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结算利率“失守”4%,哪些险企受冲击最大?

2024-01-15 14:35:58
环球老虎财经
关注
2024-01-15

曾经一度超8%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成就了诸多保险公司“一夜暴富”的梦想,前海、安邦等一众弄潮儿利用万能险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时过境迁,在新的窗口指导下,万能险结算利率的“4%”阵地再次失守,直接冲击了企图用超额利率“聚财”的一众保险公司。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继2020年5%以上万能险结算利率“清零”后,如今,结算利率4%以上的万能险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1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多家保险公司接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从2024年1月份起,各家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不超过4%,到2024年6月份应进一步压降,将视情况分为3.8%和3.5%两个上限档位。

其实,从2022年开始,利率持续走低,加之投资市场低迷,一度走红的万能险经历了比较明显的自我下调趋势。

如今,随着结算利率的进一步压降,万能险的“聚财”效果也将大打折扣。而万能险占比过大的珠江人寿、国华人寿等险企或将首当其冲。

结算利率4%以上的万能险或成历史

日前,多家保险公司接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要求压降万能险结算利率。

具体来看,从2024年1月起,各家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需压降至不超过4%;2024年6月应进一步压降至3.8%,部分规模较大以及风险处置机构需压降至不超过3.5%。

这并不是万能险第一次被窗口指导,此前监管部门已做过几次窗口指导,把万能账户的结算利率限制在5%以内。后续自2023年8月1日起,监管规定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能高于2%。

回顾万能险结算利率一路的变化,在2012年之后,特别是在2014年—2017年万能险发行高峰期,多家险企一度推出结算利率超过7%的万能险产品,市场万能险平均结算利率接近5%,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和十年期国债利率。

不过,随着监管逐渐重视,加上市场利率的逐步下调,从2022年开始,万能险结算利率就经历了比较明显的趋势性下调。根据“13精”数据库统计,截至2023三季度末,市场上纳入统计的1871款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的平均值为3.52%,相比2022年底下降31个基点。

在头部险企中,人保寿险和泰康人寿下调结算利率的产品数量较多,超过了30款。其中还有些产品在今年经历了多次下调,如人保寿险旗下惠民两全保险(万能型)结算利率从2022年10月的3.95%下调了4次至3.5%。

事实上,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制定之所以备受市场监管和消费者关注,主要因为万能险兼具保障和投资双重属性。

其中,保底利率承担“保障”职责,而结算利率则更像是一种“看涨期权”,当账户回报率低于保底回报率时,保险公司只支付保底利率,而当账户回报率超过保底回报率时,客户将获得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则易导致保险公司出现“利差损”情况。

一方面,为抢占市场份额一些保险公司在给万能险结算利率定价时往往比较激进,致使相关产品的负债成本过高。

另一方面,受到长端利率下行以及权益市场波动拖累,险企投资收益率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0—2022年中国寿险行业的险资投资三年平均收益率3.7%,显著低于5%,从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报告期内,保险资金年化财务收益率仅为2.92%,与2022年相比再度下降。

所以,监管部门再次指导万能险结算利率调低或主要是为了压降保险公司的负债端成本,缓解“揽客”导致的利差损。

谁是万能险“大户”

总体来看,在万能险结算利率进入下行周期后,其保费收入增速也已有了明显下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以万能险保费收入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约为4980亿元,同比增长7.37%,而同期,人身险公司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12.55%。

虽然当前多数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已调降至4%以下,但仍有保险公司维持较高的万能险结算利率“聚财”,而窗口指导的到来或直接“冲击”这部分结算利率维持在4%以上的产品。

据统计,12月公布数据的922款产品中有85款产品的结算利率超过4%,其中最高的一款来自长生人寿的“鑫享益两全保险(万能型)”,当月结算率为4.65%。当月,万能险结算利率超过4%的机构还有汇丰人寿、安联人寿、友邦人寿、国泰人寿、大家人寿、中宏人寿、中英人寿等中小保险公司。

