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被“一条死鱼”打翻的,年营收200亿的叮咚买菜盈利压力究竟有多大?

2022-03-22 19:36:16
读懂数字财经
关注
2022-03-22

被一条死鱼打翻,年营收200亿的叮咚买菜盈利压力究竟有多大?


来源/读懂数字科技


在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口中,盈利并不是首要目标:“叮咚买菜并不想成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所以盈利并不是叮咚买菜目前的首要追求,公司还会进一步扩张,追求更大的规模。”

不过,叮咚买菜要持续经营必须持续从资本市场融资,这又需要漂亮的业绩去支撑,故而无论是首要追求还是次要追求,叮咚买菜都必须尽快盈利。

在叮咚买菜2021年四季度财报发布后,叮咚买菜开始急着强调:上海在12月已经盈利。虽然加了两个前置条件:12月、上海,但这可以看做是叮咚买菜开始盈利的信号。

从毛利率的角度讲,叮咚买菜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提升。雪球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的毛利率一路从17.14%攀升到20.10%,而2021年四季度这个数字更是攀升到27.7%,在生鲜行业,若要提升毛利率,就控制乃至降低账面上的损耗率是一个必要条件,这个任务自然是落到了各个站点的基层员工身上。

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叮咚买菜三元站点的员工要以死鱼冒充活鱼,为何要把过期的蔬菜“翻包”。

叮咚买菜被查,与其说是一个站点引发的“血案”,不如说是盈利压力自上而下传导的必然结果。

1、年营收200亿上市公司,被一条死鱼打翻?

近日,《新京报》记者通过卧底暗访发现,叮咚买菜前置仓站点“三元站”把报废死鱼当活鱼卖来填补店内损耗。


该店员工透露,各类活鱼会在早上进货入库,按照规定,每晚下班前,一天当中死掉的鱼都应在销毁处理后及时报损。然而水产品价格贵,如果死鱼全部报损,店铺内损耗率变高,会影响到许多员工的工资,为了避免过度亏损,将死鱼代替活鱼售卖成为店里的惯用方法。

此外,新京报记者还发现该店冷藏室筐内的切片冬瓜、南瓜已经过期,需要“翻包”——更换标签重新包装。“缺的东西,先在门口的‘烂菜筐’翻一翻。”该站点仓管员李华(化名)称,由于产品数量众多,蔬果种类又杂,经常出现库存数量不准确的情况。如果有顾客下单的蔬果没有货了,就可以从“烂菜筐”中挑选“品相好的”进行二次售卖。

3月17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北京不姜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叮咚买菜)总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行政约谈并立案调查。

同日晚间,叮咚买菜官方微博中发布了致歉说明,称媒体报道中披露的问题属实,已第一时间暂停叮咚买菜三元站点的运营,并感谢媒体的监督。

一位接近叮咚买菜的人士表示“三元站员工没有开除,叮咚买菜正加强他们的培训管理,现在安排他们去其他站学习。”


虽然叮咚买菜三元站的的确确地触了消费者逆鳞,但不得不说,军人出身的梁昌霖的确有企业家的担当,出了问题不推卸责任给底层员工,而是自我反思,从考核制度、内控和设备升级等方面改进,以此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未来,叮咚买菜的用户买到死鱼的几率必将大大降低,但是叮咚买菜的盈利之路也必然会因为这次整改而变得更加艰难。比如,将考核变得“人性化”后,叮咚买菜损耗率将不可避免地经历阶段性提升,这大概率会反噬其毛利率和净利润。

2、叮咚买菜新增的不确定性

“我始终觉得,叮咚买菜是这几家生鲜电商中最可能跑通的。”一位长期关注叮咚买菜的媒体人曾多次对笔者阐述了这一观点。

但很明显,如今的叮咚买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压力来自于预期的降低。

从叮咚买菜当下的采购端去看,基本已经做到了极致,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叮咚买菜生鲜产品的源头直采比例已提升至79.1%,就差直接下场养鱼种菜了。此外,叮咚买菜已拥有10家自有生产加工工厂。

