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博医疗起诉昊海生科子公司,OK镜江湖再起“硝烟”

2022-02-23 16:52:04
环球老虎财经
关注
2022-02-23

医疗行业惯有“金眼科、银牙科”之说,而作为眼科医疗产品中利润首屈一指的OK镜,其市场成为各家企业纷纷抢占的高地。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2月16日,爱博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认为上海亨泰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泰视觉”)侵害公司专利权,已经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并于近日收到法院出具的《受理案件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截至日前,该等案件已立案,尚未开庭处理。而亨泰视觉正是上市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海生科”)的控股子公司。对此,昊海生物回应表示暂未收到对方的正是起诉文书。

 

作为延缓近视发展的手段之一,OK镜近年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靠收割“中国家长的焦虑”,OK镜也成功成为家长们的追捧的产品。目前国内已有近十家国产和进口的厂家,而本次爱博医疗和昊海生科的专利之争,实则也只是抢占OK镜市场的个一个缩影。

 

对簿公堂争夺专利

 

本次爱博医疗起诉亨泰视觉的“myOK迈儿康”系亨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湾亨泰光学”)生产的角膜塑形镜产品。

 

据悉,“myOK迈儿康”于2019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于2021年6月在国内市场启动上市销售。

 

公告内显示,爱博医疗认为亨泰视觉侵害了公司的专利权,并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的诉讼,请求判令亨泰视觉立即停止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侵犯专利的产品,立即销毁全部库存侵权产品,并赔偿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而产生的合理费用。

 

本次诉讼涉及三项专利,每项专利的涉案金额均为700万元,合计诉讼金额为2100万元。

 

针对爱博医疗的诉讼公告,昊海生科回复投资者提及:亨泰视觉系昊海生科控股子公司,针对该项起诉,亨泰视觉尚未收到法院通知及正式起诉文书,因此对爱博医疗单方面诉讼主张的理由、事实和动机不便评价。公司将密切关注该事项进展,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裁决。

 

图片

图片来源:看究竟APP

 

公开资料显示,OK镜又叫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佩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可以使眼正确聚焦,补偿近视。取下接触镜后,在一段时间内,角膜仍旧可以维持其改变后的形状。

 

简单来说,OK镜相比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有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且只需晚上佩戴,白天即可恢复正常视力。不过人的眼角膜具有记忆性,摘掉OK镜后角膜的形状最终还是会复原,因此OK镜的效果是暂时的,且OK镜需要长期佩戴才能控制近视度数升高,每1.5-2年需要更换镜片。

 

而根据业内人士透露,OK镜的价格根据近视度数不同而递增,其中0-200度最便宜,之后每递增100度就会多出200~300元,也就是说,一副OK镜的价格通常都在万元左右。

 

以国内OK镜龙头欧普康视为例,自2016年以来,每年公司的毛利率都高于70%,且逐年攀升,净利率则一直高于45%,2020年更是达到50.99%,相比之下2020年,贵州茅台的净利率不过为52.18%,OK镜成了当之无愧的“财富密码”。

 

旨在抢夺OK镜市场?

 

作为国内OK镜市场布局较为深入的A股企业,成立于2007年的昊海生科通过代理亨泰的高端OK镜产品入局。

 

当下昊海生科是拥有头部OK镜产品经代理经销权的企业,以佩戴片数计算,亨泰光学角膜塑形镜产品2018年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15%,且一直在OK镜赛道加码投资。

 

去年12月,昊海生科全资子公司昊海发展以7000万元的对价获得南鹏光学51%的股权,并获得南鹏光学享有的“亨泰Hiline”、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等产品在中国地区的独家代理经销权。除此之外,昊海生科也积极推动自主研发的OK镜产品。

 

而通过收购南鹏光学,昊海生科完善了自身的营销布局。据悉,南鹏光学具有成熟的产品市场化能力和完整的销售渠道网络,昊海生科收购后,将发挥组合优势,进一步促进现有产品销售,未来也将助益自研产品落地及商业化推广。

