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东风助力动力电池回收 联美控股第二增长曲线能否破局
政策东风助力动力电池回收 联美控股第二增长曲线能否破局
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构建全链条可追溯的回收体系,强化法治化与标准化管理,着力打通行业发展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在此背景下,联美控股(600167.SH)母集团旗下企业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特瑞科技”)的资产注入可能性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军企业,巴特瑞科技若成功并入上市公司体系,或将重塑联美控股产业版图,为其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注入强劲动能。
根据市场预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突破137.4GWh,市场规模超千亿元。此次《行动方案》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数字化追溯”,直击行业痛点——当前正规企业回收率不足30%,大量退役电池流入灰色产业链。政策对技术门槛、资质认证的严苛要求,将进一步挤压非法回收企业的生存空间,而拥有工信部“白名单”资质的巴特瑞科技等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回收拆解技术,有望在未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促进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巴特瑞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闭环生态:通过“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模式,将退役电池转化为储能系统或再生材料,形成“电池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循环链。其天津工厂于2023年已实现碳中和,其技术路线符合新版《规范条件》对环保与效率的双重要求,先后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等产业目录,技术壁垒与合规优势显著。
在国家“双碳”目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已从环保命题跃升为战略资源争夺战。2024年10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资环集团)在天津成立,即聚焦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等业务,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如何维护好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行业的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安全,已经引发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布局。
此番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红利继续释放,为联美控股与巴特瑞科技的资本化运作提供了最佳时间窗口。对此,市场预期持续升温。
从股权结构看,联美控股、巴特瑞科技同属于联美集团,实际控制人统一。尽管巴特瑞科技尚未纳入上市公司体系,但二者业务存在显著协同性:联美控股作为综合能源服务商,正在加速布局氢能、储能等新能源赛道,而巴特瑞科技所聚焦的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领域,正是事关新能源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细分行业,可为其提供低成本材料,降低产业链碳足迹。
如果双方实现资源整合,联美控股业务边界将实现极大拓展,未来有望构建出“综合能源-氢能应用-电池回收”的零碳循环模式。
资本层面,联美控股现金流充沛,资产负债率低,具备并购整合的资金实力。若通过定向增发或现金收购等多种可能方式将巴特瑞纳入上市公司,不仅可优化联美集团的资产结构,更能为联美控股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供扎实的业务实体。
"尽管前景广阔,但资产注入与否、具体注入方式及进程,仍面临不确定性。"市场分析人士称,政策落地速度可能会影响行业准入门槛的实质性提高,而且,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若加快普及,有可能改变现有回收技术路线,巴特瑞科技是否能够保持其行业领先性,面临挑战。此外,资产整合还需要符合监管合规要求。
来源/信阳新闻网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