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争相南下布阵!港股主题ETF扎堆成立,机构资金捧场
南向资金不断抄底港股市场。
来源/新经济e线
今年来,公募基金争相南下布阵,可投港股的主题ETF成为了ETF发行的主力军。3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发布浦银安盛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称,浦银安盛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ETF(517780)基金合同已于2022年3月8日正式成立。该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2676户,募集金额2.43亿元。这也是3月来新成立的第5只可投港股ETF。
新经济e线注意到,进入3月来短短6个交易日里,港股ETF扎堆成立。除了银安盛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ETF以外,余下4只分别为银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159776)、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517500)、博时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513960)、易方达恒生港股通新经济ETF(513320)。
今年1月和2月,还有10只可投港股的主题ETF相继成立。其中,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华泰柏瑞基金这三家基金公司各占两只,分别是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中国100ETF(159788)和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513200)、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159750)和招商中证沪港深消费龙头ETF(517550)、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513150)和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159738)。
此外,华夏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银华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也各有一只,分别为华夏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513230)、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513020)、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513770)、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513160)。截至3月9日,在今年来新成立的34只ETF中,港股主题ETF占比超过四成。
截至3月9日,当天仍处于发行期的11只ETF中,涉及港股投资的ETF就多达7只。如招商基金就有2只,分别是招商中证沪港深500医药卫生ETF(517993)、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517903)。
机构资金捧场
新经济e线统计发现,截至3月9日,在今年来已上市的31只ETF中,可投港股的主题ETF就有11只,占比近四成。实际上,就在今年2月8日至11日,在当周上市的7只ETF中,就有5只ETF可投资香港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从其上市前的持有人结构来看,主要是机构资金在捧场。
易方达港股通100ETF上市公告书
来源:基金公告
3月2日,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中国100ETF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据该ETF披露的上市公告书表明,截至2022年2月23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1947户,平均每户持有的基金份额为130675.38份,基金募集总份额2.54亿份。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为1.98亿份,占本次上市交易基金份额比例为77.88%;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为5629.11万份,占本次上市交易基金份额比例为22.12%。
在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中国100ETF上市前的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上海证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正和2号FOF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位列榜首,持有份额达5000万份,占比近两成。紧随其后的是北京惠隆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惠隆逐风者3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持有3000万份,占比为11.79%。位居第三席的易方达基金自己也认购了2500万份,占比9.83%。
另有两家私募机构——深圳瑞信致远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瑞信沣林十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上海季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季胜激光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各认购了1000万份。此外,中金财富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东北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方正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七家券商也各自认购了700万份至800万份不等。
今年来,易方达基金旗下另一只港股主题ETF——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则于2月11日在上交所上市。其上市前持有人结构表明,机构资金占比更是高达93.93%,持有份额达2.2亿份。
新经济e线注意到,与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中国10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相比,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的持有人结构变化并不大,新增了华泰证券、长城证券、银河证券三家机构,各自认购1000万份、800万份和700万份,其余机构持有人仍继续留在名单上,仅个别认购额稍有不同而已。
招商消费ETF沪港深上市公告书
来源:基金公告
同样,从招商中证沪港深消费龙头ETF和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布的上市公告书来看,2只ETF的机构持有份额占比也分别接近八成和九成。其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分别为1.92亿份和1.73亿份,占比分别达86.76%和77.47%。
不仅如此,其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与易方达基金上述两只ETF也有较大重合。如认购额居首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正和2号FOF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各持有份额6000万份,占比为26.83%和27.10%。稍有不同的是,有三家期货机构上榜,分别是上海东证期货、渤海期货、银河期货,各持有1000万份。
抄底情绪浓厚
此外,新经济e线获悉,尽管今年来港股持续大跌,但港股主题ETF的投资者却越跌越买,投资者抄底情绪浓厚。比如,近期恒生互联网ETF、恒生科技指数ETF、H股ETF、港股通50ETF净值均出现大幅回撤,但基金份额变化却逆势上涨,可见近期港股ETF呈现抄底资金低位迅速流入的趋势。
统计表明,截至3月9日,最新份额超百亿份的港股ETF共计有5只,分别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513330)、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513050)、华夏恒生科技ETF(513180)、华夏恒生ETF(159920)、易方达恒生H股ETF(510900)。
今年来,上述5只港股ETF年内净值回报率分别为-21.12%、-19.75%、-23.89%、-12.45%、-13.82%。但从它们今年来的份额变动情况来看,整体吸金能力惊人。截至3月9日,上述5只港股ETF最新份额分别飙升至510.31亿份、354.35亿份、143.04亿份、124.48亿份、114.36亿份。
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仅上周五净申购资金超10亿元。伴随抄底资金涌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基金资产净值从2021年四季度末的188.29亿元逆势增加至229.49亿元,净增41.2亿元;华夏恒生科技ETF基金资产净值也增长至76.14亿元,较去年年末的57.45亿元,净增18.69亿元;华夏恒生ETF基金资产净值也从去年四季度末的116.40增加至131.81亿元,增长15.41亿元。由于投资者申购踊跃,今年来,华夏旗下上述3只港股ETF资产净值合计增加了75.3亿元。
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规模也从2021年年底的326.53亿元再度提高到345.24亿元,今年来新增规模18.71亿元;而易方达恒生H股ETF在经历了去年的规模下降之后,今年来再拾升势。截至3月9日,该ETF基金资产净值为88.10亿元,较去年年末的71.44亿元,增加了16.66亿元。
富途证券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逐步进入监管常态化阶段,近期该板块的大幅调整,使众多龙头公司的估值水平进入重点关注区间;美国加息背景下,建议关注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股价反应,同时在商业化逐步恢复的“业绩底”出现后可适当加配。
而从恒生沪深港股通AH 溢价指数来看,该指数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越贵(溢价越高),反之,指数越低,代表A股相对H股越便宜。此前,自沪港通开通以来,AH 溢价并没有缩窄,反而逐步拉升。特别是今来年随着港股市场不断下滑,AH 溢价进一步大幅走阔。2月25日,AH溢价指数曾达到142.8,突破了历史的75%分位,处于近15年来的历史高位。
对此,有市场人士称,在当前时点下,港股资产的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相对于A股资产具有更高的性价比,配置价值更高。基于这一逻辑,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投资人蜂涌借道港股ETF抄底了。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