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卖出1000万,内容创造力的价值到底该怎么变现?
诅咒分两个方面,第一层诅咒叫一辈子做不出“一个东西”,第二个诅咒叫一辈子只能做“一个东西”
来源 / 优酷自频道学院公开课实录
编辑 / 谢千岁
邵峻 | 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
1、创作内容的未来
2、数字化时代产生的竞争
3、社会经济用户的变化
创作内容的未来
1、长片领域
内容的未来其实分两个大的方向或空间,第一个空间是长片领域,它会走向越来越众性化、大投资,这部分的内容,我觉得它的投资金额已经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有用5亿美金做一个内容。长片的未来是在于开源创作,这里有两个名词,第一个叫Tradigital,第二个叫Communitainment,其实都是用了传播手段,现在看到美国大部分的传统势力和社交媒体的结合,工作都在生成领域,内容才刚刚开始。
2、短片方面
首先我讲第二个话题,叫中途岛。Connecting point说,做内容的时候不要一部到底,最好有一个连续剧,抓取影响力的过程中,它是有几个逻辑,第一,丰富故事框架,第二,受众和用户增加了接触面。
过去的电视网站大部分是卖广告,卖广告是一个高耗损率、间接的一个方式来做了变现,因为首先,你的场景已经发生了切换,你看完广告之后再去购买这个场景,所以它不是很有效,现在是属于阿里巴巴大家庭,其实我们在这个领域里,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就是新造一个C2C,不是用户到用户,而是从内容到商业,这块是更加直接了,可以很高的提高效率。这两个大的空间,当中的虫洞可以实现穿越的就是数字化,因为数字化可以更多地建立起交互,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今天有这么多内容方面的兄弟姐妹来,我觉得首先要感谢手机,因为手机真正地改变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和创作的方式,手机也可以拍出很棒的电影。还要感谢大的平台的投资,把基础设施给大家建设起来了,把人的池子建设起来了,然后更便捷地走向自己创作或者创业的道路。
在内容未来下,作为我们从业者来说,我个人比较推崇的三个着力点:一是勤奋。关于勤奋我举两个例子,第一,罗胖子,大家看到他50分钟的演讲,实际上他在棚里录20小时,一遍遍摧残自己。美国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去拜访了米歇尔,实际上这位亚裔姑娘也是极其的勤奋。第二推崇的是情报。你必须站在清晰的浪尖上,如果你在情报的获取上晚了一步,你就落后了。所以今天讲的干货也包括我们从世界各地搜集到的比较好的值得大家参考的东西。第三是创造力。我和内容朋友打交道过程中,我能切身地感受到,创造力是不多的,但是有了创造力,他的内容和公司都可以做的很棒,所以创造力是第三点可以着力的点,但是创造力怎么来?我待会和大家详细讲。创造力还是基于勤奋,哪怕你不做标准动作,但是你持续的折腾自己,不断地有花火出来,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诅咒分两个方面,第一层诅咒叫一辈子做不出“一个东西”,第二个诅咒叫一辈子只能做“一个东西”,我们通常打交道的是第二个东西,因为如果你一个东西都没有做出来,我们是没有接触面的。做内容的人,99.99%的人都是被诅咒的,不被诅咒的是外星穿越到地球来的。这么大的比例,我们应该怎么去破解这个诅咒?
从公司层面,有三条道路,四个榜样。第一个是人员招募。比如说湖南广电,他用人海来解决了它的瓶颈,用更多的脑袋来破解这个瓶颈。第二条道路是火箭科学家。这条道路有一个榜样就是卢卡斯。他实际上在诅咒范围之内,因为这个公司从创业到现在为止只做了《星球大战》,但是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人物,你可以一个个编下去。第三条路是投资并购。这个可以借鉴的是迪斯尼,第二个是游戏行业的EA,是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解决了内容创作方面的瓶颈。比如说出了一个爆款的游戏,理论上是不会出第二款,那么就买人,洗脑袋、换思想。那么在内容创作层面,破解方式是开源创作,这个和大家解释一下,我举个例子,譬如说,暴走应该是国内最典型的内容制造,他们有30%以上的员工,以及30%以上的内容是来自于粉丝的,它做了很多的工具和规则、教程,帮助他的粉丝一起做创作,这块是我看到国内最新兴、最有前景的力量。
反观国外,为什么会有被诅咒?因为你敝帚自珍,觉得自己是个腕儿,然后一个脑袋要决定。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这两个词,说一下为什么美国内容可以统治全球,可以点燃市场。第一层,它的创作本身是一个团队工作,它真正是在合作的,但是在中国绝大部分是没有合作,只是坐在一个桌上或者办公室里,互相没有合作的,这是美国对中国最深刻的观察,所以在和中国的合作中也非常的痛苦。我在美国一个片长待过半个月的时间,在过程中,他们直接把导演开除了,就开了会,说兄弟,你听不进我们大家的意见,我们觉得你会把我们带去一个不对的方向,所以下周请你不要来了,所以这个总导演就出局了。
那么它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就是我这个不懂怎么做,你教教我,而是发号施令。坐在一起工作还是共创一个东西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这是中国内容创作和美国的差异。第二层,美国以前从常规武器进入到核武器的级别。美国最大的公司已经把最牛逼的IP放到全球最牛逼的社区里组织二次创作,这是彻底开源了。比如说美国大的四最大的动作公司,就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开源创作,怎么能够合在一起?举个例子,像alent,她在网红里算做艺人。网红怎么分?分做艺人,镜头前表演,达人,他是有原创能力的,第三类叫创作者,创作者是合二为一的,那么在前面第一类、第二类里要找人做补差,这种也是创作者。
