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信托年报出炉 锚定高质量发展积极布局本源业务
4月28日,光大信托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3.16亿元,实现净利润11.88亿元。从年报信息看,公司正在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谋求转型。
创新转型重塑行业“边界” 聚焦本源业务发展
转型是当下信托行业的重要主题。
截至2022年末,信托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38.79亿元,同比下降369.20亿元,降幅30.56%;信托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2.43亿元,同比下降39.76%,降幅高于经营收入降幅近10个百分点,行业人均净利润122.14万元,同比下降38.69%。
信托行业收入与利润双降的背后,是信托行业正在进行一场走进新时代的转型。
银保监会于今年3月24日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并在每一大类业务下细分信托业务子项,规范每项业务的定义、边界、服务内容和禁止事项,明确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
“近年来,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持续发展,业务形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现行信托业务分类体系已运行多年,与信托业务实践已不完全适应,存在分类维度多元交叉、业务边界不清和服务内涵模糊等问题。”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
厘清信托业务的“边界”,专注本源业务的发展,甚至被业内人士视为信托行业的“第三次转型。”
而光大信托在《通知》一个月后发布的这份年报,展示了一家金融央企是如何以创新转型的方式积极响应监管要求的。
从年报中不难发现,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个业务领域,光大信托都有可以作为行业范例的典型案例。资产管理信托领域,光大信托首单保交所ABS项目成功发行,开启资产证券化业务新渠道显示;公益慈善信托领域,积极拓展身心障碍服务信托,成立创设行业第一支身心障碍服务信托,支持社会弱势群体。
从这些案例看,光大信托正在监管的要求与引领下,积极探索发展的新道路。
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创新转型,光大信托的业务能力依然处于行业前列。集合资金信托市场占有率方面,根据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光大信托2022年全年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规模市场占有率为7.65%,较2021年末占比下降4.96个百分点,但仍较TOP10均值水平(2.57%)高5.08个百分点。证券投资信托占比方面,根据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光大信托2022年全年成立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规模市场占有率为6.18%,较TOP10均值水平(3.78%)高2.40个百分点。
在创新转型中当然也有挫折,在疫情因素与经济大环境影响之外,光大信托转型的服务信托、证券信托等业务类别信托报酬率较低,也成为拖累业绩的原因之一,相信随着光大信托创新转型的深化,业绩将稳中向上。
稳中求变 聚焦下一个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中求优”,这是光大集团2022年提出的核心发展理念。作为光大集团旗下的金融央企,光大信托如何在稳中求进,进中求优?
光大信托的思路很明确,聚焦下一个时代的优势业务与高质量发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大背景下,下一个时代的投资机会如同浪潮中的“金线”时隐时现,光大信托聚焦技术突破、实体经济、财富管理、不良资产管理、银发经济等等时代机遇,以更具前瞻性的方式提前锁定自己的高质量发展。
光大信托关注了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投资5000万元至元禾厚望创新成长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助力半导体芯片、核心制造设备等重点领域。
光大信托关注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与资产服务业务,围绕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及资产服务等主题,深入推动创新研究,完成家族信托、ESG投资、预付款信托、养老信托和特殊需求信托等相关研究,积极谋求下一步布局。
光大信托加速推进服务信托业务创新,将破产重整、养老、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服务信托重点转型方向。
光大信托积极研究探索参与REITs、PRE-REITs投资,激活信托的不动产、基础设施资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在中国金融发展历史上,信托曾经是“及时雨”,是“快哉风”,但下一个时代,信托注定要聚焦本源业务,在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业务范围内深耕细作,把业务能力做起来,重视战略设计、投研能力、组织能力的建设,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金融“顶梁柱”。从光大信托的年报来看,光大信托正在进行这个方面的积极尝试,锚定高质量发展,用创新手段在时代的浪潮中披沙拣金。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