 

在业绩增速上,2021年上半年,通过独家经销“myOK”等产品,视光终端产品实现营收2013万元,同比增长1171.56%。随着代理产品放量,以及自主研发产品上市,昊海生科将在国内Ok镜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另一边,爱博医疗跑马圈地也在加速。据悉,爱博医疗主营业务要包括手术和视光两大领域,主要针对白内障和屈光不正造成的致盲和视力障碍等主要眼科疾病。其中,手术领域的核心产品为普诺明人工晶状体;视光领域的核心产品为普诺瞳角膜塑形镜。

 

爱博医疗成立于2010年,公司的角膜塑形镜于2019年3月上市,是中国境内第二个取得产品注册证的企业。取得产品注册证当年,角膜塑形镜实现营收711.88万元,销量2.32万片。

 

同时,爱博医疗的OK镜原材料以自主生产为主。在渠道营销上,截止2021年上半年,爱博医疗已进入到1500家医疗终端,已然超过业内龙头欧普康视。

 

业绩方面根据此前公布的2021年预告公告显示,爱博医疗预计归母净利润1.6亿元-1.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344.17万元—8344.17万元,同比增加65.7%—86.42%。

 

对于业绩变动,爱博医疗方面表示,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公司核心产品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的销量保持较快增长,营业收入增加。其中“普诺瞳”角膜塑形镜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长超过110%。

 

单从OK镜销售情况来看,2021年上半年,爱博医疗的OK镜产品销售数量高达10.22万片,实现销售收入4422万元,同比增长308.14%。

 

值得一提的是,在爱博医疗登陆科创板前,OK镜业务还并不是其主营业务,而在登陆科创板之后,该项业务呈现出爆发的增长。而爱博医疗在视光类产品的崛起对行业内巨头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但从研发费用来看,爱博医疗亦有成为OK镜第一梯队的势头。根据2020年财报来看爱博医疗、欧普康视、亨泰光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999.13 万元、1,903.19 万元和1,179.53 万元,而研发费用营收占比分别为10.98%、2.19%和9.37%。

 

整体来看,欧普康视的研发费用虽超过胜过亨泰光学,但研发投入占比爱博医疗已位列第一。

 

根据此前首创证券发布的研报来看,预计 2025 年我国角膜塑形镜市场规模将达47亿元。而当下也正是国内企业产业布局的关键时期,本次专利之争实则在抢占市场。

 

OK镜真的OK吗?

 

当下视力矫正行业在我国行业市场广阔,我国近视人口数量庞大,但目前来看OK镜的渗透率较低。

 

据统计,2021年我国近视人口高达7亿,而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已超60%。在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提高与日渐迫切的视力改善需求下,OK镜市场迅速扩张且前景广阔。

 

2018年国内OK镜的使用量为64万副,行业渗透率约为1%,2020年中国大陆角膜塑形镜销售量约200万片,参考行业增长与渗透情况,到2023年角膜塑形镜渗透率在国内有望达到2%左右,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7亿元。

 

图片


而目前来看,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信息显示,当下我国角膜塑形镜获NMPA批复上市的OK镜共11款,来自包括欧普康视、爱博诺德、中国台湾亨泰3家国内企业以及美国欧几里德、C&E、Paragon Vision、日本阿迩发、韩国露晰得、荷兰Procornea 等国外厂家。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角膜塑形镜销量方面,CR5为93%,其中欧普康视以24%的份额居于首位,首创证券预计2024年前后会有多个角膜塑形镜产品获批上市。

 

而角膜镜真的可以在睡梦中摘掉眼镜吗?

 

具体来看,OK镜采用塑形方法暂时改变角膜形态,达到暂时性矫正屈光不,早在2001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印发紧急通知,再一次明确了OK镜的作用,是针对青少年目前近视没有有效手段下的一种“非手术矫正手段”,能获得裸眼清晰视力,但是其效果是“可逆的”,作用是“暂时的、有限的”。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环球老虎财经
489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让你成为战胜市场的人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