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董无法履职原因成谜!财通证券业绩“过山车”何时到站?

2025-04-30 10:01:53
独角金融
关注
2025-04-30

一则简短公告,掀起波澜。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4月23日,财通证券(601108.SH)突然披露,独立董事高强因“个人原因”暂无法履职。身为薪酬与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高强虽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无法履职也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 “财新” 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高强已被带走,并直指与建设银行(601939.SH)原副行长章更生案有关,迷雾重重引人猜测。

业绩层面,财通证券正经历 “冰火两重天”。2024年营收微降3.55%,归母净利润却逆势增长3.9%,稳住阵脚;然而2025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暴跌超20%。董事长章启诚在年报中提出 “外延发展” 战略,试图借并购整合破局。

当高管风险与业绩压力叠加,这家浙籍券商如何在监管趋严、行业洗牌的浪潮中实现突围,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1

独立董事因何无法履职?

资料显示,高强出生于1960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是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

高强于1979年10月进入建设银行,工作了近40年,从丽水分行基层起步,辗转安徽、山西多地。据“财新”报道,相关人士称,2015年高强回浙执掌建设银行浙江分行时,该行正深陷浙江中江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江公司”)及关联企业的数十亿元不良风险处置的漩涡中。

图源:罐头图库

中江公司曾自称是集投资、科技、制造、贸易、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控股集团,其直接持股、控股或间接控制的公司众多,俗称“中江系”,2012年前后因投资扩张、涉足担保、深陷民间借贷而“崩盘”,在“中江系”债务危机中,涉及贷款规模最大之一的便是建设银行浙江分行。

高强在建设银行浙江分行任内未满60岁便卸任,转战私募领域,任杭州久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胜私募”)董事长。

工商资料显示,久胜私募成立于2021年12月,大股东杭州久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0%,后者由高强持股90%,自然人王仙鹏持股10%。

2020年11月,高强又跨界证券业,担任财通证券独立董事,其2023年从公司领取薪酬18万元。据“财新”报道,高强此番涉案或与建设银行原副行长章更生案存在关联。

图源:罐头图库

4月23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建设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章更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章更生因多项违法规格行为,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犯罪,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对此,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认为,独董无法履职,会对财通证券的治理结构产生一定的短期影响,“尽管独立董事的暂时缺位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营,但这可能会引发市场对公司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关注;如果事件进一步发酵,可能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一定冲击。因此,财通证券需要及时、透明地处理此事,并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已成金融反腐“重灾区”。2021年4月,该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崔滨洲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出“侵吞单位财物”“家族式腐败”等多项罪名;2023年5月,该行原副行长劳新江被曝“通过信托业务受贿”“违规持股”等违纪事实。如今,作为建设银行浙江分行曾经的关键人物之一,高强又被调查,但具体原因尚不明朗。

人员风控问题也并非首次出现,2024年10月,财通证券因人员管理乱象吃下监管罚单,涉及未按规定进行任免职、 兼职等事项报备;证券从业人员登记管理不到位;部分分支机构负责人代为履职超期;人员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图源:财通证券年报

针对该项处罚,财通证券已在年报中披露整改措施,一是完善制度,出台《财通证券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做到分级授权、分类管理和加强内控;二是优化机制,强化董监高、分支机构负责人任职、离职管理等;三是严格落实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管理要求,加强该类人员的入口管理和过程管理。

2

2024年增利不增收,

财富管理成业绩“压舱石”

合规风险之外,财通证券的业绩情况也面临挑战。

近几年,财通证券业绩呈现“过山车”态势,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08亿元、48.27亿元、65.1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4%、下降24.67%、增长35.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66亿元、15.17亿元、 2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8%、下降40.88%、增长48.43%。

到2024年,在证券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财通证券的整体业绩不算差,营业收入62.86亿元,同比微降3.55%;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3.9%至23.4亿元。然而,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9亿元、2.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4%和36%。

图源:财通证券2025年一季度报

从具体业务上看,2024年,财通证券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18.46亿元,同比增长15.22%,成为业绩“压舱石”;2025年一季度更以41.4%的增速贡献近四成营收。

