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酥皮月饼陪伴成都三十年,南台月陪你过中秋
一口酥皮月饼陪伴成都三十年,南台月陪你过中秋
对于许多成都人而言,每年的中秋,南台月酥皮月饼的味道,就是他们最怀念的味道,三十年始终如一。
对于他们而言,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南台月酥皮月饼,自己组建家庭后,也和子女继续传承和分享这一味道。
中秋节前,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浓郁中秋味,南台月不仅邀请了多组家庭一起来到位于成都新津的工厂一探究竟,和消费者一起探寻南台月酥皮月饼背后的秘密。还在成都文化旅游新地标——铁像寺水街,通过市集的形式将中秋的氛围传递给千家万户。
1、南台月探厂,一场非遗之旅
早在2021年9月,成都南台月酥皮月饼制作技艺就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本次探厂活动中,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南台月还邀请了非遗成都糖画和漆扇的老师们来到活动现场,为大家展示老成都传统非遗技艺。此外,活动现场还带来了老成都盖碗茶,沏茶师在现场舞弄铜茶壶,一杯盖碗茶就沏好了。
例如漆扇体验处,活动伊始便被围得水泄不通,现场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化身艺术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桶水、一捆扇、几瓶大漆,就能亲身体验到非遗漂漆扇带来的艺术魅力。每把绚烂的漆扇都经过色彩的精心搭配,也承载着大家的奇思妙想。
随机旋转制作的糖画,让到场的大朋友都找到了童年的回忆,也让小朋友喜欢得不亦乐乎。
而通过参观生产车间,又让家庭用户真实地了解到南台月对于传统手作、非遗技艺的坚持与传承。
并通过亲自体验南台月酥皮月饼的制作来加深这一印象,既是体验也是传递品牌理念。因为需要相互配合和帮助,不少小朋友都使出了“妈来”的绝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月饼跃然桌上,家长们也被逗乐了。这不仅是小朋友成长中的一环,也将成为他们今后难忘的幸福记忆。
2、铁像寺市集活动,与消费者共度中秋
除了亲子探厂以外,中秋节前,南台月还深入家庭和年轻一代消费场景,来到成都文化旅游新地标——铁像寺水街,通过市集的形式与万千用户一起享受浓郁中秋味儿。
在市集活动现场,南台月以一颗巨大的月亮加深用户对中秋的记忆,也吸引了众多用户驻足拍照,记录下自己和月亮的合影。
一个时光照片展不仅呈现了南台月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也讲述着成都三十年来的变迁。
90年代、00年代、10年代、20年代,南台月的4个市集摊位承载着不同的互动游戏,但又相互统一;既是4个游戏和市集点位,也代表着南台月陪伴人们走过的4个年代。
有老爷爷带着孙子一起跳房子,奶奶也很兴奋,对孩子直呼:“你爸小时候也玩过”。
此外,俄罗斯方块掌上游戏机、90~00年代的听歌猜曲、猜灯谜等互动游戏让一众消费者穿越到自己的童年时代,重拾童真。
通过这一次的亲子探厂和市集活动,不仅让消费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南台月的坚持与执着。而每年中秋,大家也会记得南台月,再吃到南台月酥皮月饼的时候,就会明白“每一口”都是来之不易的。
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南台月对手工的坚持并不只是一个突出“非遗”的噱头,而是因为要做出一块好吃的月饼,有些手工工艺是无可替代的,而这一切,也只是为了能够留住大家记忆里最初那一口熟悉的味道。
每一个中秋节,陪伴家人的,是南台月酥皮月饼的味道。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