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民营银行开业9年来首现大额亏损,只因做自营?
近日,据三湘银行第二大股东汉森制药半年报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三湘银行资产总额517.44亿元,较年初减少10.23亿元;净资产47.07亿元,较年初减少10.46亿元;1-6月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实现营业利润-2.38亿元、净利润-2.41亿元,系该行开业9年以来首次出现巨额亏损。
来源|消金界
对此汉森制药解释称,三湘银行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作为主要服务普惠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上升影响所致。
消金界了解到,三湘银行的贷款结构以个人贷款为主,比较依赖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而近年来该行为了摆脱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开始大力拓展税票贷等自营业务,也因此带来了巨额亏损。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24年末,三湘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240.71亿元,占总贷款的74.8%。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49.98亿元,同比增长12.87%,占总贷款的46.61%;而个人经营贷款余额则大幅下降39.04%,至90.73亿元,占比降至28.19%。公司贷款余额为81.1亿元,同比下降9.23%。
其中,2024年,三湘银行与互联网机构合作业务余额为119.27亿元,新增投放348.98亿元,服务客户241.9万户;而自营业务余额为30.71亿元。
其中,三湘银行打造了“三湘贷”“湘业贷”“湘粒贷”等拳头产品,其中“湘粒贷”为自营产品的试水,该产品聚焦下沉市场,以全线上模式触达客群,提供流程极简的个人消费贷款。
此前与民营银行的多位业内人士交流,普遍认为民营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过于依赖外部平台,长远看存在一定的合作风险和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因此从自身发展而言,均在积极转型线下及自营业务。
尤其是近年来,监管出台多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倾斜,对此民营银行和消金公司响应政策趋势,加大小微企业与企业主的贷款投放力度。而发票、税务数据作为风控抓手,一度成为金融机构小微贷产品进件的基础。但事实证明,这类业务如果风控能力不够,最容易“踩雷”。
消金界发现,当下包括华瑞、裕民等在内的大多数民营银行,都暂停了税票贷业务。金城、三湘、苏商等即便还有相关产品,但规模也大幅缩减。
在人事调整上,今年6月,三湘银行发布公告,董事长唐修国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该行董事长、董事、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提名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其辞职后不再担任该行职务。目前副董事长黄建龙已正式接任董事长职务。
之前的3月,原三湘银行行长夏博辉宣布退休,万洁被聘任为该行行长。这也是三湘银行的首任女行长。
作为以“产业数智化银行”为目标的民营银行,三湘银行如今相继引入了头部互联网大厂高管,可见其革新的决心。新的管理团队如何带领三湘银行走出巨额亏损,实现数字化转型?还有待时间检验。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