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互联网理财指数发布,2020年互联网理财规模将达近17万亿元
2017-01-17 10:08:13社科院联合腾讯财通、腾讯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1月17日发布国内首份《国人工资报告》(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6年,我国居民工资理财规模增长近10倍,人们工资收入中用于主动理财而非被动储蓄的规模大幅上涨,其中互联网理财更成为国人投资新宠。
基于此,报告首次发布互联网理财指数(IWMI),为衡量互联网理财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报告指出,2013年-2016年三年间,我国互联网理财指数增长超四倍,互联网理财规模由3853亿元激增到2.6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6.74万亿元。
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继续呈现高者愈高、低者愈低的“马太效应”。以高薪著称的金融业连年占据行业工资排行首位,IT等高新技术产业紧随其后。行业间的工资差距主要集中在高、中层职位。而基层行业中,汽车评估员、保养员、月嫂、保健等技能性职位月薪高达万元。在地域上,北京、上海、天津等东部城市工资水平大幅领先其他地区,河南、黑龙江等中部及东北地区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缓慢。
2013互联网理财推出后,我国居民理财方式逐渐互联网化。一方面,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能满足理财小白、高净值用户等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同时,互联网理财产品基本无准入门槛,如腾讯理财通“一元钱也可以理财”,突破了传统理财产品动辄5万元的起购门槛,适应了投资者小额高频的理财特点;再者,互联网理财产品也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条件限制,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和网络信号,用户随时随地都能理财。
据介绍,目前腾讯理财通的理财规模已经超过8000万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人工资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殷剑峰指出,居民工资理财规模的大幅增长,反映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国民的理财意识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被动储蓄转为主动理财。居民工资理财规模将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新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人工资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殷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