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信仰股来了!首程控股材料+应用双驱动,潜力彻底释放

2025-09-01 15:15:41
2025-09-01

机器人信仰股来了!首程控股材料+应用双驱动,潜力彻底释放

8月31日晚,首程控股(0697.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上半年营业收入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毛利2.95亿港元,同比增长26%。与此同时,资产融通收入达到2.2亿港元,同比大增69%,成为拉动整体业绩的核心引擎。

公司延续高分红传统,全年累计派息11.59亿港元,股息率近8%,并完成超过4000万股回购。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首程现金储备超80亿港元,已清偿所有银行贷款,有息负债率仅7.9%,连续三年获AAA评级,财务结构稳健。

一、财务稳健,高股息延续投资者信心

在市场普遍担心资金环境趋紧的背景下,首程控股以“高分红+高成长”双属性脱颖而出。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康雨在业绩路演中表示,公司坚持“稳健分红+长期回馈”的方针,既要保障投资者现金收益,也要通过新兴产业布局提升长期成长空间。

她强调:“单在2025财年,公司派息金额就接近12亿港元,这不仅体现了公司稳健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也展现了管理层与股东长期共赢的信念。”

二、机器人战略提速:从资本投资到场景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不少港股企业仍停留在“讲故事”阶段,首程控股已在机器人领域完成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全链条布局。

中游整机与核心零部件:通过百亿规模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及旗下基金,首程已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十余家头部企业,涵盖人形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感知交互等关键环节。其中,宇树科技已进入IPO辅导阶段,预计年内科创板上市。

下游应用场景:首程正推动机器人进入真实生产和生活。与阿尔特汽车的合作,已使机器人深度参与汽车产线组装和智能检测;在成都环贸ICD场站,万勋科技研发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已正式投入使用;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国产术锐手术机器人已应用于临床和教学;此外,公司在“冰丝带”打造的机器人体验店日均流水超过3万元,并将于国庆期间在北京开出首家“机器人4S店”,推动机器人真正走进家庭和消费端。

三、上游落子材料公司,补齐全产业链短板

财报当日,公司同步官宣设立 首程机器人先进材料产业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子皮肤、腱绳和轻量化PEEK等核心材料。这被视为首程在机器人全产业链上的“关键一子”。

在机器人产业中,上游材料往往是制约性能与成本的瓶颈。

电子皮肤 是机器人的“神经末梢”,可实现多维度触觉感知,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腱绳材料 则是灵巧手与仿生关节的核心,特斯拉等厂商已率先应用,但在寿命和稳定性上仍待突破;

轻量化PEEK材料 被视为机器人“瘦身”的关键,特斯拉Optimus二代减重10公斤即依赖该材料。

业内人士指出,这三大材料未来有望占据机器人整机价值量的10%左右。首程此番切入,意味着其在投资、场景之外,进一步补齐了上游技术短板。

康雨在路演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资本、材料、技术与场景的结合,把机器人产业链真正打通,推动前沿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

四、估值修复空间打开

在REITs和机器人双轮驱动下,首程的第二增长曲线已初步成型。此前,首程在理想汽车、地平线、找钢网等项目上已实现成功退出,累计账面回报超三倍。如今,随着宇树科技IPO临近、材料公司成立、应用落地加速,首程的机器人生态有望全面兑现。

多家机构预计,首程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30%以上增速,随着市场对其机器人战略价值的重新定价,公司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从分红王到机器人王,首程控股的转型路径愈发清晰。其不仅通过高分红和回购为股东提供稳定回报,更在机器人全产业链的布局上形成稀缺优势。

正如业内评价:“别人还在讲故事,首程已经把材料—整机—应用全链条打通。”这意味着,首程已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者,成长为真正的 机器人生态型企业。

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加速落地阶段,首程控股或将迎来资本市场的又一波重估,千亿市值征程正在加速。

来源/周口网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