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今年三板融资之最 “我们要融35个亿!”
融资完成9.5亿元后,北京体育之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体育之窗”,834358)又要计划融资35亿元?
融资完成9.5亿元后,北京体育之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体育之窗”,834358)又要计划融资35亿元?
8月23日,体育之窗在1月8日宣布完成融资9.5亿元的7个月后,又再次发布股票发行方案,拟以每股68.5元的价格发行5109.49万股(不超过),募集资金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然而,掘金三板比较关注的是,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与上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相差25.5亿元,这个差怎么办?退一步说,就算不按照实际募集资金总额来算,仅按计划融资总额来比较,上次计划募集5亿-15亿元,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也翻了两番,这个差难道靠股票发行数量增加就可以补上?
融资9.5亿后,又计划融资35亿元!
资料显示,体育之窗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主营体育赛事运营、体育休闲服务、体育营销及咨询服务的体育产业平台,注册资本9520万元。
股转资料显示,体育之窗是去年11月16日挂牌新三板的,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年的时间。然而,与挂牌时间较短不同的是,其股票发行次数和融资数额一点都不成正比。
掘金三板发现,截至今天,体育之窗共发布2起股票发行方案,其中一起于2015年11月16日发起(没看错,就是挂牌当日),完成融资9.5亿元,另一起于2016年8月23日发起。
8月23日,体育之窗发起了挂牌以来的第二次融资方案,拟以每股68.5元的价格发行不超过5109.49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
方案显示,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撑公司业务外延式发展及上下游产业整合,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以下四个项目:赛事运营平台建设项目(9亿元)、场馆运营平台建设项目(1亿元)、iRENA体育移动应用生态群建设项目(23.3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掘金三板发现此次股票发行价格及发行数量较上次均有所上升,其中价格上升6元,股票发行数量往上翻了两番。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掘金三板在翻看公告时注意到,此次融资计划其实早在6月1日就已经“发出”,而8月23日的股票发行方案是调整后的发行方案。
据其发布的公告称,根据股转系统印发的《关于发布<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常见问题解答(三)——募集资金管理、认购协议中特殊条款、特殊类型挂牌公司融资>的通知》要求,结合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及目前的资本市场状况,决定对股票发行方案的募集资金用途、发行数量、发行价格等条款进行调整。
而在没调整前,体育之窗拟以每股人民币106元的价格发行471.70万股-1886.79万股,募集资金为人民币5亿元-20亿元。
果然不愧是“明星”企业,动辄就是上亿。不过,每股价格一下子从106元降到68.5元,差距是不是有点大啊?从20亿元募集金额上升到35亿元,是喊大话,还是真有信心?
空喊口号,还是已有“法宝”?
从同行业[以证监会行业类(201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体育为标准]完成的融资情况来看,体育之窗是目前同行业内完成融资金额最高的企业。
结合融资次数来看,也就是说,体育之窗首次融资就实现了“大圆满”,霸占市场绝大多数投资资金。这也反映出,市场及投资者对体育之窗的看好。
其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盈利0.65亿元。而从下图各企业2016年上半年运营情况可以看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领先其他同行业企业,包括恒大淘宝、欧迅体育、今日体育等。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那么,问题来了。在市场看好企业、盈利也优于同行业企业的情况下,融资35亿元有希望吗?不尽然。
从市场大环境来说,今年新三板整体处于市场低迷、融资总额下滑阶段。另一方面,就算排除市场低迷情况,从整个行业融资情况来看,我们也认为要完成融资35亿元难度也比较大。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从上图各企业(同一行业)以往融资情况来看,行业内尚无实现融资35亿元的案例,且最高实际融资金额较35亿元相差甚远,相差数额25.5亿元。
而从计划融资总额来看,在此前也无同行业企业发布35亿融资计划,其中恒大淘宝(834338)发行24.67亿元计划融资上限总额是最接近35亿元的,但可惜的是其实际融资总额与募集上限总额相差甚远,只融资到上限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计划融资上限总额与实际融资总额相差甚远的企业也大有所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之窗怎么融资35亿元或接近35亿元呢?是空把目标往上提,还是已有“法宝”?
(本文为掘金三板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正文前署名,否则视为侵权)
掘金三板,新三板的投融资者都在这里!
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授权野马财经发表,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