第三季度财报中叮咚买菜首席战略官俞乐表示:“我们将继续提高毛利率,同时进一步受益于我们在供应链上的长期投资,增加我们的自有品牌和内部商品的GMV贡献,并优化我们的产品组合。”

在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的毛利率为18.2%,已经远远高于同期的每日优鲜,四季度,叮咚买菜的毛利率增加到了27.7%,近乎飞跃。

同时,叮咚买菜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72.0%;2021年营收为201.2亿元,同比增长77.5%。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为10.34亿元,同比收窄12.04%,上海地区在12月实现盈利。

这些成绩本可以看做是叮咚买菜此前在供应链上长期投资的收获,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对叮咚买菜的预期,梁昌霖甚至表示:“过去的Q4是叮咚买菜成立以来运营最好的一个季度”,他希望:到2022年底,在36个城市全面盈利。

但很可惜,一条死鱼让叮咚买菜多了诸多不确定性:暴涨的毛利率是源于供应链的成功,还是因为考核机制可能存在的“不人性化之处”使损耗降低?其他城市是否也存在“死鱼”,比如刚刚宣布在12月盈利的上海?其GMV、用户留存会受多大的负面影响?

预期因诸多不确定性而降低,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一个更严峻的不确定性:经历了“死鱼”事件的叮咚买菜在二级市场的融资是否会受影响?

梁昌霖在四季度财报中表示:现金储备足够支撑到我们全面盈利的那一天。

但事实上,不想“小而美”的叮咚买菜却在“降速”扩张。

2021年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前置仓单季新增239个,总数量达到1375个,而四季度末,单季增幅骤降至25个,这也是导致其净亏损环比大幅收窄的一个重要原因。可即便如此,叮咚买菜四季度净亏损也达到10.96亿元。

叮咚买菜2021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52.3亿元,这是一笔很充足的现金储备,但2021年叮咚买菜的净亏损更多,总计达64.3亿元。

如果以2021年前三季度的扩张节奏,叮咚买菜的现金储备能不能支撑一年要打个问号,即使以四季度的节奏扩张,其现金储备也仅够支撑一年多。

作为一家长期亏损的企业,叮咚买菜的运营和扩张长期依赖融资,融资能力决定了叮咚买菜的生死。

雪球数据显示,2021年叮咚买菜融资净额超过90亿元。其中2021年上半年,叮咚买菜完成D轮和D+轮融资,总金额达10.3亿美元,以今天的汇率去看,约合人民币65亿元,占据了融资额的大头,一级市场明显比二级市场更加看好叮咚买菜。

“死鱼”事件后,资本市场是否还会为叮咚买菜提供充足的融资?如不能,梁昌霖就必须面临一个选择: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还是做一家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公司。

能吗?不能吗?笔者不知道,不论能否叮咚买菜都必须尽快盈利。

作者手记:梁昌霖和他的叮咚买菜是爷们儿

当下,用户已经习惯、疲惫于各种道歉,“已将涉事员工开除!”、“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我们有严格的内控制度,但...”......

这种面子上的道歉可谓毫无诚意,因为很多企业在被曝光前对于自己的问题心知肚明,甚至是从上而下的纵容,而叮咚买菜事件的区别在于,上层管理者的确无法完全约束底层员工的行为,这本就意味着叮咚买菜问题的性质与其他企业略有不同。

此外,叮咚买菜声明中的内容,更是道歉界的一股清流。首先,它没有甩锅给员工,甚至没有在声明中“开除员工”以平民愤,而是直接反思了“考核机制是否有不人性化之处”,甚至直接表明该事件“反映了公司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公司管理层应承担主要责任。”

无论是对于监管、媒体、消费者,还是对于员工,这份声明无可挑剔!

当然,笔者不知道这是来自于梁昌霖本身的态度,还是来自于PR和文案的危机策略,如果是前者,叮咚买菜将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标的,因为老板在践行长期主义,如果是后者,那没啥说的了,这种人才必须加钱。

举报/反馈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读懂数字财经
581文章
·
0评论
·
3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