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为何给新CEO“白送”370万元股票?
第三任CEO上任半年,苏泊尔再度上演“白送”股权大戏,1元便能获得目前股价60多元的股权,而且考核净利润是同比仅增长5%,这样的股权激励也引来深交所的问询。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苏泊尔又开始从二级市场借花献佛,给员工“送股票”了。
12月25日,苏泊尔再度对十天前发布的“1元股权激励”出面回应,称近300位员工作为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的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其中,4月刚刚上任的新总经理张国华,有望获授得6万股,以24日最新收盘价62.20元计算,相当于373万元“奖金礼包”。
这位还没开始施展拳脚,就预定数百万元股票的新官来者何人?苏泊尔又为何频频以“现金回购+白送股票”这种颇受争议的方式给员工发福利?
“1元股权激励”
12月14日,苏泊尔公布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60多块的股票,只按1块卖,引发极大市场争议。
具体看,这份股权激励计划拟向293名激励对象,以每股1元的价格授予限制性股票120.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5%,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股份,回购股份的最高价不超过67.68元/股,相当于被激励员工用不到市场价格的2%就能买。
以近日收盘均价62元计算,苏泊尔需花费超7500万元买股,然后以不到零头的121万元授予被激励对象。12月15日,苏泊尔已首次实施回购股份,回购股份数量为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最高成交价为65.0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64.25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2005.16万元。
与极低的价格相对的却是“形同虚设”的考核标准。公告显示,本激励方案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5%。而根据此前财报,苏泊尔2021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41亿元,同比增长约14.82%。
关于发布此次股权激励原因,苏泊尔表示,公司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团队。看到公司各个业务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一些新兴业务单元发展需要投资和培育,短期内无法带来很好的业绩贡献,而团队和人才则需要被保留和有效激励才能在未来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就是否存在向激励对象利益输送的质疑,12月21日晚,苏泊尔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定价合理、可行,且每年实际所得与激励对象整体收入水平较为匹配,不存在利益输送情形。
苏泊尔进一步表示,本次激励计划以1元/股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合计120.95万股,约占公司目前股本总额的0.15%,293名激励对象人均获授股份数量约为4100股,人均获授数量占公司目前股本比例极低。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单从股权激励的价格上看,这么低的价格给员工,只能说员工福利好,相当于是在变相发奖金了,差价在会计上做相应股份支付处理就行。严格来说不算利益输送,毕竟并没有违反相关法规对于股权激励价格的限制。”
上任半年的“第三任CEO”
根据披露的激励对象名单,以平均成本62.96元/股计算,3位上市公司高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价值共计787万元。而剩余的290人,获授108.45万股,人均可获得价值23.54万元的股票。
其中,总经理张国华获授6万股,按平均价计算其股份价值应为377.76万元;财务总监徐波获授4.5万股,价值应为283.32万元,董秘叶继德获授2万股,价值为125.92万元。参考2020年年报薪资水平,财务总监徐波去年年薪为256.41万元,董秘叶继德去年年薪为96.34万元,差不多与此次激励价值持平。
根据股权激励计划,上述股权须在授予后36个月(24个月解禁50%,36个月解禁50%)陆续解除限售,相当于预定了3年后领取一笔“12个月工资奖金”,金额并不算夸张。
而获授近400万的总经理张国华,则是今年4月刚刚上任的“新官”。
公告显示,张国华,中国香港人,1965年生,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MBA,历任中国飞鹤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董事长兼总裁,雀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等。
