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2018-05-14 18:21:04
锌财经
关注
2018-05-14

谈到游戏,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表示,阿里“宁愿饿死也不做游戏”。但在利益的驱动下,阿里早已涉足游戏领域,最新动作是4月2日拿下《旅行青蛙》在中国大陆区的独家代理权,并于5月3日在淘宝内的多个入口开始限量内测,目前预约用户已超过100万。

谈到游戏,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表示,阿里“宁愿饿死也不做游戏”。

但在利益的驱动下,阿里早已涉足游戏领域,最新动作是4月2日拿下《旅行青蛙》在中国大陆区的独家代理权,并于5月3日在淘宝内的多个入口开始限量内测,目前预约用户已超过100万

“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在拿下独家代理权之初,阿里方曾对外表示,要对这款游戏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并带来一定的惊喜。

目前看来,相比日文版,中文版《旅行青蛙•中国之旅》的确又做了轻量的本土化,比如加入了金叶子,并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旅行的地点能看到很多熟悉的中国风景,如长城、紫禁城、天坛等,游戏内购商品也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香葱烤包子、海苔煎豆腐、玉佩、围巾。

但导致其速生速死的致命硬伤:佛系随缘的游戏逻辑,依旧没有太大转变:

什么时候吃饭看书磨刀?随机

什么时候出门或是回家?随机

带回什么手信?随机

明信片是从哪寄来的?随机

“再玩《旅行青蛙》,还是会感觉自己特别像是一个等待儿子归来的老母亲,不知道自己的崽子在外面经历怎样的蛙生。”或许有缘的玩家才会坚持下去。

同时,旅行青蛙与电商的结合,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密。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停留时长会作用到蛙儿子身上,比如加速三叶草的生长,加快蛙儿子回来的速度,增加蛙儿子带回来的特产等,仅此而已。

“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将过气的旅行青蛙嵌入淘宝,阿里自有其打算,多数人对此的解读不外乎互动消费、社交电商。但能否重新燃起人们对于蛙儿子喜爱,还真是个未知数。

“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旅行青蛙是一款生活感比较强的游戏,游戏场景中可以植入很多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阿里此举旨在尝试游戏与购物的结合,可以说是悟到了拼多多,这种社交电商崛起的核心了。

很多人都以为拼多多是以拼团为核心的社交电商,我最近逼着自己每天上拼多多买东西,办公室里已经堆了很多在拼多多上购买的商品。我的体会是,拼多多的购物逻辑就很有游戏化的色彩,有点类似升级打怪,拼多多就是把购物体验游戏化的代表。阿里直接把游戏结合到购物里,进行关联,实际上是一种游戏化的试水和探索。

电商与社群结合产生了贝店、云集微店、环球捕手、有好东西等后起之秀,电商与社交结合游戏机制产生了拼多多这样的小巨头,那电商与游戏这种占用网民时间很长的应用形态可以产生什么?我们很期待看到一些新的方向和可能。

“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首先,基于时间和用户去考虑考虑。你对淘宝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逛淘宝,女性用户居多,对吧。对女性来说,除了shopping,养一个儿子其实也很好啊。而旅行青蛙这款游戏之前一直很火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女性用户。

其次,目前淘宝上面有几块业务与旅行青蛙很契合,比如飞猪旅行、水果美食。飞猪这一块不用多说,那么美食都是会有些地域属性的,比如英国的威士忌 、日本的清酒是按地域来分的,在中国也有山东的樱桃、杭州的龙井等等,这些都能植入。随着消费升级,未来中国会出现更多有地理标识的产品。

“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旅行青蛙在App store下载量直线下滑

旅行青蛙火的第一波,是在朋友圈。现在它已经“凉了”,也很多人质疑它的使用市场,甚至用户流失,但淘宝上每天都有近2亿的人登陆,即便这个游戏有个10万级别的日活,那这个数字也是非常惊人的。

而且,在此之前,天猫已经有过几款游戏,像抓红包,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玩。只能说,这是巨头的一次尝试,对于大公司大平台来说,并不是说有上千万或上亿的人在用,才是成功的。它还有另外一个考量的纬度:值不值得

河海不择细流,泰山不让寸土。平台广度是由一个个细分的深度构成。丰富性成就了“万能的淘宝”。淘宝除了大众的需求,也有小众的精彩,这才是真实的淘宝——游戏亦是如此。

小而美,也挺美。

“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我个人看旅行青蛙火爆,是搭上了去年佛系文化的兴起,退烧的原因和年轻人善变的特质有关,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尝试,旅行青蛙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有印象,容易产生情感链接,引导得当的话,可能引发新一波“给娃买买买”的热潮。

而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电商和游戏结合是个很有爆炸力的点,电商和游戏的主要用户群体都是年轻人,有较大的重叠画像。游戏行业内,目前中小公司生存普遍较难。如果能结合h5、小程序带来的流量机会,把游戏盈利方向往电商品牌植入,导流深入结合,或许能引发一部分游戏公司转型为电商服务,而对电商来讲,能把商品卖得更有温度。

对于如何让旅行青蛙再火起来,我相信阿里人的智慧,因为无论怎么做,这个尝试都是好的开始。

在野互联网评论员 | IT海盗

从游戏的角度来看,旅行青蛙的速生速死是个正常现象。

之前我们也经历过像愤怒的小鸟、flappy bird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只不过,开发这款产品的日本作者,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游戏,会在中国大陆地区这么火,而且用户群和他当时预期的目标群体也没有完全吻合,这可能和当时大陆的市场环境有一定关系。


而阿里的选择,也可以看作是大胆的尝试,是个创新行为。但它没有在游戏火的时候拿到代理权,而是在巅峰期过去后再进入,只能说,他们的眼光和远见并没有体现出来。

“宁死不做游戏”的马云,居然选择做过气的“旅行青蛙”?!

但在我个人看来,阿里没有考虑目标群体是什么人,直接将旅行青蛙生硬地嵌入淘宝,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包括它利用流量方面来讲,有点财大气粗、暴发户的感觉。

这样的尝试,可能会基于电商用户和游戏用户的一些新数据,得到一些新结论,但从游戏运营的角度来看,是多了很多非目标群体,这对整个运营推广、以及游戏本身的生命周期,并不是非常有利。所以它对阿里游戏的意义来说,Pr的味道可能会更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阿里可能希望游戏和电商做一些结合,但这个产品本身就有弊端:用户在线时间短、流失率高。想让这个产品再次火起来的话,我觉得只有一条路径:不断的去深入更新,加入更多可以消耗用户时间的一些新玩法,让用户能有持续的新鲜感。

文章 | 诗琦

编辑 | 精卫

摄影 | 黄硕

手绘 | 精卫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锌财经
1297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新商业的记录者,新经济的推动者。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