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1600点后会再现1987年股灾吗?A股到了抄底时刻?

2018-02-08 14:41:50
明天财讯
关注
2018-02-08

或许官方的发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截至北京时间周二15:19,道指股指收复逾一半跌幅至23764。但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这远远不能治本,变数依然很大。


作者:金文丰

来源:明天财讯



1.jpg


美股要重复1987年的股灾吗?至少数据上看是这么回事。


美当地时间本周一再遭“血洗”,道指一度暴跌近1600点,创历史最大单日下跌数字,收盘跌幅高达4.6%。标普500指数抹去今年的涨幅。据市场数据统计,美股单日蒸发逾1万亿美元市值,美股市值跌至大约29万亿美元。这已经足以回吐共和党税改后所增加的全部市值。


美股本轮暴跌的核心原因是美联储未来政策面临重大变数,激发投资者获利和避险。不过,美国官方似乎还信心十足。白宫发言人Schlapp表示,美国政府对股市遭遇挫折感到关切,但相信美国经济基本面依旧坚挺。美国副总统彭斯表示,周一的大跌“很可能只是我们股市的起起伏伏”。


或许官方的发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截至北京时间周二15:19,道指股指收复逾一半跌幅至23764。但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这远远不能治本,变数依然很大。


2.jpg道指股指期货3月合约日K图


A股市场也受到美国暴跌的严重影响。2月6日,受到外盘全线暴跌的影响,沪指今日低开低走,收盘重挫逾3%,失守3400点关口;创业板指惨跌逾5%,跌出3年新低,击穿1600点。行业板块几乎全线杀跌,仅有黄金股逆市走强,两市逾400只个股跌停,行情极为惨烈。


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370.65点,跌3.35%,成交额3188亿元。深成指收报10377.61点,跌4.23%,成交额2408亿元。创业板收报1598.12点,跌5.34%,成交额614亿元。


美联储或“超级变天”


上周五是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任的最后一天。周一,由去年11月特朗普提名的鲍威尔接任美联储主席。外界普遍预期,鲍威尔执掌美联储后将延续耶伦任内谨慎渐进的加息节奏,继续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但事实上远非如此简单。


只有美股以连续暴跌来迎接鲍威尔么?当然不是!欧股的迎接姿态不仅尺度大而且早。1月30日起,英FTSE、德DAX及法国股指连跌至本周一。从时间上说,倒是德意志银行上周五开盘(北京时间上周五16:00)的恶性破位,触发欧洲三大股指全线破位,也正式开启了这场欧股、美股对鲍威尔的“欢迎”仪式。由此可见,绝不仅是美国市场在意这个事件节点,对未来美联储政策变数的担忧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


1.美联储或变天的诱因——美国减税之影响


那么美联储未来的政策变数到底有多大?用“历史性”来修饰,毫不为过。这必须从特朗普的减税政策说起。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已获国会通过,其对美国经济未来可能的益处,各媒体上一抓一大把,在此不赘述。我们简单先回顾一下当代美国的前3次的减税及结果,尤其是重大的后期影响。


美国前3次减税:肯尼迪、里根和小布什的减税“后遗症”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GDP年增长率仅为3%,低于西欧和日本;失业率1958年攀升到7.5%;投资增速低到4.5%。肯尼迪总统上任启动减税,主要方案:个人所得税率从原来20%-91%降低至14%-70%;公司所得税由30%-52%降至22%-48%。


短期效果: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7%;1965年失业率降到4%以下。后期负面作用:财政赤字扩大,经济滞胀;美元贬值并直接导致1971年布林顿森林体系崩溃。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陷入滞胀。1979年通胀创纪录到15%;1980年GDP增长率为负数。里根总统上任启动减税,主要方案: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从75%降到50%,然后再次降低到35%;1981年和86年分两次实施;将非劳动所得的最高税率从70%降至50%;降低企业所得税率至34%;