与此同时,2024年资产管理业务以17.19亿元收入维持0.36%的微增,子公司财通资管净利润同比增长12%,显示出在公募赛道上的差异化竞争力。

然而,2024年,财通证券的证券自营业务实现收入5.88亿元,同比下滑24.95%,直接拖累公司整体投资收益。东吴证券研报中指出,2024年财通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15亿元,同比下滑14.5%;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0.2 亿元,同比下滑94.5%。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财通证券持有财人汇(835759.NQ)、 永安期货(600927.SH )、 联芸科技(688449.SH)、优创股份(831904.NQ)、 永成双海(832181.NQ)等股票。

图源:Wind数据

而在IPO阶段性收紧、再融资新规约束下,财通证券投行业务下滑。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财通证券2024年股权承销规模14.2亿元,同比下跌83%,不过债券承销以千亿规模稳住行业腰部地位。总体来看,2024年,财通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5.11亿元,同比下降33%。

此外,证券信用业务与境外证券业务均出现两位数下滑,分别实现收入5.27亿元、入0.52亿元,同比下降11.51%、12.58%。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财通证券应平衡业务结构,需加大对自营、投行、信用业务的投入和改革,“如在自营业务方面,优化投资组合,降低高风险投资比例,提高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投行方面,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项目承揽、承做能力,积极拓展优质项目资源;信用业务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控制业务规模,降低违约风险。”

“对于财富管理业务,若 A 股行情转弱,可拓展多元化产品线,如增加私募产品、海外投资产品等,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加强客户服务,通过专业投顾团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提高客户粘性。”支培元表示。

3

合并动态再引关注,

能否打赢浙系券商“龙头”争夺赛?

公开资料显示,财通证券位于浙江杭州,前身为创立于1993年的浙江财政证券公司,2017年10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截至2024年末,财通证券总资产1445.55亿元;截至4月29日,财通证券报收7.3元/股,总市值338.99亿元。

财通证券作为一家具有鲜明“浙系”特色的区域性券商,自2018年推行“深耕浙江”战略以来,持续强化本土化布局。公司通过密集的网点覆盖,深度对接浙江省内市场需求,已在证券经纪业务领域建立起显著的区位竞争优势,充分彰显其立足浙江、服务区域的发展定位。

截至2024年底,财通证券共设立133家营业部,位于浙江省的有103家;设立 32 家证券分公司,位于浙江省的有12家。

图源:罐头图库

而位于浙江省的券商共有四家,除了财通证券外,还包括甬兴证券、浙商证券、和金通证券,浙商证券与财通证券是较为出名的两家。

从2020年开始,浙商证券总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从落后财通证券变为反超,截至2024年末,浙商证券总资产1540.86亿元,比财通证券高出95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以来,浙商证券通过多轮收购已累计持有国都证券34.76%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目前整合进程明显提速,今年2月,浙商证券原董事会秘书张晖已正式出任国都证券总经理一职。

反观财通证券,其并购整合之路稍显落后。2024年年报致辞中,财通证券董事长章启诚在年报中特别强调了“外延发展”与“并购整合”,但并未提及具体安排。

余丰慧认为,当前环境下,中小券商并购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估值分歧、文化整合难度大以及监管审批等因素。“鉴于财通证券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业务基础,且董事长表达了积极的态度,它更有可能扮演整合者的角色。但这也要求财通证券能够准确把握行业趋势,找到合适的并购目标,并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和文化融合。”

图源:罐头图库

支培元则表示,“从规模和实力看,财通证券在券商行业处于中等水平。若其能抓住行业变革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有可能成为整合者,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完善业务布局。但如果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落后,也可能成为被整合对象。其未来角色取决于自身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

在行业分化加剧的当下,你是否看好这家券商未来发展?评论区聊聊吧。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独角金融
1389文章
·
0评论
·
98粉丝
致力于涵盖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等大金融领域的报道,以独家视角观察金融,拆解市场,穿透迷雾。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