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发刊词 | 做新媒体的守夜者和敲钟人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行业,都有守夜者和敲钟人。
过去的2016年,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重大的年份。在这一年的5月份,我彻底离开了已经呆了12年的财经媒体行业,开始加入了自己创业的大潮。
在渡过了传统媒体人转型最初的焦虑和不适应期后,我逐渐开始以实验的方式探索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希冀我们这样一支有着深刻传统媒体烙印的团队,创业做新媒体,能给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养分。
2016年7月,野马财经以6800万的估值拿了500万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人的支持,让我们暂时可以不用太考虑生计的事情,可以专注于内容产品的打磨。野马财经团队也从最初的十多个人,迅速发展为23人。其中,我们尤其加强了内容团队的建设,原创内容团队占了人数的一半。
和大多数创业团队一样,起初我们的内容团队成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刚毕业不久学生;去年以来,经过高强度的新媒体磨练,以前的新人,逐渐成为了内容团队的骨干力量;同时,野马财经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传统媒体中那些有丰富经验的媒体人加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人才梯队。在内容审核上,我们沿用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制度,我们同样沿袭了传统媒体采编与经营严格分离的防火墙机制,保证内容的独立性。
有朋友说,野马财经似乎就是一个披着新媒体外衣的传统媒体。但我和我的合伙人认为,其实我们是在新媒体上践行过去传统媒体秉持的“新闻专业主义”。既然我们这样一些过去在财经媒体干过的专业团队投身新媒体创业的大潮,我们和完全没有媒体背景的新媒体创业者的区别在哪里?过去职业经历的烙印中,有哪些精华,哪些糟粕?我们要在新媒体上坚守、传承什么?摒弃什么?
相对于其他财经新媒体,野马财经的内容在追求传播的同时,我们也追求专业度和深度。在一个碎片化阅读、娱乐至死、“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价值观紊乱的时代,在追求传播之余还奢望追求专业度和深度,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是逆势而为,远不及单纯直击林丹、马蓉、刘恺威出轨更吸引流量。但是,我们是一批职业媒体人,既然投身新媒体创业,我们希望内容产品不仅仅是迎合“娱乐至死”、“碎片化阅读”的内容。以避免很low的新闻总推送给一些很草根的人,从而固化阶层。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通过学习、接触传媒资讯得到成长的机会。
传统财经媒体人创业做新媒体,最难的地方在于思维的转变。我们这样一支传统媒体背景出身的团队,每天都在与自我革命。过去我们做纸媒,不了解我们的读者,基本上做内容都是“记者本位、编辑本位”。传统财经媒体的内容定位绝大部分是写给高端精英圈层的人看的。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财经资讯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大众需求,甚至新闻里经常报道的大爷大妈被金融诈骗,也在某种程度反映出他们的理财需求与财经知识的不匹配。但是,我们的财经报道却没能跟上时代演进的脚步。于是,“财经八股”占据了财经报纸主要的版面,曲高和寡、晦涩难懂。
野马财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为改变这种现状,推动财经报道的进化,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有没有那么一种财经报道,它以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方式进入视野,却传递给大众一个专业的财经内核,潜移默化中让读者增长了知识,逐渐的具备了识别市场风险与价值的能力,用读者喜欢的方式实现专业财经的传播,甚至起到开启财经民智的作用。
自创业以来,我们就一直在积极探索推动财经报道的进化。在专业的基础上,对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4月2日,野马财经打造了《小马奔腾沉浮录》,深刻剖析影视黑马公司小马奔腾如何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局面中因为创始人的意外离世,家族内乱爆发、与资本对赌失败,由盛而衰的全过程。计算上野马财经自有微信公众号及授权转载的总阅读量,这篇文章在微信上创造了90万的阅读量;
2016年4月7日,野马财经推出的《美女炫富引发的血案,百亿中晋系崩盘内幕》一文全网收获200多万的阅读量,其中今日头条贡献了93万;
2016年4月22日,野马财经发表《起底基金淘宝店易手蚂蚁金服之谜》,在雪球美国投资者中间引发了关注,在雪球单一平台斩获了58万阅读量,并且野马财经还凭借该文摘得钛媒体2016年度十大作者桂冠;
2016年12月7日晚,野马财经推出了《乐视惊魂一秒:贾跃亭64.81%质押股票一度跌破平仓线》一文,被38家财经媒体转载,其中,新浪、搜狐、凤凰、东方财富网等9家媒体给予了首页推荐位,而乐视网也于次日停牌至今。
自成立以来,野马财经秉承了价值挖掘和风险提示的专业理念,在遵循准确、求证、专业的基础上,通过革新文章撰写方式,并结合多平台传播策略,使得专业财经触达更多普通读者。
要说财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何不同?这就是最大的不同——从“记者、编辑本位”到“读者本位”。用读者喜欢的方式撰写读者需要的内容。但“读者本位”不能完全等同于“你关心的才是头条”,新媒体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就在于提高读者的品味和能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被称为“第四种权利”,代表良知和清醒,像灯塔一样指引社会前行的方向。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连接和交互变成更为容易,新媒体可以做的事情外延宽到没有边界。新媒体有没有可能在“第四权利”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更深刻内涵和更广阔外延的“第五权利”?还有待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局中人的集体努力。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行业,都有守夜者和敲钟人,我们这样一支出身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创业团队,有责任也更有意愿扮演这样的角色。
——————————————————————————————-
李晓晔为野马财经创始人,资深财经媒体人,曾任无界新闻副主编、《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编委、大陆报道总监、政治政策总监。《新媒体时代》一书主编。《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度、2013年度好作品特等奖《四川长虹十年财务迷踪》、《起底明天系》作者。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