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经济”驶向 2000 亿元蓝海,青少年消费“防护网”如何编织?
“拍卖价108万Labubu原始售价5位数”、“2000元暴力熊曾被炒至3万元”、“女子兼职给Labubu钩衣服月入过万”……当这些消息频繁冲击大众视野,“谷子经济”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如汹涌浪潮般席卷消费市场。
01
“谷子经济”有多火?
所谓“谷子经济”,是以动漫、游戏等IP衍生的徽章、立牌、卡片等周边商品为核心形成的消费生态。从精致小巧的徽章、挂件,到造型逼真的手办、模型,再到设计精美的卡牌、海报,这些承载着年轻人情感与喜好的物件,已构筑起一个庞大且极具活力的经济体系。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21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随着“买谷”需求日益旺盛、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大量企业迎来发展机遇,潮流文化娱乐公司——泡泡玛特和集换式卡牌公司——卡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年前泡泡玛特市值也不过200多亿港元,如今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截至6月30日收盘,泡泡玛特报收266.6港元/股,市值3580亿港元。4月14日,卡游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约39亿港元。
02
未成年人陷入消费乱象
从消费群体年龄分布来看,年轻人无疑是“谷子经济”的主力军。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谷子”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12到22岁之间,涵盖大学生、中学生和部分小学生。其中,小学生占比20%左右,大学生占比15-20%,中学生占比60%。在“谷子经济”热潮中,青少年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但非理性消费、攀比社交、市场乱象等问题频发,不仅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在扰乱市场秩序。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部分商家精准捕捉青少年的情感需求,推出“盲盒谷子”、“限量联名款”等营销手段,诱导其反复购买。
二手交易市场的混乱更让未成年人面临多重风险。稀缺“谷子”的炒作价格动辄翻数十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急于求购的心理,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商品信息,或通过“拼团代购”等名义实施诈骗。
同时,盗版“谷子”以低价充斥市场,不仅侵犯原创版权,劣质材料还可能对青少年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更值得警惕的是,“谷圈”内的攀比风气逐渐蔓延,部分青少年为获取“圈内地位”,不惜透支零花钱甚至借贷消费,将虚拟的社交认同感异化为物质攀比的工具。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2024年7月28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发布一则有关卡牌盲盒市场乱象,及主要生产企业卡游经营不规范等问题的调查报道——《变味的“卡牌”》。
据《财经调查》栏目调查发现,为获得盲盒中的稀有卡牌,孩子们近乎疯狂地花钱抽卡,节目中的多位孩子对《财经调查》栏目记者表示,抽卡非常上瘾,就像赌博一样,抽不中的想继续抽,抽中的想乘胜追击。
“在这场卡牌盲盒的交易游戏中,卡游公司卖卡牌盲盒,评级机构收费鉴卡评级,推高卡牌价格,二手商家回收稀有卡再卖出,每一个环节都赚得盆满钵满,唯独只有孩子们沉迷拆卡买卡,无法自拔。”《财经调查》栏目表示。
03
多方联动,为青少年“买谷”系上“安全带”
面对“谷子经济”中未成年人消费乱象丛生的局面,国家与地方政府积极行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其中第二十三条提出: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盲盒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2025年2月26日,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第五章明确了对二次元经营者向未成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要求。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时,应当通过线上或线下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同时,警惕青少年沉迷于“谷子”也需要家庭的参与。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表示,家长对孩子的“吃谷”兴趣要有良好的引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彰显个性,心理上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要显示自己的成人感、独立感,但由于认知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更可能沉迷于购买各种物品装饰房间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表现,需要给予良好的引导。”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谷子经济”于青少年的成长也存在有利的一面。“从过去的烟卡至如今的影视IP联名卡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孩子们的娱乐和社交需求。”若能善加引导,这些消费行为也能转化为知识传递的媒介,比如生产和销售安全教育、生活知识等主题卡牌。
“谷子经济”的繁荣本质上是文化消费升级的体现,但当青少年成为被收割的对象,这场狂欢便需要理性的刹车。唯有政策监管、社会引导与行业自律形成合力,才能让“谷子经济”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避免成为吞噬青少年理性消费的黑洞,真正实现文化产业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