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个“鹤岗”
县城房价神话,终究南柯一梦。
文/乐居财经 李兰
2023年春运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春节过后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突破一亿人次,“城乡消费迁移”在春节期间效果显著。
返乡潮带动了三四线城市及县城消费热度超一二线城市,但房子的购买力却并未转移到“老家”。
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假期,一线城市的新房成交同比上涨,其中上海的新房成交了505套,同比上涨超过300%。相比之下,二三四线城市的新房成交全面下跌,其中三四线城市同比跌幅超过九成。
据第一财经报道,“94%的县城房价不过万”。有网友表示,如果以工资收入论房价,这些地方的房价本来就不该过万,应该更低才对。
但从现实来看,过去五年,近3/4的棚改都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加上2020年整体市场的大牛市下沉到了县城,助推了县城最后一轮房价上涨。有平台统计,2021年中国就有103个县均价过万,有6个县级市或县的房价超过了2万元。
随着房地产行业形势的变化,尤其是2022年以来,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相较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的房价更是跌至“白菜价”。
比如,在东北小城鹤岗,40多平方米、60多平方米的毛坯房,价格都在4万元左右。三五万元甚至一万元就能买下一套房。
房地产市场下行过程中,鹤岗只是县城房价的一个“缩影”。
在经历了“火”与“冰”的极端后,虽然县城的房价泡沫被挤压,但还是“高风险区”。
随着货币化补贴的削弱、人口流失等因素的叠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减了三四线城市及县城楼市的泡沫。
长期来看,2022年,中国人口开启负增长,全国楼市普涨几乎再也不可能。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住房需求逐渐减少。过去这几年,不少三四线城市还面临过度开发建设等问题,“空城”、“鬼城”现象凸出。
资料显示,在中国,有180个城市的人口正在发生坍缩,1/3的国土面积上的人口密度在下降,或者说,有一万多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的人口在流失。
在过往几年大规模棚改进度下,全国现已开工棚改5000余万套,剩余需改造棚户区规模已大幅缩减,2022年计划棚改开工量已降至111万套,恐难再拉动楼市。
短期来看,目前三四线城市住宅库普遍消化周期在25—30个月,个别甚至远高于此,明显高于供求平衡区间,去库存之路“道阻且长”。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县城房价将普遍面临“有价无市”的窘境,本身就处于“击鼓传花”最底层的县城楼市很难找到“接盘侠”。
乐居财经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