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交出“买、买、买”影视成绩单,半年亏损4.657亿元
买不离手,看来阿里影业的烧钱之路还远未结束。
前两天又斥资1亿投向杭州星际,抢占杭州影院市场。而在8月26日,阿里影业(01060.HK)披露了半年报。自去年以来,阿里影业通过并购、投资,高速扩张,通过这次半年报,也可以一窥其投资成绩。
半年报披露,上半年阿里影业录得收入2.57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22%;上半年亏损4.657亿元,去年同期为1.518亿元,亏损主要由于淘票票的市场费用(对观影人群的补贴)投入所致。
此前,阿里非执董李连杰在上海《生来不同》发布会上表示,阿里影业过去两年实现了一点成绩,但也有一点错误,要从错误中学习,但他没有透露错误指的是什么。而阿里影业对野马财经的书面回复中表示,错误并不是具化的错误,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错误存在。
阿里影业“买、买、买”花去125亿人民币
自2014年阿里影业以62.44亿港元借壳文化中国上市之后,进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买、买、买”状态。
2015年6月2日,以8.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国内最大的影院出票系统提供商之一的粤科软件,其为30多家售票电商提供接口,其中包括光线传媒投资的猫眼电影。 去年,阿里影业还斥资5.2亿美元(约33.59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淘宝电影和娱乐C2B投融资平台娱乐宝。
今年4月8日,阿里影业宣布出资8600万美元(约5.56亿元人民币)参与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完成后约持有其8.94%股权。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就曾抛出“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的惊人之论,不料,一语成谶,阿里影业终成股东。
5月9日晚间,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SAC Finance Company Limited)认购大地影院总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的可换股债券。根据协议,在约定期限内,阿里影业可将债券本金转为对大地影院或其全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根据双方约定的初步转股价格,SAC Finance将实现对大地影院香港或者广东大地影院建设4.76%的股权投资。
7月25日,阿里影业再次发布公告,称与海南阿里巴巴影业投资管理、芜湖歌斐资产管理订立协议,设立海南阿里巴巴影业文化产业基金合夥企业,为期五年。首期20亿元中,阿里影业和芜湖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分别认购最高5亿及15亿份额。将聚焦影视娱乐产业链上优质标的的投资机会,分为开发制作、明星资源、宣传发行、前沿技术四个主要方向,与阿里影业自有资金实现协同效应,共同打造“娱乐全产业链平台”。
对此,阿里影业在给野马财经的书面回复中称,公司所有的投资、收购都是为了“娱乐全产业链平台”进行布局,都是为了让产业链更加融合完善,从而为这个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至于巨额投资带来的回报,公司并没有直接回应,公司方面表示,与收入有关的,将会在财报中通报。
半年报提到,较去年同期取得的增长,主要源自互联网宣发部分,包括2015年年六月收购的广东粵科。在“烧钱补贴”策略支持下,淘票票市场份额高速增长,为全国5000家影院提供线上票务和选位服务,其覆盖影院票房占全国总票房的 95%。
8月10日,阿里影业发布的公告表示,去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尚剩余65.122亿元,公司将继续物色一系列媒体相关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对影视行业而言,宣发渠道的强势与否对最终的影视电影关注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今年以来,作为宣发重要组成的在线票务平台争相获得了融资,处于新一轮“烧钱大战”之中。
“淘票票”烧钱惊人
今年4月,微影时代宣布完成C+轮融资,公司估值20亿美金;今年5月15日,阿里影业公告旗下公司淘宝电影,获得鼎晖投资、蚂蚁金服、新浪网担任领投,和和影业、博纳影业、华策影视等多家机构参与的A轮投资共计17亿元人民币,占股12.4%,估值达到137亿元。5月16日,淘宝电影正式更名为淘票票。阿里影业CEO张强表示,未来淘票票将定位于泛娱乐产业营销平台,自身服务能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开放。
