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能源,靠华为解憋屈?
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问界打出了市场知名度,除了赛力斯,还有很多的车企与华为有合作,比如奇瑞。
文 | 金卫 来源|尺度商业
11月9日,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轿车——智界S7正式开启预售,智界S7定位为中高端都市纯电轿跑市场,据市场预计价格或在20-30万元区间,对标车型为Model3。
对奇瑞来说,新能源困于低端市场,急需要一辆高端车扭转局面。今年10月,在2023奇瑞科技DAY上,汽车业老将、奇瑞汽车CEO尹同跃发出感叹,“奇瑞在新能源上,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但接下来我们要后来者追上。”
尹同跃的感叹,道出了奇瑞新能源的尴尬处境。关于奇瑞新能源,大家可详见《憋屈的奇瑞新能源》一文。
奇瑞新能源,困于微型车
早在1999年,奇瑞就成立第一个清洁能源项目组,到2010年4月,奇瑞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式成立。要知道,1999年比亚迪还只是电池厂商,吉利才推出第一款车型——豪情,马斯克还没创立特斯拉。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奇瑞入局新能源已经是遥遥领先。
目前,国产四大自主车企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比亚迪的新能源打遍天下,吉利、长安、长城等各有新能源热销车,造车新势力后来居上、各占地盘,但奇瑞新能源的存在感极低,市场鲜有奇瑞新能源的身影。
2022年,奇瑞汽车销量达到123万辆,其中奇瑞新能源车型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达到了23.3万辆,同比增长113%。其中,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均超9万辆的销量,撑起了奇瑞新能源的面子。
作为奇瑞新能源一把手,奇瑞控股副总经理鲍思语一直把发展方向定在“发展精品小车”上,此前鲍思语曾表示,“2023年,奇瑞新能源将直面用户所需构建产品营销体系:巩固全球精品纯电小车引领者地位,塑造国民经济小车首选”。
奇瑞新能源2023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45万辆新能源。
不过,今年受微型电动车细分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一季度奇瑞新能源销量出现暴跌,是新能源榜单中同比跌幅最大的车企。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白热化竞争之际,特别在中高端品牌领域,头部自主品牌早已纷纷推出新品牌,如吉利推出极氪,长安推出深蓝、广汽有埃安等。但奇瑞布局较慢,旗下奇瑞和星途品牌均无纯电动车型。
今年4月,奇瑞发布了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同时,奇瑞也重新梳理了旗下的品牌,形成了奇瑞、星途、捷途和iCAR四大品牌布局。其中,iCAR是奇瑞控股集团发布的首个独立新能源电动品牌。
奇瑞控股旗下高端品牌星途则在今年发布了星纪元产品序列,该系列将覆盖轿车、SUV、MPV等多种车身形式,聚焦纯电和增程两大赛道。捷途方面也宣布将在2024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
经过半年多发展,奇瑞新能源起色并不大。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9月,奇瑞集团销量约为19万辆,其中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3万辆,这意味着当月奇瑞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不足7%。而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在59.4%。10月,奇瑞的销量虽然突破20万辆,但没有公布新能源的数据。
根据车主之家数据显示,2022年前9月,奇瑞累计销售汽车125.32万辆,其中,奇瑞新能源总销量超16万辆,小蚂蚁、QQ冰淇淋合计销量15.8万辆,可见,奇瑞新能源的结构中,依然是靠微型车。
从奇瑞新能源官网来看,目前共有6款车型,有3款是微型车,包括小蚂蚁、无界Pro、QQ冰淇淋,3款微型车指导价均在10万之内,销量担当QQ冰淇淋指导价3万之内,这些微型新能源并非新能源的主流车型,这种小而美的路径也容易被外界贴上低端、廉价的标签,难以成为新能源的主流,更不要说爆款新能源销量榜了。
奇瑞,在燃油车领域很能打,但在新能源领域却显得憋屈,很大程度上在于奇瑞的新能源困在低端市场。就连尹同跃在一次访谈中也提到“没有高端品牌的品牌实际是很可怜的,甚至是没有未来的。”
而回顾奇瑞新能源冲击高端的道路,似乎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低端新能源成了奇瑞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也急需要扭转这种颓势,打造一款晋升头部阵营的新能源车。
高端化破局吹响号角
今年10月16日在举行2023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放下狠话,明年在新能源的行业排名上不会像今年这么客气了,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而且绝不会靠亏损来换取销量。奇瑞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到“后来者居上”。
为此,奇瑞计划每年将投资200亿元用于研发,未来5年,奇瑞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打造瑶光实验室,吸纳研发人员超2.5万人。
这期间,奇瑞还不断拉来外援,与宁德时代合作将超充电池落地奇瑞星途星纪元车型;和科大讯飞合作,后者的AI星火大模型首搭星纪元ES。
当然,尹同跃还有倚重的一张牌:和华为合作打造纯电轿跑智界S7。
作为华为与奇瑞合作的车型,智界S7定位纯电中大型轿跑车,将率先搭载最新发布的HarmonyOS4鸿蒙系统和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使用了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磷酸铁锰锂电池及华为电机。
智界将成为继AITO问界后,第二个由华为与车企联合打造的智选车品牌,该模式是华为汽车业务三种模式之一,由华为主导产品定义研发和设计,旗下车型在其终端渠道中销售。
据尹同跃透露,奇瑞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是单纯的技术合作,更将涉及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值服务。
目前,智选车成为华为在汽车业务上落地相对迅速、成熟的模式,一个可见的样本是赛力斯。
在与华为合作之前,赛力斯(原小康股份)仅是一家地方车企,在和华为合作之后,无论是问界的销量,还是赛力斯股价的表现,均受到市场高度关注,让造车新势力也不敢小觑。
今年10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84%,问界新M7交付10547辆,单车型单月交付破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还未上市的问界M9目前预订已经超过1.5万辆。另外,赛力斯的市值已经涨至1300多亿。
“智选车模式最大化了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优势互补,软硬一体的盈利能力更强,目前问界销量持续向上验证了智选模式已跑通。”华泰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看好问界的成功打样助力华为智选扩大车企朋友圈,短期或成为华为汽车业务的主要合作路线。
对于奇瑞来说,有问界的样本在先,且智界S7也是华为智选车业务的首款轿车,如果销量够好,无疑可以弥补新能源的短板,有望打破奇瑞新能源低端的刻板印象。
在新能源大潮之下,奇瑞要想保证可持续发展和体量不缩水,也只能加快新能源领域的渗透。
如尹同跃表示,“奇瑞要全面发力新能源,明年我们就不客气了。”
但最终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