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越跌越买”!南向资金单月加仓创纪录,科网股成心头好

2023-09-11 11:37:17
新经济E线
关注
2023-09-11

港股战略性投资机会来临。

来源/新经济e线

新经济e线注意到,目前,无论是从估值、A/H 溢价、风险偏好而言,港股都处于极具性价比的位置。以AH溢价比为例,今年8月22日,沪港AH溢价指数曾摸高至149.76,处于2006年以来的溢价高点。在A股相对于港股溢价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权益资产上港股或更具配置价值。对南向资金而言,随着港股性价比不断提升,港股已经到了“越跌越买”的底部窗口期。

据Wind统计数据,2023年9月7日,恒生科技指数全天下挫2.04%,报收4091.65点。当天,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70.47亿港元。实际上,仅进入9月以来短短四个交易日里,南向资金继续保持了单日净流入的状态,合计净流入275.12亿港元。特别是在9月5日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59%的这一天,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额更是突破百亿港元大关,高达119.98亿港元。

与此同时,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背后,科网股最受欢迎。从业绩基本面来看,以科网股为代表的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明显要胜于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恒生指数表现。恒生指数自今年年初以来,业绩经历了先上修又下修的阶段,目前稍有拐头;而恒生科技指数在3月份之后则迎来了清晰的上修趋势。显然,在业绩确定性方面,恒生科技指数的确定性要更胜一筹。

新经济e线获悉,在跟踪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跨境ETF产品中,华夏基金旗下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和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规模在同类产品中均位居榜首。截至9月6日,今年以来,以上两只ETF均录得大幅增加至366.07亿份和700.77亿份,较2022年年末的307.3亿份和532.83亿份,分别增加58.77亿份和167.94亿份,环比增幅分别达19.12%和31.52%。

南向资金单月加仓创纪录

二级市场上,尽管港股市场在今年8月录得大幅回调,但南向资金却创下自2021年1月以来单月加仓的新纪录。Wind统计数据显示,当月南向资金净流入额高达755亿港元,环比7月大幅上涨378%。从每日的流入情况来看,南向资金大幅买入的交易日基本集中在市场大幅回撤的过程中,呈现出“越跌越买”的态势。

图片

来源:Wind

截至9月7日,今年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高达2423.93亿港元。自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来,南向资金迄今已净流入超过2.8万亿港元,达28134.74亿港元。其中,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净流入14718.34亿港元和13416.4亿港元。

国信证券测算的月度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也表明,8月各个行业南向资金都呈现净流入。其中,金融、能源、可选消费和房地产成为当月南向资金流入的重点,都超过80亿港元。居首的金融业8月净流入超过了190亿港元。在月度南向资金净流入的公司层面,8月南向净流入额前十名分别为:美团-W、兖矿能源、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中国平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碧桂园服务、香港交易所、友邦保险。其中,南向资金流入居首的美团-W超过了50亿港元。

截至9月7日,按自由流通市值从高到低排序的话,在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30只成份股中,美团-W以4977.52亿港元的自由流通市值均位列第三大权重股。同样,以上两大指数前两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SW,对应的自由流通市值分别高达20323.18亿港元和14634.87亿港元。

另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8月31日,恒生指数当前动态市盈率处于过去10年均值以下两倍标准差附近,仅高于2022年10月份的水平,与2023年6月的水平相当。从过去10年市盈率、市净率区间分布来看,当前恒指的估值正处于底部区域。

同样,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截至9月7日,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市盈率TTM分别仅有24.05倍和21.09倍。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位于十年来历史分位的0.62%。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历史分位点亦基本接近。

图片

来源:Wind

9月7日,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出,海外机构在香港股市的参与比例从2020年末的40%降至截至今年8月底的25%左右,资金持续外流,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敞口降低。报告称,外国投资者曾是港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参与度在2021年出现拐点。这一年,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创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当年海外机构在香港股市的参与度下降了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内地投资者则通过南下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参与香港股市,抵销了外资参与度的下降,目前内地投资者参与度占到30%左右。

