的Agulha海上天然气田,油气当量储量7亿桶
-
刚果的 Nene Marine陆地气田,油气当量储量7亿桶
除了在石油丰富的中东国家,世界其他地区的油气勘探都有向着海洋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全球已经很少在陆地上发现有大型的常规油气田了。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分析,全球含油气盆地当中,海上含油气盆地占比达到60%,海洋已探明可采油气储量约占全球总油气储量的35%以上。
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的未来全球新增油气资源位置
2015年油气勘探新增探明储量创新低,至少可以说明这么一点:常规油气藏资源的确在开始枯竭了。之所以会削减勘探成本,那是因为缩减了对非常规油气田勘探的投入,可勘探的陆地常规油气田已经不多了。所以油气勘探不断向着海洋蔓延,近十年来全球发现的大型油气田当中,海洋油气田占比达到60%。长远来看,石油勘探发展必定是大规模转向海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