传统的创业模式是头碰头竞争,在中国目前还是有很多出现,尽管血流成河。另外是差异化。目前在数字的时代,也不能算是先进的方式。还有一种是插入式竞争。第四种是合伙人竞争,第五种是同创式竞争。创业模式里是有不同的路径,最终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里讲即插即用的策略,有很多大的插座、基础设施可以帮到你的创业。这里举个例子,就是优步,它的获取用户通过了达到两大平台,数据是架设在亚马逊的原创,地图是用的谷歌的地图,支付是用了两家平台一起做了支付,四个大的功能象限上是全部都是有限制的,它可以把时间大部分真正的创意和创作上。优酷作为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视频领域的平台方,我们在过去的两年里埋头做内功,把各种各样的工具、插头做出来,这个月底我们的直播大插座做出来了,我们找了有限范围内的频道主做了测试,所有人都反映我的脑子快要出窍了,大家很快会看到。这些插座既然做好了,就要善用,可以复用的这些基础设施很快的学习好,如何才能使用。
第一是消费能力在变强,这两年是国内消费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因为这个时间点,实际上在零售行业出现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个机会实际上是可以对标到美国1972年,因为罗胖子推荐了一本书《光荣和梦想》,我看下来以后最深的印象,就是美国在1972年的时候,它的零售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我觉得中国的2015、2016年等同于美国的1972年,我们的零售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举个例子,过去大的家乐福等店实际上就是一个仓库,让你去选购,但是现在基本上这些大卖场门可罗雀,这个是标志,证明你的工业化已经完成了,零售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所以现在选择C2C的时点是非常好的。第二,和大家讲讲中国的红利在消失。一格是以5年为一代,人口红利虽然消失,但是未来20-40岁年龄仍然是很多的。就是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很重要,但是现在我们可能要面临新的物种,就是如何从内容创业者去面对这个新的物种,就是叫00后或者95后,这个物种的区别是什么?60、70、80、90后人生有个大命题就是房子,但是95后,比如像我的孩子,他的手上可能会超过4、5套房子,所以房子的命题已经过去了,新的命题是兴趣,他的朋友、搜集的信息等都是和兴趣有关系的。前面说的这些改变,可以带来一个洞见,针对年轻人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针对生活方式的内容,这块我想拓展一下,其实是针对life和lifetyle的内容。还有就是针对生活习惯改变的内容。比如说像音频,喜马拉雅等几家,因为车越来越多了,其实广播是个白色噪音,因为你不能深度沉浸去听,所以广播是个白色噪音,是伴随性的,这种伴随性和我们原来理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原来的内容得聚精会神看,现在有新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内容形式。这边可以看到新的物种会带来什么变化?之前,有搬运工、剪刀手、混搭等等,95后真正是在原创,他是有做新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剪切一些。仅仅从这儿看,剪刀和混搭形的在过去两年有很高的比例,最近半年或者大半年时间,靠剪刀和混搭的改造者在迅速下降,被一帮原创者顶上,这是一个变化。
绝大多数的独角兽占用的时间是非常短,但他们的估值都在10-15亿之间。第一,做这些内容的,他其实是一个极度垂直的。在极度垂直这个领域里是最容易产生机会的。来自于歌利亚的两个机会,一个是我不关心你,第二个是我不照顾你。我们自己站上面有一个搜库功能,搜库功能在这么多年的统计里面,美女搜索,即美女+X搜索永远是置顶的,排名一直是靠前的。但是为什么美女这个直播这一块不是在优酷这边,主要是因为过去内容审核上面没有。第二,我们也没有深度开发,所以这个叫“我不关心”,所以这些美女们就去了YY。YY是非常垂直的,场景垂直,人群也很垂直。YY做了两件事,一是给上传者利益,内容贡献者的利益。第二是打造运营管道,把利益分出去,然后提高效率,做了这两件事情。第二,举个例子就是直播,这块叫做我不罩着你,过去我们只做游戏广告业务,没有系统开发游戏类型的内容,所以在这块我没有照顾你,这些可能去到了一个新的非常垂直的场景、领域里,同样也是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是给主播利益,然后在前台做大面积的签约开会,不断融资,给主播客利益。看了这两个以后,给大家一个我自己的思考,在重度垂直方面、在如何商业化方面,离不开在新榜这样在生态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帮助大家一起去成长,所以从优酷的角度来说,我们第一是做了很多强劲的插座,第二,我们有新的商业概念提出,第三,我们过去十年一直是遥遥领先的,我们希望把更多的武器提供给兄弟姐妹,在创业道路中帮到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