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人”李泽楷旗下基金规模暴增,同样遇到“投资难题”?

2024-12-31 16:29:51
翠鸟资本
关注
2024-12-31

中国香港资本圈的一件大事,牵连中国公募巨头。

来源/翠鸟资本

上周,中国香港资本圈的一件大事,牵连中国公募巨头。

“小超人”李泽楷以12亿美元的作价卖掉了柏瑞投资在中国以外的资产,而柏瑞投资是李氏家族2010年以5亿元美收购的。

这场交易细节中,李泽楷通过旗下盈科拓展集团将保留在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及其合资企业华泰柏瑞,其余资产出售给大都会人寿投资。其中,柏瑞投资持有华泰柏瑞49%股权。

可以看出,李泽楷对公募机构华泰柏瑞并没有“放手”。一场资产出售,却留下了内地公募平台,这个细节颇为有趣。

华泰柏瑞的规模增长在2024年犹如“火箭发射”,成为了整个公募行业的“成长股”。

然而,这家公募平台如今有“难题”待解……

被动基金成为“头条”

2024年三季度末的公募规模排名中,华泰柏瑞成为整个公募行业的最大“成长股”。

非货规模--剔除货币基金资产--是衡量一家公募股债投资实力的重要标尺,华泰柏瑞凭借快速增长的ETF资产规模,不仅今年三个季度连续实现座次上升,更一举进军非货前十名。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的官方数据,华泰柏瑞基金的非货公募月均规模(今年第三季度)则较二季度增加1184.84亿元,达4878.41亿元。

短短一个季度,资产增量高达千亿余元。

其近期最火的产品,就是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在上市以来的53个交易日中,共有51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最新规模突破160亿元(截至12月26日),最新份额也持续刷新自上市以来新高。

换言之,指数基金不断“吸金”,已成为华泰柏瑞在业内的“名片”。

主动权益基金居于尾部

来看看2024年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表现。

据天天基金网,华泰柏瑞于2021年7月发行的一只产品居于全行业的尾部,相关产品就是“华泰柏瑞远见智选混合”,其不仅仅是相对收益排名落后众多同行,而且其累计净值相当之低。

以2024年12月27日收盘为例,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均为0.3463。这只产品A类和C类份额的对应规模分别为8.23亿元和1.06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

结合规模来看的话,更加让投资者“出乎意料”。通常来讲,低净值的产品要么是此前有过基金分红,要么就是规模进入“迷你”状态。

华泰柏瑞这只基金是在具有一定规模量级的背景下,出现如此情形。

不止于此。

天天基金网亦显示:上述产品近两年、近三年的基金收益分别为-55.91%和-64.04%。

结合产品最初成立时点,可以想见基金经理最初运作时,采取了过度“乐观”的策略。

“破净”背后的“反”操作

通过复盘发现,产品成立的首年(2021年),到了这一年年末,产品运作已有半年,在当年年末净值就已经跌破1元面值,基金A类和C类份额净值分别为0.9596元和0.9580元。

也即是建仓半年,基金就出现“破净”的情况,基金经理当时透露过:“超配长期看好的新能源以及成长与估值匹配的消费品种为主”。

然而,症结恰恰就出现于此:产品建仓的重点进攻的方向,要么是昔日“抱团股”的重要领域(大消费),要么就是资金进出频繁的成长股板块(新能源)。

这为后来的净值不断创下新低,埋下了伏笔。

这只产品最初三年的基金经理是牛勇,资料称其有16年投资经验,并担任华泰柏瑞主动权益投资副总监。2024年8月变更为李飞,他此前在华泰柏瑞担任研究员。

然而,这位新手基金经理在今年三季度“闪电战”行情中,再次没有追上市场,他总结道:消费和科技成长股增加仓位有限,是导致在市场反弹过程中跑输的主要原因。另外,黄金仓位依旧超配也是拖累组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单地说,就是操作又做“反”了。

上述情形并非孤例。

另一位主动权益副总监赵楠管理的产品——华泰柏瑞聚优智选一年持有期,年内净值不仅跌超20个百分点,近两年净值收益仅为-51.86%。

天天基金网显示的同类排名中,这只产品近一年排名为第4089位(可比数量为4126只),近两年排名为第3436位(可比数量为3445只)。

基金经理赵楠在运作报告是这么写的:“注重盈利能力、成长性与估值的匹配,坚持稳字当头,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主动选股定位

投资者想必知道,中国权益市场的阿尔法空间巨大,这必然催生大量的主动选股基金经理横空出世,类似于华夏、广发等最头部机构,均在主动权益产品上长线布局。

对于年内“火箭筒”角色的华泰柏瑞,主动权益的实力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

这背后或涉及其布局时点、管理层思维、产品线定位等诸多因素。

结合天天基金网最新数据,华泰柏瑞规模最高的产品(剔除ETF)均是长债产品、灵活混合基金,偏股混合规模最高的是一只量化选股产品,其A类份额不及20亿元。

打开这只由知名基金经理田汉卿管理的量化产品,年内收益虽然有15.81%的收益,但依然落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截至12月27日)。

或许,华泰柏瑞想仔细想想如何提升主动权益产品定位的问题了。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翠鸟资本
288文章
·
0评论
·
2粉丝
深耕资本市场,专注公司分析。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