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陆金所IPO地点选择在香港,官方对此否认

2016-01-27 13:27:58
李利军
关注
2016-01-27

今日网上传言陆金所IPO地点选择在香港。野马君向陆君所求证,对方回应称,目前还未定。“各个地点都会考虑。”

今日网上传言陆金所IPO地点选择在香港。野马君向陆金所求证,对方回应称,目前还未定。“各个地点都会考虑。”

 

陆金所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侦探从陆金所得知,公司提出互金3.0时代是“O2O+跨境”的时代。自身将向此方向转型,并以此模式上市。

 

陆金所日前刚刚正式宣布近期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B轮投资者9.24亿美元投资和A轮投资者行使认购期权投资的2.92亿美元,目前估值达到185亿美元。


与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的发展思路截然不同,陆金所平台纯粹做渠道。它并不像京东金融或蚂蚁金服,可以为金融机构输出资产,而是只负责撮合资产交易。


陆金所的成长速度不慢。在2014年底曾获得A轮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为100亿美元,仅1年时间,陆金所的融资已接近翻番

 

平安保险近日公布的数据也把陆金所推到了聚光灯下——陆金所去年交易额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注册用户超1800万,合作金融机构达到350家。

 

在去年第三季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网贷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评级与分析(2015年上半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陆金所综合得分84,评级AA,在我国主要P2P平台排行中位居榜首。

 

然而,陆金所表面风光的数据和傲人的排名难掩饰亏钱的现实。此前有媒体报道,陆金所2015年预计亏损4.15亿美元,2016年预计还将会继续亏损。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对这一数据表示否认,但是他同时表示,“如果2016年要赚钱也不难,我们就不要成长那么快,马上就可以赚了。”

 

可见,陆金所目前把扩大规模作为首要任务,争取做到市场领导的地位。

 

侦探不禁要问,陆金所凭啥新一轮估值185亿美元?这点与刚刚开启A轮融资的京东金融倒挺相似。去年前三季度,京东金融营收一共为12.58亿元,净亏损为6.77亿元,净亏损率超过50%。不过,这根本不影响资本机构投资的热情。而且此前,市场盛传陆金所的本次融资只有B轮投资者的9.24亿美元,没想到,A轮投资者还附带了一个额外的大礼包——A轮投资者又行使认购期权投资了2.92亿美元。可见,投资者对于陆金所的前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坐稳P2P平台头把交椅的陆金所,在行业整顿和大战中,马太效应最有可能在其身上显现。在当前的投资人眼中,不失为一块儿肥肉。更别忘了,它的背后,还有着平安集团这个大金主。


1背后的金主

 

蚂蚁金服背靠阿里、京东金融背靠京东,每个金融巨头背后还站着更大的金主。陆金所也一样,想要做大做强,还需要平安银行的荫蔽。

 

从陆金所的出生和成长看,平安集团在资产端与资金端都给予了陆金所大力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牌照支持、监管关系支持、金融机构关系支持、资产来源支持、投资者来源支持、借款人来源支持。

 

资料显示,陆金所814亿元的资金量来自于平安,占2014年总量的30%,陆金所761亿元的资金量来自于平安,占2015年总量的12%。

 

计葵生表示,B轮融资结束后,中国平安持有陆金所的股权比例被稀释至43%~44%左右,但仍是陆金所最大股东。

 

此外,陆金所拥有大量机构客户及平安寿险业务员帮忙销售。

 

平安保险在近日举行的网络发布会上,解读平安集团互联网金融3.0时代战略,并介绍平安的4-2-1“四个市场、两个聚焦、一扇门”互联网金融战略体系。四个市场分别指资产交易市场、房产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及支付、积分市场,其中陆金所属于资产交易市场。


2更大的野心

 

热火朝天的互金领域,目前已有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两者估值分别为450亿美元和460亿元,这意味着陆金所的185亿美元估值要远低于蚂蚁金服,但也远超京东金融。从融资上看,近期蚂蚁金服启动了B轮融资,京东金融刚刚进行了A轮融资。京东金融明显弱于两者。

