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加入做市,会给新三板带来哪些改变?
私募做市是改善新三板流动性一揽子政策的重要一环
新三板改革已经进入了证监会的工作议程。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表示,“新三板改革是今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市场分层,通过分层管理,把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和监管等多方面的改革贯穿起来。”
困扰新三板的症结一直是流动性不足。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去年6月,分层制度落地。时隔6个月,又推出了私募做市。如今私募做市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业内普遍认为,引入私募机构参与做市试点,将会改善市场对新三板的预期,并带来部分增量资金,这无疑是改善新三板流动性一揽子政策的重要一环。此外,私募机构中不少是专注于前期投资的专业机构,在挖掘中小企业价值、服务企业方面有一定优势。
私募做市会如何落地?私募加入做市行列,将采用什么样的选股模式与交易策略?是目前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私募做市制度究竟会如何落地?很多人认为,前期很可能先在创新层企业中试点。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此前就曾说过:“新三板所有制度改革和试点优先在创新层企业实施。”
一些券商和私募机构也发表过相相见解。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为绎认为,私募机构开展做市业务,前期或在创新层企业中实施,这样有助于改善创新层企业的流动性,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留在创新层。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研报也指出,从成长潜力角度选择三板企业,集中大额与小额分散做市相结合,可能是私募做市的方向。
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券商仍将扮演做市主力的角色。券商有自己的做市选股与交易策略,私募机构与券商的组织架构和定位都不一样,会走出一条与券商不同的选股与交易策略吗?长期浸淫于A股的做市人员能迅速完成角色切换吗?
很多机构目前也不明确私募做市具体的操作细节,还有人认为当下应该参考券商做市模式。
无论如何,首批私募做市的启动,对新三板市场的改革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长期而言,私募做市会从投资端改善新三板的总量与结构,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发展。
私募做市的号角已经吹响。2017年3月22日,中信建投证券、东北证券和读懂新三板将联合发起主办首届中国新三板做市商大会(MMCC),会上将有88家做市商、10家新晋私募等做市商高手、其他私募机构精英和主流财经媒体等行业大咖集结,共话做市选股与交易策略及私募的做市策略。
新三板做市制度实施已近两年,我们当且行且珍惜。大会还将揭晓,过去一年中对新三板市场做市业务有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并评选出“2016中国新三板十大最佳做市商”、“2016 中国新三板十大新锐做市商”、“ 2016中国新三板十大年度做市人物”等三大奖项。届时,监管层、做市商、新晋私募、优秀新三板挂牌企业、投资机构、个人投资者及主流行业财经媒体等600人将齐聚一堂。同时,期待您莅临现场,共襄盛举。报名链接:2017中国新三板做市商大会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