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未转,你就转,真的好吗?八问启动IPO的新三板企业
4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年报披露月,大批企业将集中在这个月披露2015年年报:截止2016年4月1日,2016年1月1日以前挂牌的企业中尚有62.35%的企业未披露2015年年报。
4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年报披露月,大批企业将集中在这个月披露2015年年报:截止2016年4月1日,2016年1月1日以前挂牌的企业中尚有62.35%的企业未披露2015年年报。
与此同时,2016年以来,先后发布上市辅导公告的新三板企业就多达67家,如果算上2015年发布上市辅导公告的挂牌企业,总数更是多达117家。于是有人高呼:股不转,我转。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股未转,你就转,真的好吗?今天,我们就要追问那些启动IPO的新三板企业八个问题:
1.你以为当初上新三板真的只是因为被忽悠?
现在有的新三板企业开始发牢骚了,当初要不是被当地政府和券商忽悠,我就不上什么新三板了,上了之后,发现新三板居然是这样的,太失望了。别情绪化,当初“错上”新三板也有你自己的责任吧?你搞清楚新三板的定位了吗?你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了吗?除了政府给你的挂牌补助,你是不是也想着去新三板捞一把呢?新三板的首要功能是融资而不是交易,现在你能捞到钱了,你还嫌弃他的流动性,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的感觉?
2.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3000万够吗?
当初对新三板缺乏了解,现在对A股就了解吗?券商当然也希望你IPO,毕竟他们也能从你这捞一把嘛。看着自己2015年年报,你是不是有点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了?就以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的87家公司为例,这87家公司最近三年(2014、2013、2012)累计净利润的平均值达到3.36亿元,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最小的也有8375万元,这还只是创业板!你2015年有个几千万的净利润就觉得自己能上主板了?你可别忘了A股发行还是审核制,还是会看净利润的。
3.你以为上A股圈钱真的那么容易吗?
有的人会觉得上A股圈钱容易,一个IPO至少就是几个亿,赚的不亦乐乎。抛开大家都讨论的排队问题不说,你当真以为公开发行的监管程序跟定增一样?你要面对的是众多投资者的质问,你准备好了吗?你还能讲个故事忽悠投资人吗?
4&5.你真的需要A股那样的流动性吗?你hold住吗?
很多人觉得上A股的另一个好处是流动性好,可以通过炒作抬高股价,拉升市值。然而,你真的需要那样的流动性吗?确实,A股散户众多,确实可以通过炒作忽悠散户拉升股价,但是散户亦能让你的股价跌入万丈深渊。新三板的流动性虽差,但相对理性。
再者,A股更好的流动性意味着企业需要有更强的市值管理能力,但是扪心自问,你现在有市值管理的意识吗?这种近乎疯狂的流动性,你hold住吗?
6.你的信披态度合格吗?
经常发现新三板上有各种报告更正说明,就这种信披态度,放在A股合适吗?目前新三板企业董秘基本不是专职的,董秘还没有经受A股那样的频繁的信披交流过程,为什么不在创新层经历一下专职董秘的过程再考虑走呢?先反思一下自己的信披能力和信披态度吧!
7.更紧的监管紧箍咒,你敢戴吗?
有人说股转打着监管的大旗做着反监管的行为,我们觉得这太情绪化了。一个没有监管的市场注定会乱成一团,毫无活力。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错了吗?加强对主办券商的监管错了吗?这些企业将来要是去了A股还会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先在新三板适应监管有何不可?
8.你的公司治理规范了吗?
上了A股,家族企业、夫妻店还能像现在这样掌管董事会呢?上A股之后,至少名义上还多了个独立董事替中小投资者站台呢?你可别忘了IPO对公众持股比例也是有要求的,你的董事会还能像现在这样自由吗?
当然,我们反问这8个问题并不是说所有企业IPO就都错了。我们只是觉得IPO和上新三板一样,都要三思而后行,别狐狸没逮着反惹一身骚。A股的实际上市门槛并不是纸面上要求那点,所以我们觉得那些实力一般的企业不如在新三板静下心做好自己的企业,在哪里都一样,企业自身质量高才是王道,至少好的企业在新三板照样能融到资,何必追求那些疯狂的流动性呢?
“掘金三板”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新三板互联网社区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
掘金三板,新三板的投融资者都在这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