短期效果:1983年GDP增速达到4.6%,并连续70多个月增长,失业率降低6%以下,工业生产指数稳定上升。后期负面作用:美元大幅升值;财政赤字上升。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强迫欧洲日本政府干预汇率,美元大幅贬值以减轻压力,日本从此进入失落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的经济疲软。小布什总统千年之际上任启动力度更强的减税主要方案:个人所得税增加一档最低税率10%;提高遗产税免征额度67.5万美元至100万美元;资本利得税最高税率从20%降到15%;取消股息税。


短期效果:几乎无明显效果。2001-2007年间美国GDP以年均2.46%增长,但失业率在4%和6%之间波动,还高于1999-2000年间4%左右的水平。后期负面作用:政府财政从巨额盈余变为巨额赤字;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席卷全球;并推动美联储执行量化宽松,全球央行开启印钞机,货币泛滥至今。


2.全球市场完全有理由担心美联储变天


由历史可见,美国一搞减税,影响非同小可,皆触发历史性后果出现。所以市场绝不敢低估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效应。尽管其结果尚无法大言断定;但有一点是极为肯定的,本次减税是在美联储缩表+加息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美国民众与企业获得减税,美国政府开支和债务就会预期上升,加息会加重政府负担,1月20日美国政府因债务预算上限问题已有过关门了。美国政府债务预期上升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美国债市,美国活跃券利率曲线趋向扁平、长期国债利率近半年来走牛,导致美国债市走熊,与股市完全背离。


3.jpg

美国国债利率曲线

4.jpg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


所以,美联储接下来面临的变数,即鲍威尔能否兑现“执掌美联储后将延续耶伦任内谨慎渐进的加息节奏”——势必对市场构成异常重大的影响。别忘了,鲍威尔是特朗普亲自提名;而且众所周知的是,特朗普对耶伦那一套“不感冒”。


3.美联储一旦变天,全球资本热钱运行逻辑势必推到重来


美联储后期政策变数导致市场对其他主流经济体央行政策的判断产生了重大不确定性影响。全球大部股指走牛是基于以下基本思路:


A.全球经济复苏,尽管不很对称,各国有不同的股市红利。


B.全球央行将逐步退出大幅宽松的预期比较确定,但其他央行的收紧步伐远远落后于美联储,尤其是欧洲、日本和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注:韩国央行、香港金管局去年跟随美联储加息);且美元加息预期越强、其他央行越按兵不动,就越是提振其他央行的势必跟进加息预期,导致热钱流入。


C.中国的去产能改革获得重要进展,大宗商品在不振之后迎来涨价预期。


D.最庞大的美国债市走熊(原因见上),全球债市不振。


这四个原因导致全球资本对美元、债市冷淡,同时激发了对股市、大宗商品的风险偏好。美联储政策潜在的不确定性对上述四点均有影响,对第二点的影响尤其强大。简单的说,市场几乎认定欧洲、中国、英国等央行加息(或变相加息)是迟早的。当然,如果当事国央行一旦启动加息,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靴子落地”效应可能导致资金大幅逆向外流。


4.影响已全球性发酵 新兴市场遭遇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最强资金外流


所以,美联储的后期加息节奏变数一度严重干扰以上本来比较固定的预期路线。在美国本土、欧洲、尤其对于新兴市场的作用都在加深。据彭博周一报道,新兴市场遭遇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最强资金外流。国际金融协会(IIF)分析师称,投资者已开始从新兴市场撤退,投资流下降规模创出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来的最高水平。


亚洲首当其冲,在IIF所研究的国家中,韩国、印尼和泰国遭遇最大规模资金外流。资金流出压力集中在股市,债市受到的冲击较小。IIF分析师表示,自从1月30日变为资本净流出以来,他们跟踪的国家流出近40亿美元资金,其中约34亿美元来自股市。“虽然我们整体上仍对今年新兴市场资金流持乐观态度,但不应低估下行风险,”IIF分析师Fiona Nguyen等人在报告中写道。“若全球股市持续下跌,显然就是一个下行风险。”


