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不可同日而语的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深刻的警醒。2018年4月9日,一个历史时刻,一个过渡时点,从此“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两会”,近20年的保监会分业监管告一段落,进入下一个故事。回望过去,有成长、有过失、有严谨、有松弛……但细细想来,从保险大发展到保险大监管,过渡期的重大举措必有“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规定”及“134号文”的席位。保险产品作为险企活下去的基石,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保险产品中曾有过“辉煌时刻”的中短存续期产品,浓墨重彩的一笔划过,不止在行业发展轨迹上留下了印记,也
01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2018年前2月保费数据显示: 以万能险业务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经过2017年大幅下降之后,2018年前2月又有上涨趋势。 同比增长率从2017年的-50.32%变为2018年前2月的57.11%,增长超过一百个百分点。 前2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收入2513.45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近千亿。仅2个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就接近2017年全年的一半。 单看2013——2018年前2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与规模保费的同比增速会发现,随着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增长,规模保费也出现基本同步的变化。但在2017年至2018年前2月这期间,受行业开门红影响,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虽有大幅增长,行业规模保费依旧出现负增长。前2月,行业规模保费为10421.5亿元,较2017年同期下降12.44%。 回想2016年3月18日,原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始,保险产品的整顿工作一步步开始。 “保险公司所售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以下(不含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2016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90%以内,2017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70%以内,2018年及以后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 2016年9月,原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 2016年12月,监管层再次强调如果人身保险公司存在中短存续期产品季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季总规模保费收入比例高于50%的,一年内不予批准其新设分支机构。 从90%、70%、50%到40%、30%,逐渐收紧,步步压缩。 数据显示,自2013年原保监会将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收入到保费数据中,其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也起伏不定。2016年可谓中短存续期大爆发之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规模保费的三成,保费收入超过原保费的一半。其中,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达1.28万亿,同比增长53.86%。 但随着监管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收紧,2017年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变为0.64万亿,同比下降50.29%。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也降至18.19%。 经历了断崖式下降,2018年初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回升趋势再起。 银保监会新披露的2018年前2月保费数据显示: 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又上升至24.12%,约为原保费收入的近三成。 02 或有转机?但不可同日而语。 两年时间,连续四次发文加紧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要求。90%、70%、50%、40%、30%,严格的限额要求给当时风头正劲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一记猛锤,敲醒了狂躁中的险企。 从2018年前2月数据看,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增长率排名前十的公司有君康人寿、东吴人寿、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国华人寿、昆仑健康等。 其中,君康人寿2018年前2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61.6亿元,在寿险行业中排第九。因其2017年同期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仅为0.41亿元,同比增长率自然很高。 与此类似的险企还有东吴人寿、昆仑健康、中银三星人寿、复兴保德信等险企,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不多,但与同期相比,会有很大比例的上升。 03 另一典型代表为安邦人寿,2018年前2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738.32亿元,较2017年全年增加200亿元,居行业第一。 与2017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4971.47%。此外,2018年前2月其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收入是原保费收入的13.6倍,成规模保费的重要组成。 从数据来看,自安邦成立至今,2016年成其发展史上的光辉。2016年,安邦人寿规模保费达3304.87亿元,同比增长247.69%,在寿险行业排名第三,占据9.58%的市场份额,紧挨平安人寿。 一时的激进造就一夕的辉煌,然而却没有持续太久。 在保险回归保障的路上,监管对中短存续期产品收紧,保险产品把控趋严,类似于安邦的资产驱动型险企逐渐失去与大险企比拼的工具, “一朝回到解放前”。 2018年对于安邦来说是有特别意义的一年。公司被接管、前董事长被公诉、股东面临大换血……这个曾经被公认的业界“黑马”走过了沉默的2017,等来了不同的2018。 04 与安邦类似的险企是富德生命人寿。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前2月富德生命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425.82亿元,行业排名第二,超过2017年全年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 与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前2月富德生命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增长101.01%,占规模保费的62.09%。 此外,和谐健康、国华人寿、君康人寿等2018年前2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均超过2017年全年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 05 与上述险企不同的另一类代表是对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刀切”式的做法,其中最典型的是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宝能系险企前海人寿。 经历了万能险助推风光、停止万能险新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产品、前董事长姚振华被保险禁足十年等重重打击,这家保险业的“新兵”变得“伤痕累累”。从 2016年万能险业务占总保费收入约80%,到2018年前2月仅占0.18%,断崖式的变化更是源自2017年前海人寿未新售万能险。 数据显示,2018年前2月,前海人寿将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压缩至0.33亿元,仅占规模保费的0.18%。 这家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曾达近800亿的险企,一年多时间砍掉近乎全部的万能险业务,这也为其深陷“600亿退保风险”舆论漩涡埋下了伏笔。 近日,宝能系清算万科股权的过程中,华生、刘姝威两位万科前独董 、现独董火力爆料、独具风格的“檄文”与“牵连项俊波”案等诛心之语中,风声鹤唳,似乎也暗示了姚老板的宿命。 安邦前老板的泪水尚未远去。 06 一段历史的结束也代表新的政策环境的开启。 新的市场环境、新的监管体系与领导班子下,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是“抬头”还是“救急”?万能险的中国命运如何? 50%或30%的上限是否还会进一步下调?那些至今保护投资款项保费的占比仍在50%以上的险企将会怎样调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及偿付能力压力下,这些险企又将会有何种动作? 一切还是未知数,且看监管风向标。 4月16日将召开的银保监座谈会,聚焦险企治理问题也预示了一段新的监管征程。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