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5亿甘肃银行“换帅”!
利息净收入创10年新低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港股上市银行甘肃银行(2139.HK)官宣迎来新行长。
根据9月15日该行公告,委任石海龙为该行执行董事、行长,待监管核准之后将正式走马上任。石海龙9月起已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上一任行长王锡真已调任华龙证券任董事长。
在此之前,石海龙担任的是甘肃金控集团副总经理。石海龙今年52岁,这位新行长,堪称地方金融领域的“全能型老将”,职业生涯横跨政府、监管、银行、金控、资管等多领域。
石海龙接手的并非“坦途”。甘肃银行在2018年上市首年业绩登顶之后,近年来营收、利润增长放缓,尽管2025年上半年利润恢复增长,但营收降幅超10%,延续上一年跌势。
对于甘肃银行来说,这样一位地方金融老将能否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带领银行走出经营困境、实现稳健发展,市场备受关注。
1
52岁地方金融老将出任行长
甘肃银行行长换任早有迹象,在8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人事任免的通知中,王锡真就被免去了甘肃银行行长、董事职务,而他的下一站也明确了,出任华龙证券董事长。
王锡真是一名建设银行(601939.SH)老将,1974年出生,比石海龙小一岁,1995年7月便进入建行甘肃省分行工作,在营业部、支行、公司业务部历练多年之后,2019年3月起任甘肃省分行副行长。
2022年5月,王锡真调任甘肃银行行长、董事,直到2025年8月卸任,担任甘肃银行主帅时间3年有余。在任期间,甘肃银行总资产增长了14.07%,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为4274.82亿元,但是却面临营业收入下滑、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长放缓的困境。
图源:罐头图库
和王锡真在建行深耕27年相比,石海龙的工作履历要丰富很多。同样从建行甘肃省分行起步,此后历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兰州办事处职员,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干部,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兰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2年8月调任甘肃金控集团,任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2024年8月任集团副总经理。甘肃金控集团为甘肃银行的大股东之一,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持有甘肃银行H股32.95%股份,占总股本的8.29%。
可以看出,石海龙横跨银行、资管、金控多个金融领域,并具备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任职经历,多年来扎根于甘肃省地方金融体系,对当地金融生态与银行业务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扎实的管理实践。如今他被委以重任,出任省级城商行行长,被寄予推动该行战略转型、提升风控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厚望。
值得关注的是,甘肃银行的现任董事长刘青1966年3月出生,已掌舵甘肃银行7年,从副行长、行长一路升迁上来。刘青明年3月即将年满60周岁,届时可能面临董事长换任。
2
上半年利润恢复增长,
利息净收入创10年新低
甘肃银行于2011年11月挂牌开业,2018年1月18日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成为西北地区首家上市的城商行。
然而,上市即巅峰,当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创下88.72亿元、34.4亿元的历史最高纪录,然而第二年营业收入下降18.47%,净利润陡然降至5.11亿元,降幅达到85.13%,业绩“变脸”之快令市场哗然。资产减值损失翻倍增长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最近几年甘肃银行处于业绩增长困境,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9.54亿元、5.8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67%、9.57%,是2019年以来的第二次业绩“双降”。
图源:罐头图库
2025年上半年,甘肃银行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1.11%,但是营收却下降13.92%至27.17亿元。主营利息净收入减少是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
利息净收入是银行的最主要收入来源,占到甘肃银行总营收的8成左右,但贷款规模增速连续三年下降、LPR下行之下贷款利率大幅下调,甘肃银行贷款成本率、利息收入明显下降。2024年贷款平均收益率4.12%,利息收入129.78亿元,同比下降6.64%。
相较于贷款收益率下降73个基点,存款成本率却只下降了22个基点。2024年利息净收入46.36亿元,同比下降14.69%,为近10年最低水平。
来源:甘肃银行2024年年报
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进一步收缩,同比下降11.43%至22.47亿元,进而拖累整体营收下降。
利息净收入缩水的同时,净息差也持续收窄,2025年上半年为1.12%,较去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该净息差水平在60家A股、港股上市银行中,排在倒数第5位,近三年净息差降幅排在第3位。在息差管理方面要弱于大部分其他上市银行。
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证券净收益均同比增长,但由于整体收入占比偏低,难以推动银行整体业绩增长。
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甘肃银行需从多维度加强息差管理并拓展盈利渠道,以推动营收与净利润稳步增长。
业绩压力之下,甘肃银行股价也持续承压。首发价格每股2.69港元,上市当日总市值为280亿港元左右,但此后股价一路走低,9月17日最新收盘价为每股0.275港元。2023年还经历了市值大幅缩水,年末总市值为52.74亿港元,较2022年末缩水了2/3左右,最新市值已降至41.44亿港元。说明投资者对甘肃银行的短期盈利能力和中长期战略转型缺乏信心。
3
不良率连续5年下降,
个人经营贷不良率超18%
8月5日,甘肃银行发布了一则资产出售事项的公告,以153亿元向甘肃资管出售账面余额达197.19亿元的资产包。这是自2021年以来甘肃银行第8次向甘肃资管出售相关资产,累计转让本金近238亿元,实际回收金额不足163亿元。
甘肃资管为甘肃省国投附属公司,后者直接及间接持有甘肃银行已发行股本约23.41%,为该行重要股东。
与此前的债权转让资产不同,本次甘肃银行转让的资产包中,金融投资资产占到大部分,本金总额达到137.79亿元,其中信托76.23亿元,资管计划40.98亿元,债券18.59亿元,私募基金1.99亿元;信贷资产本金总额40.85亿元,主要为贷款,行业分布于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采矿业。
图源:罐头图库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称,资产出售事项有助于减轻银行发展的历史包袱,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减少拨备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进而优化相关财务指标,增强盈利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降低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
除了协议转让外,甘肃银行还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资产。今年6月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甘肃行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不良贷款,未偿本金总额为1650.4万元,未偿利息总额为2900.82万元,未偿本息总额合计4551.21万元。起拍价为370万元,相较于本息总额打了0.8折左右。不良资产的折扣与其回收难度挂钩。
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优化授信管理政策,甘肃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不良率为1.85%,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持续走低。拨备覆盖率136.79%,较上年末上升2.74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营收下降,净利润却实现上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上半年计提13.18亿元,同比减少24.37%。
从贷款类型来看,公司贷款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半年为1.46%,零售贷款不良率虽然有所下降,由去年末的4.01%降至3.63%,但整体处在较高水平。尤其是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达到18.48%,2021年以来一直在17%以上。
来源:甘肃银行2025年上半年报告
个人经营贷规模占零售贷款规模的比例在10%左右,整体占比不算高,但如果不良率一直无法压降,将会制约该行此类业务的信贷投放能力,进而影响整体贷款规模的扩张。
虽然不良率水平持续压降,资产质量整体改善,但1.85%的不良率比所有A股上市银行都高,在31家港股银行中为第8高,反映出甘肃银行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压力,风险管控水平与同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优化信贷投放与风险识别机制。
面对息差持续收窄、盈利能力承压等多重挑战,新任行长石海龙上任后可谓任重道远,同时也被寄予厚望,其多年地方金融管理经验,为银行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长远来看,甘肃银行还应加速优化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并依托区域股东资源,探索出一条契合地方经济特点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从而在复杂竞争环境中实现稳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