 

三者之间的业务却不尽相同。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从消费金融需求入手,延伸自己的金融帝国。

 

从目前业务布局看,京东金融已经拿下了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商业保理、小额贷款、支付许可、跨境电商等六大牌照。形成了支付、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保险、证券七大业务板块的架构。还推出服务B端的投融资(网商贷、京保贝、京小贷)、众筹等。在C端,则推出白条(京东白条、京东钢镚)、众筹(产品众筹、股权众筹、轻众筹)、理财等。



蚂蚁金服也已涉足支付、微贷、基金、保险、黄金投资理财、征信等多个业务领域,旗下拥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小贷业务、众安保险等多个品牌,此外,包括网商银行、芝麻信用等新兴互联网业态。

 

反观陆金所,在成立之初,以P2P起家格局显得狭小。然而,从去年开始,其转身可谓华丽——陆金所已经陆续推出了P2P“人民公社”、跨境交易平台等多个领域的开放平台,包括保险、银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P2P平台以及房地产金融等机构已与陆金所展开合作。陆金所承担平台功能,以第三方平台角色为各方提供基础设施、销售渠道支持以及机构间的咨询及顾问等服务。

 

平安集团顺势宣布整合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成立“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

 

去年初,银监会宣布进行机构调整,新成立普惠金融部,负责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融资性担保机构、小贷、网贷等,P2P划归普惠金融部管理。平安普惠金融的业务或与之对应。


这也意味着,陆金所这一品牌不再只是P2P龙头的代名词,而变为一个更为庞大的金融理财信息服务平台。尽管该平台上仍然会销售以往的P2P产品,但其产品提供方已经变成平安普惠,而不是陆金所平台。 

 

而且,与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的发展思路截然不同,这个陆金所平台纯粹做渠道。它并不像京东金融或蚂蚁金服,可以为金融机构输出资产,而是只负责撮合资产交易。正如计葵生所言,“陆金所本身不做直营,我们自己不创造产品,我们定位就是我们拥有比较强的风控能力,我们有筛选能力,哪些产品可以上到这个平台。”

 

计葵生透露,目前陆金所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因此仍在投入阶段,目前最大成本投入在两个方面,一是旗下平安普惠线下销售成本,二是线上投资端的获客成本。

 

陆金所已经成为大陆金所。


3激烈的竞争

 

此前有报道说,陆金所计划今年来港上市,集资50亿美元(约387.5亿港元)。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陆金所的上市进展主要看资本市场情况,最快会在2016年下半年启动IPO计划。

 

关于在哪儿上市,计葵生表示,IPO地点目前仍在评估尚未最终决定,不排除在境内。“我们现在也在看创新板,如果今年6月之前能够出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市场传言,京东金融引入A轮融资后,考虑优先选择A股上市,上市时间预计在2017年,一旦无法满足A股上市条件,不排除赴海外上市可能。而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蚂蚁金服上市时间应该不会迟于2017年,甚至会比京东金融更快。

 

由此可见,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在冲击上市的道路上展开新一轮的赛跑。

 

而其主打业务P2P,在上述《报告》中还提到,陆金所2014年综合得分89,评级等级AA+,对比今年综合得分84,评级AA,表明陆金所以代表的P2P平台,随着我国网络信贷行业发展日益趋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前野蛮生长和无序发展所累积的潜在风险日渐显现。

 

现再加金融市场去杠杆化不断加强,配资业务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这些因素在客观上推动P2P等网络信贷行业加速进入洗牌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这些因素对脱胎于P2P的陆金所而言,是动力也存在风险。布局庞大的金融帝国能否实现,2016对陆金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更接近消费端,陆金所首要想的应该是,如何更亲民呢?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8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李利军
224文章
·
1评论
·
19粉丝
聊聊,wechat:fibreguy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