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云动再冲刺港交所:极其依赖营销服务业务,研发费用率较低,汪磊、李艳浩为控股股东
汪磊、李艳浩为飞天云动的控股股东
撰稿/ 区长 来源/贝多财经
7月8日,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Flowing Cloud Technology Ltd(下称“飞天云动”或“北京飞天云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据贝多财经了解,这已经是飞天云动第二次在港交所递表。
此前的2021年12月28日,飞天云动曾首次在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但因未能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或招股而自动“失效”。相较于此前招股书,飞天云动更新了2021年度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等信息。
截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飞天云动的收入分别约2.51亿元、3.39亿元和5.95亿元,毛利分别约为7532.5万元、1.05亿元和1.76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4187.9万元、6025.2万元和7171.9万元。
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2022年第一季度),飞天云动的收入为2.29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1.39亿元,同比增加64.95%;净利润为3820.5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净利润918.6万元,同比增加315.90%。
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飞天云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187.9万元、6160.9万元、1.05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飞天云动的经调整净利润为4019.7万元,2021年同期为1788.6万元。
来源:招股书。
杜海涛曾参与投资,于2021年8月退出
据贝多财经了解,飞天云动成立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但其前身——北京掌中飞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掌中飞天”或“掌中飞天科技”)则成立2008年。2017年7月14日,掌中飞天曾登陆新三板,代码为“871678”,后于2019年8月终止挂牌。
早前信息显示,掌中飞天是一家以“科技、内容、IP、商业”为一体的互动内容营销公司,汪磊为该公司董事长。飞天云动在招股书中称,其于2017年4月由游戏业务转向AR/VR内容及服务业务,于2019年5月完成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卫视主持人杜海涛曾在2017年参与掌中飞天的投资,持股比例达到8.6%,位列第三大股东。同年,掌中飞天开发了休闲赛车手游《涛涛熊极速联盟》,其中游戏的主角“涛涛熊”的设计原型就是杜海涛。
来源:招股书。
飞天云动的招股书也显示,杜海涛在2017年3月出资56万元参与对掌中飞天的投资,对后者的持股比例为8.60%。同期,汪磊持股55.73%。掌中飞天于新三板摘牌后,杜海涛仍持有该公司4.62%的股份。
根据招股书,2021年8月,杜海涛通过其拥有99%权益的有限合伙上海佩尚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将掌中飞天的约3.68%股权以1,839,300元(约183.9万元)的代价转让予李秀杰,并于2021年11月25日悉数结清。
来源:招股书。
转让完成及重组后,杜海涛不再持有掌中飞天的股份。另外,飞天云动在招股书中表示,自2017年4月起,该公司逐步缩减规模,最终在2019年5月完成游戏和游戏相关业务的清退,开始将重心转移到AR/VR内容和服务业务。
于2021年12月16日及2022年5月6日,飞天云动及其注册股东订立合约安排。其中,掌中飞天向飞天云动应付服务和咨询费,将掌中飞天及其附属公司的业务及运营产生所有经济利益转让予飞天云动。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飞天云动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汪磊通过汪BVI对Brainstorming Cafe持股26.16%,汪氏家族信托通过Cyber Warrior持股61.05%,飞天云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李艳浩通过李BVI持股12.79%。
来源:招股书。
其中,Brainstorming Cafe持有飞天云动49.66%的股权,背后的汪磊、李艳浩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同时,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12.28%,机构股东合计持股38.06%。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的收入主要来自AR/VR内容及服务,其中AR/VR营销服务收入的贡献占比最高。报告期内,飞天云动来自AR/VR营销服务的收入分别为1.37亿元、1.42亿元、3.67亿元和1.66亿元,占比分别为54.6%、41.9%和63.2%和72.3%。
同期,飞天云动来自AR/VR内容的收入分别为4532.3万元、1.15亿元、1.61亿元和5368.5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1%、33.9%、27.1%和23.5%。以此来看,飞天云动的收入较为依赖AR/VR营销服务收入,且收入结构趋向集中化。
在笔者看来,飞天云动更像是一家营销服务公司(广告服务商),且收入极其依赖营销业务。据招股书介绍,飞天云动的AR/VR营销服务客户主要为广告主及其代理,主要供应商主要是提供流量的媒体平台代理及提供分包及开发服务、或提供内容素材或IP的公司。
据招股书介绍,通过与媒体平台及其代理合作,飞天云动于往绩记录期主要基于AR/VR互动内容向广告客户提供AR/VR营销服务。于往绩记录期,基于AR/VR互动内容向广告客户提供AR/VR营销服务,对该公司的收入贡献最大。
