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前首富李兆会11年败光40亿 现成“老赖”被限制出境

2017-12-05 17:15:46
明天财讯
关注
2017-12-05

公司账户已被冻结,无力偿付贷款。

作者:李曌阳 

来源:明天财讯


女星车晓的前夫、山西省前首富李兆会因不履行法院判决,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限制出境。



12月5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公布了一则执行信息,信息中显示,被执行人李兆会因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已依法限制其出境。法院请执行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基层协助执行网络成员和社会公众协助法院执行。



据悉,李兆会被限制出境,与一笔2.16亿元的执行金额有关。2013年1月10日,李兆会实际控制的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公司与光大银行签订《综合授信协议》,获得最高5.2亿元的授信额度。李兆会、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014年9月24日美锦能源代海博鑫惠公司偿还本金2亿元及利息1622.83万元。因海博鑫惠公司未向美锦公司偿还上述代偿款,遂美锦公司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该案于2017年3月15日做出判决,支持了美锦公司的追讨权。判决海博鑫惠向原告美锦公司支付代偿本息合计款2.16亿元,李兆会承担四分之一连带清偿责任。


这笔欠款海博鑫惠却一直未向美锦公司偿还。2017年12月1日,上海一中院下发执行裁定书表示,执行通知发出后,李兆会及其公司至今未予履行。美锦公司向法院申请了此次“限制出境”的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海博鑫惠公司在本案中称,其有义务还清贷款,但其自2014年初至今已停止业务,公司账户已被冻结,无力偿付贷款。


昔日山西最年轻首富、80后"富二代"接班人李兆会没想到在败光父亲留下积蓄后最终会落得这个下场。


子承父业的最年轻首富


李兆会为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之子。1987年李海仓白手起家创立焦化厂,后成立海鑫钢铁,历经十余年发展成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及最大的民营公司,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以1.95亿美元列第27位。



2003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枪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被人开枪射杀,凶手随后跟着自杀。


李家兄弟6人,李海仓排名老三,是李海仓的父亲李春元一锤定音,理由是“子承父业”,庞大的企业交到了李兆会手上。


于是,尚在海外留学,不满22岁的李兆会遵从家族的意愿,中断学业回国接掌海鑫钢铁,成为海鑫钢铁的董事长。


当时,海鑫钢铁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以及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总值达40亿元,员工达9000多人。当时海鑫钢铁大约有7个股东、10个创业元老,但它的股权分布极不均衡,李海仓一人独占超过90%的股权。


2003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达到50多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是历史上发展最快和最好的一年。2004年,海鑫钢铁的资产总值更是达到70多亿元,上缴利税12亿元,还成为当年度中国民企中的"第一纳税大户"。


李兆会具有“留学”背景,虽然执掌海鑫集团却似乎并不喜欢实业,反而对资本市场更感兴趣。


2004年,李兆会以海鑫实业名义,以每股3.7元、共5.9亿元接手民生银行1.6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这也是李兆会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投资,海鑫实业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正因如此,李兆会也登上了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


在资本市场尝到甜头的李兆会之后还入股过光大银行、大连银行、民生人寿、兴业证券、山西证券、银华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但大多数是超短线操作,再无民生银行的傲人业绩。


11年败光40亿


在李兆会刚刚接手海鑫钢铁的几年间,海鑫钢铁似乎还运行在原始的轨道上,此前的一些元老们也致力于海鑫钢铁的发展,对于李兆会则一直保持辅佐上位的态度。


随着李兆会的一些决策失误,一些元老被“请离”海鑫钢铁,至此海鑫钢铁开始走向下坡路。


李兆会先是将创业元老、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辛存海调离权力核心,之后,李兆会与五叔李天虎发生矛盾,随即被李兆会从海鑫集团除名。


有当地海鑫集团的工人表示,李兆会成为董事长后,鲜见他到工厂巡视,倒是李海仓的五弟李天虎显示出企业管理的才干。李天虎离开海鑫钢铁之后,海鑫的局面更加每况愈下。


前海鑫集团员工称,李兆会虽从国外留学归来,但是并不擅长管理企业,导致企业管理一片混乱。李兆会请来了自小与自己关系最近的“六叔”李文杰,此后很长时间内李文杰都是海鑫钢铁的代表人。2009年之后,李文杰逐渐从海鑫的管理层消失。


海鑫集团的情况随后急转直下,在停工前的最后一年多,李兆会已经不再信任他的叔叔们,而是安排他的妹妹李兆霞管理海鑫集团。不过,此举也并没有给海鑫集团来带改善,终于,在2014年3月19日,海鑫集团被迫全面停产。


自海鑫集团全面停产后,资金漏洞越来越大。海鑫债权人超过4000户,这些债权人大部分都是金融机构,包括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江苏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等。


2015年,海鑫钢铁无奈开始破产重组。当时有媒体报道海鑫钢铁债权总额为234亿元,而其账面资产不过69亿元。


2016年5月,停产2年之久的海鑫钢铁再次点火复产,只不过昔日的钢铁巨头海鑫钢铁已经更名为山西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成为建龙集团旗下第七家控股子公司。李海仓留下的资产总值40亿元的海鑫钢铁至此与李家再无关系。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没想到再次得到李兆会的消息竟然是被限制出境。美锦公司向法院申请“限制出境”的请求前,法院已经查明,李兆会及海博鑫惠名下已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明天财讯
96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