结论:美股有望获得短线修整 疑点:谨防这只“黑天鹅”


在市场见证并确认鲍威尔是否履行“加息路径”之前,美股不会重新获得牛市动力。白宫喊话具有短线积极意义。话说回来,即便白宫保持沉默,在美国基本面未变之际、在美联储和各国央行未行动之际、在美债熊市未尽之际,美股也有望顺势进入修复。


别忘了疑点!只有美股以连续暴跌来迎接鲍威尔么?当然不是!欧股的迎接姿态不仅尺度更大而且更早,1月30日起,英FTSE、德DAX及法国股指连跌至本周一。从时间上说,倒是德意志银行上周五开盘(北京时间上周五16:00)的恶性破位,触发欧洲三大股指全线破位,也正式开启了这场欧股、美股对鲍威尔的“欢迎”仪式。由此可见,绝不仅是美国市场在意这个事件节点,对未来美联储政策变数的担忧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不过,德银上周五的开盘破位拥有技术预期,并非真正“闪崩”。


但是周一美国银行股的走法,是货真价实的“闪崩”,尤其是富国银行,该行市值在全美金融机构综合排名中居第三。据参考消息网5日报道,有英媒称,在富国银行开设虚假账户的丑闻被曝光后,美联储对该银行处以前所未有的重罚,并称这家目前资产位列全美第三的银行存在“普遍侵犯客户利益的行为”。


该事件值得关注,如果引起深层次丑闻,甚至引发重大连带丑闻,无疑将是最具威胁的“黑天鹅”。


5.jpg

德意志银行上周五开盘恶性破位


6.jpg

货真价实的“闪崩”富国银行


美股反弹对A股影响或有限


A股有自己的市场特性,即便没有欧美股市来搅局,蓝筹与中小创的极度分化也不易改观,俗话说,结三尺之冰非因一日之寒。而经此冲击,加上亚洲新兴市场恢复人气、彻底扭转资金流势的概率较小,故美股即便短线反弹对A股的提振也可能比较有限,主板需要进一步探明短线底部,创业板中线承压加剧。


对A股的中长期影响:提防央行加息 提防大公评级兑现


美联储的后期变数对我国央行决策也构成影响。首先,在美股暴跌之前,央行跟随美联储全面升息的预期存在,但不强;不过央行变相加息市场已了解,即提高OMO利率。华创证券认为,如果3月美联储加息,央行大概率跟随上调OMO利率,对直接加息亦要保持警惕。(注:在考虑定向降准释放的3000亿流动性和将在下周提前续作的1200亿国库定存基础上,春节前资金面仍然存在超过1.2万亿的缺口。)


1月16日,大公评级决定将美国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负面。原因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长期负向作用使美国中央政府偿债来源继续恶化,且这一趋势因政府大规模减税呈加速之势,对债务经济模式的愈加依赖将持续削弱中央政府偿债能力。


美国中央政府虚拟偿债能力有可能成为下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点。偿债来源与负债的严重失衡使中央政府成为美国债务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运用铸币权通过持续增发美元自己购买国债维持政府偿债能力本身就是债务危机。市场对美国国债和美元的价值认同正在发生逆转,这将是摧毁美国中央政府脆弱债务链条的强大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近期情况的确初步印证了大公的观点——1月16日后,美元弱势横盘,下旬跌破90重大关口;道指数1月26日见顶,随后震荡调整,上周五开启暴跌。所以,美国税改是否将导致美联储政策变天?是否会像前3次税改一样缔造历史性“后遗症”?是否在将来真的会将美国推入负面评级的深渊?未来还须拭目以待,但机敏的市场已经提前反应了。果真如此,美国经济将冲击全球,A股亦难独善其身。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明天财讯
96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