据新经济e线了解,从近一年南向资金成交统计的情况来看,去年10月-11月反弹前夕有集中的资金净流入,之后有所减少;今年以来,特别是2月有所回落之后,资金净流入持续增加,并且在中特估、科网股行情的催化下,南向资金交易明显更加活跃。而港股通持股市值的行业分布来看,内地资金投资港股仍以资讯科技业和金融业为主,同时在电讯业、能源业持股市值增加明显。整体而言,今年以来港股通南向交易也愈发活跃。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港股处于历史估值低位,下行风险已有所释放,积极因素正在显现,这些都是吸引南向资金加码抄底的重要诱因。

恒生科技指数中期业绩亮眼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众主要港股指数中,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中期业绩表现亮眼。2023年上半年港股整体业绩整体有所企稳,恒生指数、恒生综指、恒生综指非金融业绩增速均有所回暖,恒生科技指数业绩增速更是大幅攀升。分行业来看的话,媒体、生物制药、软件与服务、保险、多元金融等行业维持高景气度。截至今年中期,恒生科技指数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63.2%,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111.3pct,主要是互联网权重股的优异业绩拉升了恒生科技指数盈利及其ROE表现。

今年来,随着宏观经济逐步复苏,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广告需求稳步提升,互联网公司的净利润均得到较大程度 的改善。截至今年中期,腾讯控股、百度集团-SW、网易-S、京东-SW公司净利润均有提升。同时,美团-W、快手-W的净利润在2023年上半年转为正值,而哔哩哔哩-SW的亏损在2023年上半年也大幅减少。

政策层面,自今年7月以来,与平台经济相关的积极信号和支持政策不断落地,进一步肯定了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扩大需求、创新发展、创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随着平台经济政策持续回暖和国内经济复苏,恒生科技指数的业绩有望继续受益。

新经济e线获悉,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主要成份股均为互联网公司,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的敏感性更高,将更为受益于国内经济景气度的回升。同时,恒生科技指数的现金流情况较为良好,显示出其未来有望维持当前较高的景气度。业内预计,在政策释放周期,港股互联网企业估值有望得到逐步修复。

相比之下,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相较于恒生科技指数,更加专注于软件服务行业,其成份股一级行业分类均为资讯科技业,二级行业分类均为软件服务业,在三级行业维度,主要由电子商贸及互联网服务子行业与软件开发子行业构成,与恒生科技指数相比,更加纯粹。与此同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增加了小市值股票的占比,在上涨行情中具备更高的弹性。

可以说,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成份股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如美团(O2O龙头)、阿里巴巴(电商龙头)、腾讯控股(社交娱乐龙头)、京东集团(中国最大的B2C自营电商平台)等互联网龙头公司全部纳入指数,除此之外,也包含小米集团(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联想集团(PC龙头)、中芯国际(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等互联网上游硬件企业,以及金蝶国际(企业云SaaS 龙头)、金山软件等互联网应用企业,华虹半导体、比亚迪电子等硬科技公司,以及一些非“沪港深通”标的公司。

中长期来看,恒生科技中的技术硬件与设备以及媒体行业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人工智能浪潮的发展。一方面,新一轮AI技术革命映射下的估值寻锚之旅,当前港股美股互联网估值劈叉已达到历史极端位置,上一次该极端水平出现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前夕。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巨大的内需潜力。已有储备的互联网龙头本身具备较强用户粘性,中长期在新一轮AI+技术革命映射下基于已有技术储备和资金优势、入局并结合现有产品矩阵有望迎来第二春。

但个人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港股的门槛仍然较高、难度较大。因此,若看好整体港股科网股并需要将其作为一类资产进行配置时,选择相应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和恒生互联网ETF(513330)等ETF工具型产品有助于提高配置效率。场外的投资者,也可关注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013402;C:013403)和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联接基金(A:013171;C:013172),一键布局港股战略性投资机遇。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新经济E线
216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新经济e线立足于数字中国生态,聚焦新金融、新科技、新场景等新兴产业,传递新经济领域专业、权威的一线声音。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