据业内人士评价,张国华曾任职于可口可乐和宝洁,在外资奶粉巨头雀巢掌舵多年,后跳至国产奶粉龙头的飞鹤负责国际业务,对中国市场了解足够深刻,又尤为擅长跨国公司协作,是管理已完全由外资掌控的苏泊尔的不二人选。
据悉,自2007年外资股东入主苏泊尔,就为公司奠定了十余年的“职业经理人”文化。
第一位CEO是曾担任上海赛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的戴怀宗。据业内评价,戴怀宗为人高调,经常对外讲述苏泊尔的发展理念,为管理层的更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7年,掌舵十年的戴怀宗从苏泊尔“光荣退休”,升往母公司SEB集团任董事,而苏泊尔由苏明瑞接棒。据悉,苏明瑞曾任顶新国际集团餐饮事业群首席执行官,永和大王餐饮集团总裁及Tesco乐购超市(中国)执行副总裁。
作为第二位CEO,苏明瑞接棒之初颇为顺利,2017至2019年,苏泊尔均保持了财报业绩的稳步增长。但2020年遭遇疫情,使依赖线下零售客流量的苏泊尔遭遇重创,营收同比下降6.3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69%。
有市场人士认为,第二任CEO仅4年就进行更换,或与疫情对公司的冲击相关。虽然疫情使得小家电出现短暂性增长,但整体还是疲软态势,未来仍存巨大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前任CEO苏明瑞也曾拿过“1元股权激励”。
2017年,即苏明瑞上任CEO之初,类似的剧情也曾上演。彼时公告显示,苏泊尔以平均成本42.38元/股回购公司股份430万股,向182名激励对象以1元/股的价格授予股票,其中向高管苏明瑞、徐波、叶继德共授予49万股。
而在辞职交棒前,苏明瑞已将这笔“奖金”收入囊中。2020年7月8日公告显示,股东苏明瑞以竞价交易方式完成5.2万股减持,减持均价为79.2元每股,相当于套现412万元,权益变动后不持有苏泊尔股份。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若只针对部分高管做出的股权激励,还需考虑公平性和合理性的问题。2012年和2013年,公司也先后发布两次股权激励,均因未达成考核指标,或员工离职作废。
有自称员工的网友表示:“公司也没有那么大方,股权激励算下来才二十多万,且要三年后才能陆续拿到。到时候又是市场不开心,员工不买账。”
分析观点认为,苏泊尔因其外资大股东带来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文化,热衷于发股权激励员工。而或因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不同,也缺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体系,导致“金手铐”难以发挥“稳人心”的作用。
沦为外资“代工厂”?
从股权结构上看,苏泊尔是A股极少数“外资控股上市公司”。
2006年,苏增福家族将公司卖给经营历史超160年的世界小家电巨鳄—法国SEB集团,并在此后长达8年内,逐步完成套现离场,使得外资股东SEB集团获得80%以上的控股权。
SEB集团的全面接管,为苏泊尔带来了成熟的炊具和小家电体系,也带来了大量的稳定业务,使得苏泊尔成长为仅次于美的的国内小家电巨头之一。
但外资股东带来的大量营收只是硬币的A面,另一面则是“代工厂”般微博的利润。
财报显示,公司毛利率长期在30%出头,净利润率长期在10%出头,与小家电龙头40%以上相比,属于较低水平。原因是控股股东为公司主要客户,对其销售毛利率远低于正常客户的销售毛利率,利润更多转移到控股股东把控的销售流程,公司显得像在做“代工”。
另外,虽然苏泊尔现金流良好,却几乎悉数“分红”给了外资股东。
从财报数据来看,公司现金流长期稳定,且处于偏高水平。公司金额较大的现金流科目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到的现金、近三年几乎没有变化,自由现金流一直大于零,造血能力很强。
图源:choice
与此相对的是,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次,累计分红金额为63.20亿元,分红率在大部分年份均超过40%。相当于大半利润都转移给了自2007年成为控股股东后,几乎没有减持过,持股保持80%以上的外资股东。
今年底,大股东SEB集团将迎来百亿解禁。市场担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12月21日消息,苏泊尔控股股东SEB集团持有最后一批的2.06亿股股份将被解禁,解禁市值超过120亿元,占总股本的25.52%。解禁后,苏泊尔流通盘将增加34.38%,流通股将占总股本的99.74%。
更重要的是,SEB集团此前公告中提出的“至少保留苏泊尔现有或任何未来总股本的25%”的十年承诺也将到期。投资14年,外资股东是否会考虑减持?
有分析人士认为,苏泊尔作为SEB集团手中的优质资产,暂时看不到大举减持或者清仓的可能性。但公司已然沦为外资大股东的附庸,缺乏实权与主动性,比较难找到一个能给公司带来新活力的职业经理人。
“按照苏泊尔股权激励的习惯,若能找到,也是二级市场股东买单发奖金,公司赚了钱又是大股东分红拿走。”其进一步指出,“公司本身质量不错,但对一般投资者不太友好。”
做了5年前十大流通股东,却在今年三季度果断清仓的张坤,或许也已给出市场心目中的一种答案。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