5月27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其与光线控股以83.33亿元估值一举拿下获得猫眼电影的第一大股东之位,持股57.4%。
三家在线票务巨头均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也宣告了微影时代、淘票票、猫眼电影的“三国厮杀”时代正式开启。
盈利预警称由于淘票票的市场推广支出,预计今年的净亏损将在4亿元-4.5亿元左右,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不过阿里影业在给野马财经的书面回复中表示,现阶段公司还在发展初期,公司更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短期的财务表现。
书面回复还称,中国在线售票行业竞争激烈,各家平台都投入了巨大补贴,但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未来几年的在线售票领域存在巨大的整合空间,对于淘票票的投入将使我们有机会参与到即将发生的结构性整合之中,未来市场竞争将更有利于有资源、有资金的大平台。
烧钱策略还是卓有成效的。阿里影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充沛的资金支持下,淘票票上半年取得快速增长。淘票票2015年1月其单日最高出票量为30000张,2016年的单日出票量最高已经达到300万张。2015年1月淘票票的月度活跃用户只有147万,到今年5月已经超过2500万人,增长了17倍。截至2016年5月,淘票票已经覆盖国内5000多家影院,市场占比已经超过20%。
对此,易观电影分析师黄国锋表示,淘票票是后起之秀,很看重市场地位。上半年很大程度是票补,效果看的到,市场份额一直在涨;另外和影片也会有成本,比如联合发行,宣传等等,但一旦项目失败,票房不好,那钱就打水漂了。
阿里影业互联网宣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阿里影业股价1.78港元(约合人民币1.532元),总市值449.1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86.59亿元)。
阿里影业方面表示,其长远目标是基于互联网构建全新的娱乐产业生态,在此过程中将持续寻找及评估相关投资机会。而正如上文所提,作为电影宣发的重要渠道,“在线票务”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兴业证券研报也指出了在线票务的四点优势。第一,在线购票占比飙升,流量入口商业价值愈加凸显;第二,搭建线上2C渠道对电影宣发而言十分重要;第三,在线票务可以助力信息化放映,优化资源配置,使电影票房增量可期;第四,在线票务提供精准的消费信息,可以减少制作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同样,从2016年中报可以看出,淘票票亦受到了阿里影业的高度重视。从财务数据来看,阿里影业收入2.5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22%;其中互联网宣传发行业务影业收入2.120亿元,贡献巨大。从战略布局来看,中报明确提出,全产业链平台将以创新互联网宣传发行体系为核心。
不过,亏损同样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宣发,该部分亏损高达3.736亿元人民币,中报显示,原因为淘票票的市场费用(主要是对观影人士的票务补贴)投入,不过中报同时强调,在此策略支持下,淘票票成功建立了其用户群,其市场份额持续高速增长。
针对阿里影业淘票票业务烧钱占市场的动作,黄国锋认为,烧钱有效果,但也要看统计的维度。如果是出票额这一维度,那效果不错;但是如果从用户沉淀来看,效果则没那么明显,票补将价格压低,消费者会选择价格更低的平台,一旦票补消失,那还会有多少人选择淘票票?从下半年情况来看,票务利润率很薄,票补也不会完全消失,从这一点看,淘票票还是应该不可能实现盈利。
在对野马财经的书面回复中,阿里影业强调,除了上述投资与收购动作外,阿里影业还积极参与影视制作,《摆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傲娇与偏见》等影片会陆续与大家见面,且,参与投资《忍者神龟 2》、《星际迷航 3:超越星辰》,并投资出品《碟中谍5》、韩国人气巨星金秀贤主演的《REAL》等国际电影项目。
的确,一部《碟中谍5》让阿里影业赚钱不少,阶段性收入达6800多万元,但黄国锋也强调,虽然阿里影业也在往内容制作方面走,但从阿里参与的电影整体来看,数量不多,票房也不够好,阿里自己的影片可能会在下半年以及明年出来,至于未来票房如何, 毕竟电影是个文化商品,高收入也高风险,没法估计走势如何。
互联网宣发业务盈利并不可期,影视制作同样充满未知,阿里影业的烧钱之路看来还远未结束。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