在大型险企中,太平洋保险以及平安人寿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也超过了4%。其中,平安人寿的聚财宝(2021)终身寿险(万能型)的结算利率达到了4.20%,太平洋保险的传世庆典终身寿险(万能型)的结算利率则达到了4.30%。

有意思的是,在2023年预定利率为3.5%的人身险产品全面退出市场后,万能险产品发行曾迎来“小阳春”。

以平安人寿、阳光人寿为代表,两家公司均上线了两款“嵌入”万能险的产品,其中,平安人寿以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附加万能险为主打,其定价利率、保额增长系数均为2.5%,阳光人寿则是分红年金附加万能险的设计组合。

2022年年报显示,平安的万能险保费规模为847.7亿,占总保费规模的比例为15.6%;中国人寿虽然没有直接公布万能险保费规模,但是公布了三款万能型保险的新增交费金额,合计444亿。

此外,当前正值保险业2024年“开门红”,今年开门红期间,保险公司亦按照往年做法,用高结算利率的万能账户,去促成主险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的销售,以中国人寿推出的产品为例,其四款产品均附加了万能险。

随着窗口指导的到来,结算利率被再次压低,客户或会寻求其他替代产品,而为“聚财”推出的万能险产品将首先受到“冲击”。

珠江人寿、国华人寿的万能险“桎梏”

从历史情况来看,万能险曾受到不少投资者追捧,多家保险公司也从中获得了大量保费收入,甚至有些股东将保险产品当成融资工具,为自己的主业输送资金。

当时在资本市场上曾经翻云覆雨的安邦、前海等保险公司,使用的保险资金均来自短期内快速做大的万能险。

以前海人寿为例,2014至2016年,前海人寿的业务规模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分别实现规模保费348亿元、779亿元、1003亿元。这样的增速,让很多大中型险企都望尘莫及,一时间前海人寿被冠以“黑马”之名。

实际上,前海人寿保费规模迅猛增长的背后,主要依赖于高现价的万能险业务。据原保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前海人寿的779亿元规模保费中,仅有174亿元为原保费收入,其余605亿元均为万能险。

“充足”的资金也膨胀了前海人寿的野心,除了把资金用于投资地产项目外,前海人寿还将来自万能险的保费用于举牌上市公司。

而这种“短债长投”势必会面临极大的久期风险,加上监管开始集中整顿和利率进入下行区间,一度走红的万能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2017年前海人寿万能险收入降幅达99.17%。

不过,旧日“弄潮儿”沉寂后,万能险也迎来了新的“舵手”。

2017年,珠江人寿的万能险业务逆势扩张,报告期内,珠江人寿的万能型产品占比一度占到63.02%,万能险产品贡献收入152.52亿元,同比增84.09%,成为市场上万能险占比最高的保险公司。

万能险逆势上涨离不开较高的结算利率,从其2017年公布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来看,多数产品结算利率在4.70%以上,其中珠江汇赢3号终身寿险(万能型)等产品的结算利率为6.70%。

作为2020年被银保监会约谈的12家险企之一,在窗口指导结算利率5%以上万能险“清零”时,珠江人寿涉及结算利率5%以上产品调降账户数超过20款,是当时调降产品数量最多的保险公司之一。

也就是从万能险首次被窗口指导开始,珠江人寿开始大力发展其他保险产品,当年万能险收入规模快速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投资收益的下降,此前珠江人寿依靠万能险“聚财”的后果也显现出来,2020年珠江人寿净利润实现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降8.82%,2021年,珠江人寿转盈为亏,净亏损达0.7亿元。

2021年后,珠江人寿主动调低利率水平,目前,这个曾经热衷高结算利率的选手的产品池中已没有一款产品超过4%。

除了珠江人寿,刘益谦掌舵的国华人寿同样有不少万能险。2022年年报显示,国华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居前3位的保险产品均为万能险,分别为43.53亿、24.89亿、5.35亿,合计74亿,占总保费规模近20%。

对于珠江人寿、国华人寿等主靠银保渠道的险企来说,结算利率的下降将会削弱其产品优势,从而影响保费收入。

责任编辑 | 盛佳荦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环球老虎财经
447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让你成为战胜市场的人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