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上市始末
如果说到中国境内第一家海外上市互联网企业,就是新浪网,2000年4月13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如果说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互联网企业则应该是中华网,1999年7月14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撰文/ 南方 来源/往事知多少
图片来源/ 网络
01.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中国与中国境内略有区别,中国意指中国拥有主权的所有领土,而境内除有国境的意思外还有关境的涵义,中国境内是以海关为界,未包括港澳台,而中国则必须包括港澳台等。另海外即等于国外,在媒体上常用海外代替国外,意指遥远的海那面。中华网当时是一家香港公司,按照中国官方说法,他是一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提起中华网可能许多人知道,也有许多不知道,大家知道的是现在的中华网,不知道的是过去的中华网。现在我们就聊聊过去那个不为人所知的中华网。
1994年4月互联网在中国内地正式商用化以后,迅速掀起一波又一波互联网建设热潮。起初,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述,大多用于信息传播,并取得成功,比较典型的就是门户网站。
图片来源:pexels
受此影响,大约半年多时间,香港的互联网开始起步。而当时新华社在香港的金鼎集团迅速抓住机遇,于1994 年底以所属金鼎科技公司出面与美国亚太安联公司在香港成立了一个互联网合资公司—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CIC),金鼎科技不出资、负责策划、资源对接等,占股60%,亚太安联负责出资和融资,占股40%。
公司成立后,金鼎科技负责策划得干点事啊,干点什么事呢?那就策划建个网站吧,建网站首先就要有域名,到这时才发现香港人在抢注域名这方面一点不比其他地方落后,他们从1993年就开始了,好的域名几乎都已被抢注完了。
但这时他们的好运又再次降临,他们了解到一个在香港的意大利人手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顶级域名,一个是china.com、另外两个是hongkong.com、taiwan.com,他注册这三个域名不是为了建网站而是为了囤积卖钱。经过一番交涉和多次斡旋,1995年4月份左右,他们终于以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CIC)名义从这个意大利手中收购了这三个域名,而且价格很合适。
图片来源:pexels
由此可以看出,成立后不久的CIC一出手就成功收购三个涉及中国国家形象的顶级域名,不得不说这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管以后用不用都非常有意义,起码不会被滥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995年至1999年是我国外宣大发展和取得重要进展的5年,其显著标志就是网络外宣的诞生,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和网络外宣的产生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社金鼎集团在香港成立互联网公司,其目的就是想依托香港这个中外交流门户,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
1995年初刚成立的CIC公司在网上注册了一个域名cww.com,取名国中网,意指China Wide Web,代表CIC公司,并想以此域名为基础,在香港建立一个对外宣传的门户网站,而china.com、hongkong.com、taiwan.com则作为子公司、子网站独立运作。
之后CIC中方积极致力于国中网的发展和推广,1996年至1999年连续在内地以国中网名义办了四届年会,其中第一届年会受到时任总理朱镕基同志的接见。CIC外方也没闲着,于1996年至1997年协调美林等国际投资银行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引进一批跨国公司著名财团入股CIC,募集资金2000多万美元。中方在融资方面也成功邀得香港新世界集团加盟CIC,引资1000多万美元。上述这些推广活动和资金引入为CIC日后的发展壮大和走向上市奠定了基础。
02.
由于股东的增加,CIC内部出现一些争论,1998年底开始在围绕公司是否上市问题上产生分歧,中方当时对海外上市比较犹豫,认为之前没有先例,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怕搞砸了,不是很积极,但国际风投很坚决,他们资金进来目的就是为了上市。
最后经过多轮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就是CIC不上市,而是将中华网公司(China.com)从CIC分拆出去,独立包装上市,中华网公司股票按照CIC股权架构分给CIC的股东。1999年5月,当时美国最大的网络公司美国在线(AOL)得知此消息后有意收购中华网股份,中方为维护中方利益,不想让美方成为第一大股东,经过认真考虑和与多家商谈,最后由香港新世界集团承接金鼎集团部分股份,使之成为中华网第一大股东,AOL为第二大股东,金鼎集团降为第三大股东。
1999年6月初中华网公司正式重组,从CIC完全拆分出来,成立中华网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并做上市前的准备工作。邀请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科技发展局主席钱果丰博士出任中华网董事局主席,聘请香港本地人叶克勇(Peter Yip)为首席执行官,委托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并正式向美国纽交所申请上市。
来源:罐头图库
7月初,中华网公司正式向全球发行400多万新股,由于超额认购近百倍,上市价从原定每股15美元提高到每股20美元。7月14日中华网公司股票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每股价格一度升到67.2美元,取得巨大成功。后来股价更是一度炒到220.31美元/股,市值超过50亿美元。
当时的美国证券分析家们认为,中华网公司上市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互联网加中国概念,其卖点一流;二是股东都是全球著名机构,是梦幻组合;三是时机选择十分恰当(在美国刚刚加息不久和股票交易淡季到来之前)。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最幸运的一点,就是中华网上市赶在了全球互联网大泡沫破裂之前。
中华网成功上市后,西方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报刊都大加赞赏,如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称:很多人毫不犹豫地购买中华网股票,是因为中华网代表了中国概念和华尔街的新潮流。香港《成报》文章认为:中华网上市已成典范,将吸引更多亚太地区的中文网络公司步其后尘。中国台湾中央社香港分社社长说:中华网是互联网中文网站的先驱,它将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历史性贡献。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报纸也很重视中华网上市,认为这将推动全球华文网络的发展。
中华网是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概念的网络公司,它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反映了国际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当时的国际投资者憧憬和进军中国市场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香港《明报》的社评说:中华网在美国上市成功,震惊美国投资和科技界,充分说明大中华市场潜力巨大。
与中华网上市时的风光相比,同属门户网站的新浪、网易、搜狐运气就没那么好了,遭遇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但是他们还是顶住了压力,流血上市,实属不易,也算成功。而由此中华网在当时被列为中国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
03.
但好景不长,中华网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战略误判和商业模式错位,造成连年亏损,每况愈下,虽多次调整均未见效,原来四大门户网站的位置逐渐被腾讯所取代。直到2011年10月5日,更是有一个消息震惊中国互联网界——号称中国互联网第一股" 的中华网母公司CDC集团(中华网投资集团)正式向美国亚特兰大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到此,当时的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互联网先驱成为了先烈,当然他也没死,中华网还存在,只是此中华网已不是彼中华网。
目前中华网创始的踪迹在网上几乎查不到,写此一文,是为纪念和怀念那个时代。最后,由衷希望现在中华网能再度创造辉煌,因为他的名字叫中华网。
你知道中华网吗?对它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评论区聊聊吧。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