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巨头的转型,还在继续

2025-05-07 15:16:01
伯虎财经
关注
2025-05-07

卤味生意的新拐点。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林恩

“它明明可以抢,却还给了我一些鸭脖。”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语,道出了卤味巨头当下的现状。


近两年来,“卤制品三巨头大幅关店网友吐槽吃不起”等词条冲上热搜,这届网友自嘲“月薪过万,啃不起鸭脖”。

群嘲的背后,卤味巨头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不是滋味。

2024年,周黑鸭营收24.5亿元,同比下滑10.7%,净利润9820万元,同比下滑15%;绝味食品,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煌上煌营收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归属净利润4033万元,同比下滑42.86%。

其中,绝味食品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营收下滑,煌上煌则已经连续四年出现营收负增长。

一个较为确切的节点是,2022年,三家卤味巨头的净利润就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也恰是这一时期,“卤味太贵”开始接连登上热搜。


涨价的鸭脖,和买不动的消费者

卤味巨头集体承压背后,是越来越贵的原材料,和不断涨价的鸭货。

据煌上煌披露,从2023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趋势来看,受春节后北方原材料供应市场因人员紧缺造成货源供不应求,公司主要原材料鸭掌、鸭翅、鸭脖等相关鸭副产品原料市场价格均大幅上涨,其中鸭掌最高涨至37.60元/kg、鸭翅涨至19.80元/kg、鸭脖涨至27.80元/kg。

周黑鸭也曾提到,2023年初,在原材料供给不足、需求暴增的背景下,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远超往年平均水平,成本端压力剧增。中银国际数据显示,周黑鸭鸭脖在2012年售价为45元/斤,2023年已经涨到60元/斤。

此前有媒体报道,2022年初,绝味鸭脖将部分产品提价5%,同年7月,绝味再次对鸭掌、鱿鱼等部分品类调价,平均提价幅度达到7%至10%。

除了外部的涨价,卤味巨头聚焦鸭脖等鸭货单品的发展策略,也成为品牌的软肋。一方面,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品牌不得不随之涨价,整体提高产品价格。另一方面,这也为更多新品牌提供了进场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卤味行业前五,绝味、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久久丫,市场占有率共计约20%。换言之,卤味市场集中度并不高,巨头们尚未形成市场支配地位,新品牌依然有许多机会。

2023年,全年注册卤味相关企业共有2.18万家,首次突破两万家。一边是卤货巨头“卖不动”登上热搜,一边是卤味行业依然热闹无比。

王小卤、脱骨侠等新卤味品牌以创新单品胜出,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推出真空独立包装卤味小食……这些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对卤味巨头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有意思报告调查的2296份答卷里,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2024年已经减少了在连锁品牌购买卤味的频次,维持增加的占比仅为3.63%。


卤味巨头的转型,还在继续

为改善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消费痛点,卤味巨头也纷纷推出各项举措。

在价格体系上,进行灵活促销。周黑鸭实施“锁鲜+散卤/热卤二合一”门店模式,推出星期三第二件半价、社群满减10元等活动,线上渠道推出“9.9元解馋自由”等低价引流产品。

2023年,周黑鸭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今年周黑鸭正在通过9.9元新品、39.9元随心配活动以及全价格带布局拉新和提升复购。

绝味食品通过数字化分析消费行为,动态调整定价,线下推出“三件6折”“第二件半价”等组合优惠,线上旗舰店客单价降低10%-15%。煌上煌优化高毛利产品促销资源,推出“69元任选5件”套餐,关闭低效门店以集中资源。

在供应链与成本管控方面,绝味食品坚持“满足生产需要、降低采购成本”的原则,于每月初根据上月实际的生产和库存情况,结合本月销售和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完整的采购体系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保证所购原材料的品质,降低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公司制定了以原材料供应商准入流程、评估流程、招标采购流程为主的内控体系,以保证采购物资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数量合适。

周黑鸭则引入战略采购窗口期,在原材料低位加大囤货力度,锁定毛利空间。煌上煌选择性采购鸭副产品,通过行情波动拉低加权平均成本。

此外,卤味巨头们纷纷进行多元化转型与场景拓展,例如此前周黑鸭推出甜辣小鸡腿、煌上煌布局预制菜和烤猪蹄,试图覆盖中低价市场;绝味食品在长沙试点“卤味+奶茶”组合,周黑鸭则探索社区副品牌,计划以散装热卤贴近家庭消费。

相关举措的确带来了一些效果。2024年,在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同时,三巨头的毛利率反而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

2024年,绝味食品卤制品的毛利率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至33.96%,煌上煌毛利率提升3.93个百分点至32.95%,周黑鸭毛利率则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达到56.8%。

据了解,绝味和煌上煌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生产成本降低;周黑鸭则归功于供应链整合带来的效率提升。

可以看到,三巨头的价格调整策略虽在毛利率和成本端取得进展,但未能扭转营收下滑趋势。

业内观察者指出,行业面临外部压力,头部企业在积极寻求内部提效和成本控制的空间。但靠降本增效来对冲需求下滑的空间始终有限。

未来竞争焦点将转向性价比提升和供应链深度整合,卤味巨头仍需在价格亲民化与品质保障间找到新平衡点。

参考资料:

1、凤凰网财经:一年关店超3600家!月入过万,啃不起“零食爱马仕”

2、镜相工作室:「贵是原罪」,各路草莽围攻卤味巨头

3、南方都市报:卤味巨头业绩回暖,鸭脖会降价吗?绝味煌上煌周黑鸭回应了

4、北京商报:周黑鸭,价格扛不住了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伯虎财经
440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