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解脱了,孙宏斌小心,讨债部队还有三秒到达!

2017-07-24 10:12:31
叶露
关注
2017-07-24

嘴上说不愿意,身体却很诚实嘛!从最开始携巨资搭救乐视开始,孙宏斌说过的“无意控股地位、不想当董事长”等话都可以绕乐视大厦一周了,可到底还是去参选董事长去了。当然,结果就是他,也只有他!人们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当也好,不当也罢,市场上在乎的是乐视走向何方,股民们关心的是股票何时复牌。在当时的战略投资发布会上,孙宏斌和贾跃亭这两位山西老乡握手、大笑,当有记者提问骑士“是带着怎样的使命感投资乐视时”,他的回答很感人:“我是个生意人,这就是笔买卖。”百亿撬千亿,这笔买卖很值。

孙宏斌上任董事长,乐视与贾跃亭暂时拜拜。


推举董事长这事从贾跃亭辞职就开始闹腾,原本准备在7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上顺便把这个事敲定,谁曾想,股东大会被讨债人围攻,不仅迟到还早退,15分钟便仓促结束,把孙宏斌、张昭、梁军三人送进了董事会。


说好的推举董事长也没后文,董事会更是从7月17日晚间推迟到7月20日,后又推迟至21日,而大家最期待的董事长人选那两天,一直在向人们表示“乐视是小买卖,我这几千亿的大买卖,不想当董事长”。


不过不想当是一回事,最后的结果又是一回事,孙老板这出以退为进玩得挺6。


孙宏斌正式入主


谁执掌乐视,已经不再是个疑问句。


7月21日下午,以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的乐视网董事会上,孙宏斌当选为乐视网董事长,董事会全票通过,乐视网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变更为总经理梁军。


上市公司的老总们还是太忙了,关乎掌舵权的事一通电话就搞定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前的一些信号也体现了孙宏斌担任乐视网董事长的决心:第一是在类似乐视和万达并购事项中,已经体现了他对股权并购和稳健经营的部分新思路,比如说认为乐视应该集中做部分产业,而不是泛泛地包揽各类产业;第二是其对于乐视的投资一直持看好的态度,尤其是乐视当前面临各类批评。


事实上,多天前,这件事就成为定论。因为从融创目前在乐视的处境来看,乐视网改姓的可能姓太大。


乐视网第一大股东仍然是贾跃亭,没变,可其中99.06%都因乐视手机融资担保被法院冻结,为期三年。而从董事会成员的构成来看,似乎站在融创这边的人稍微多一点。目前董事会只有7人,还有位独董未确认,而融创已经在董事会占据3席,而另外两位与孙宏斌一同提名的董事也不会投反对票。


因为梁军、张昭供职的乐视致新、乐视影业均处于融创的实际控制之下。


融创拥有乐视致新33.5%的股权,同时还派驻了财务经理,控股乐视致新;乐视控股是乐视影业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1.81%,但99.9%质押给了融创,相比之下融创持有乐视影业21%的股份,才少那么一丢丢,还接手了乐视影业的财务权限。


一张拥有“乐视视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的上市公司网即将形成。


嘴里说着“不想干”,可“盛情难却”。


回首过去一年孙宏斌带着融创四处攻城略地,连烂尾楼都不放过,最近因万达与乐视一直霸占新闻头条,看来,孙宏斌在搞地产的同时,也想兼顾文化,实现一下自己“电影小镇”、“文化小镇”的梦想。


只是,乐视现在的处境如同那些烂尾楼,负面影响太大,即使贾跃亭出局,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勃勃生机。


接盘侠接下了啥?


财大气粗的孙宏斌入主后,似乎给乐视网带来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其本人在数天前的股东大会上也曾强调“账上有钱”,似乎对未来的“新乐视”充满信心。


只不过,有信心自然是件好事,但存在的困难也千万别小觑。毕竟,乐视这个坑,可不是一般的深,不是天坑至少也是个陨石坑。


首先,债务阴云笼罩。


众所周知,乐视体系虽然是个烂摊子,近期也经常传出裁员、欠薪、遭遇讨债的消息,但与一众非上市公司对比,乐视网倒还算是一个“稍微好点的桃子”。


因此,相对于贾跃亭“七个子生态、一个不能少”的豪情壮志,“孙疯子”反倒显得十分理性,一直试图将乐视网、乐视影业几个还有希望的资产和其它版块隔离开来。


然而,在贾跃亭多年的资金腾挪、一通折腾下,乐视各家公司之间早已经变成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状态,财务状况无比复杂,孙宏斌这一算盘不一定打得响。


根据2016年年报,乐视网关联方应收账款高达38亿元,其中,前五大公司为以下几家:

 

640.webp (2).jpg


可以看出,这些公司眼前的状况可不好受,例如乐视移动就于不久前,被招商银行冻结了存款。


也就是说,乐视网CEO所说的“欠款属于乐视非上市体系,跟乐视网不是一回事”,这句话应该加上下半句“最终还是很有可能对乐视网产生影响”。


毕竟,如果这些非上市关联方破产倒闭,将产生天文级别的坏账,这对净资产不过百亿的乐视网来说,如何承受。


其次,挤兑危机发酵。


“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是黄金”,相信这些话大家都能理解。


在如今的市场,顶着“乐视”二字的公司,信誉这一无形资产还剩多少,投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而一旦信用透支,随之而来的,即是挤兑。


一方面,借款难度直线上升,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销售商、供应商忙于催款,企业正常的生产销售也会陷入停顿。


很显然,上述局面在乐视身上,皆已经开始体现。在如此情况下,即便孙宏斌愿意再砸个几十亿、上百亿,彻底解决眼前的危局,但想要重建供货、销售渠道,重新恢复、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也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根据东方财富网Choice数据显示,乐视网大量质押股票,在停牌前均已触及平仓警戒线,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时重建投资者信心,复盘后,极有可能面临股价雪崩。


最后,造血能力不足。


按照最好的情况打算,在整个乐视体系的大风暴中,乐视网这艘小船得以成功突围,甩掉所有累赘,那么其自身的潜力又有几何呢?


虽然一直以来,乐视网营业收入一直处于几何增长的状态,但净利润的增长水平,明显不能与之相匹配。


而且,2016年年报中,乐视网通过对少数股权权益的调节,在子公司乐视致新巨亏7.7亿元的情况下,生生让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了5.5亿元,也是令人咂舌。


于是,揭开财务面纱后,2017年年中,乐视网归属净利润预亏6.3亿元。同时,业绩预告也大大方方承认,公司的广告、终端、会员等收入大幅下滑。


640.webp (3).jpg


其实,孙宏斌自己也应该越来越意识到了事实的严峻性,相比于半年前的颇有把握,前两天的大会上,他亦坦言,“上半年亏了6个亿,有人问亏了那么点儿吗,我都不知道”。


当然,自己看中的盘,含着泪也要接下。


那么,此番正式入主乐视后,孙宏斌将会有怎样的打算呢?


“新乐视”何去何从


乐视网未来会如何发展?


眼前最紧要的,自然是孙宏斌前两天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的,“第一步是稳定债权人,我们再借点钱,资金不是问题;第二步解决关联交易,处理好非上市公司问题。”


.copyright p{ line-height: 1.5rem; color: #999; }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叶露
103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