根据艾瑞咨询的资料,相较传统营销方式,AR/VR广告更能抓取终端用户注意力,并引起其兴趣。根据艾瑞咨询的资料,传统广告形式的点击转化率为0.3%至15%,而AR/VR广告形式的点击转化率则高达25%。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飞天云动向五大供应商付款的开支分别占其相关期间收入成本的约49.9%、41.1%、45.1%及54.2%,其中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分别占同期收入成本的约16.1%、9.7%、13.5%及14.8%。
与之对应的是,飞天云动的收入成本主要是流量获取成本,即购买流量。随着规模的增长,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成本也在飙升,且占比从2019年收入成本总额的六成上下,已经增加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八成。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的流量获取成本由2019年的1.15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38亿元,进一步增加至2021年的3.12亿元,并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6904.2万元增加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1.27亿元,占比分别为65.6%、59.2%、74.2%和68.0%及81.5%。
整体毛利率较为稳定,但研发费用率较低
目前,飞天云动主要通过提供AR/VR内容及服务和AR/VR技术,在场景应用层和底层技术层作为活跃参与者。根据艾瑞咨询的资料,按2021年中国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收入计,飞天云动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2.6%。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按收入计中国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规模从2017年的11亿元以复合年增长率110.2%的增速增加至2021年的217亿元,且预期2026年中国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02亿元。
根据艾瑞咨询的资料,按收入计,飞天云动亦在中国的AR/VR服务市场(为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一部分)排名第一,于2021年占市场份额的13.5%,较排名第二的AR/VR服务企业的市场份额高出10%以上。
整体而言,飞天云动的盈利能力尚可,毛利率较为稳定,但净利率波动明显。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飞天云动的毛利率分别为30.0%、30.9%、29.5%,2022年第一季度为32.0%。报告期内,飞天云动的净利率分别为16.7%、17.8%、12.0%和16.7%。
来源:招股书。
和AR/VR内容相比,飞天云动的AR/VR营销服务的毛利率相对略低。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飞天云动的AR/VR营销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1.2%、19.4%、21.7%和23.0%,AR/VR内容的毛利率则分别为47.9%、47.2%、46.2%和55.3%。
飞天云动在招股书中称,不同产品及服务毛利率亦可能不同,因此产品组合变动影响整体毛利率。飞天云动表示,其整体毛利率视乎产品及服务组合而可能有变动,AR/VR SaaS业务的毛利率最高,其次为AR/VR内容及AR/VR营销服务,IP及其他业务所占毛利率较低。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2562.7万元、2494.8万元、2448.5万元和-1260.5万元,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录得负经营现金流量。
基于此,飞天云动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8亿元,而截至2021年末则为2.14亿元,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对减少1594.4万元,而2021年度则增加1.10亿元。
来源: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飞天云动的研发费用率较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飞天云动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142.5万元、1504.6万元和2170.3万元,占比分别为4.6%、4.4%和3.6%;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为815.2万元(占比3.6%),2021年同期为664.9万元(占比4.8%)。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共有5项发明专利、1项设计专利,以及在申请3项发明专利。而据智慧芽数据显示,飞天云动(掌中飞天)共有9项专利申请信息,其中发明专利8件,主要专注在虚拟现实、服务器、前端处理、活动安装、衍生品等技术领域。
续
招股书还显示,自往绩记录期间结束以来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的业务持续扩张。就AR/VR营销服务而言,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五个月,飞天云动向超过20名广告客户提供服务及推广超过100件广告产品。
就AR/VR内容业务而言,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五个月,飞天云动为超过20名客户执行超过40个AR/VR内容项目。同期,已开展超过120个定制AR/VR项目,我们的AR/VR SaaS平台获得超过200名新增付费订购用户。
飞天云动在招股书表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五个月,该公司的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及AR/VR SaaS业务各自产生的收入相比2021年同期均有所增长。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