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发布微电影《李响的土豆》,积极推动实现数字公平目标
2021年12月21日,北京——近日,惠普发布微电影《李响的土豆》。
电影讲述了大学生李响毕业后回到农村,通过打印制作“土豆致富日历”,消除与村民之间的沟通隔阂,带领村民科学种植共同致富的故事。故事以主人公利用数字化手段和科学技术改造家乡为主线,体现出惠普用“创新技术缔造美好生活”、“印“出美好未来的愿景。同时,惠普也希望通过该电影,呼吁更多人关注数字乡村的建设,不断推动其数字公平目标的实现。
(《李响的土豆》宣传海报)
惠普大中华区首席市场营销官董广鹏表示: “数字技术正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并带来方方面面的改变,但也有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群体缺少有效获取数字信息的途经。数字公平是惠普三大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惠普希望利用全面高效的打印产品,构筑起连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为实现数字公平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解决方案 弥合数字差距
当前,中国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也造成了数字化水平呈现出城乡和地域差异。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的统计,中国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得分比城市居民低37.5%。因此,在中国,弥合数字差距、推动数字公平迫在眉睫。
惠普认为,真正的数字公平离不开四大关键要素:电脑和打印机等硬件设施、以互联网接入为代表的连接渠道、高质量的相关内容和灵活运用技术的数字素养。正如《李响的土豆》里所展现的,主人公李响通过电脑和打印机等硬件设施接入互联网,将网上科学的育种信息带给村民,利用惠普高效的解决方案消除与老乡们之间的沟通隔阂,为他们构筑起连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从而助力偏远地区实现数字公平。
广泛关注特定群体 全方位推动数字公平
惠普认为,数字公平是一项基本权利,并致力于在2030年前,为1.5亿人提供数字公平创新解决方案。在中国,惠普积极推进数字公平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持续关注包括妇女和儿童、残障人士和老年人、低收入和边缘地区人群以及基层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从业者在内的最有可能出现数字差距的特定群体。
其中,《李响的土豆》聚焦的就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惠普希望通过塑造“李响”这一“用科学技术改造农村”的年轻人形象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农民提高数字素养、弥合数字差距。
同时,教育群体也是惠普数字公平目标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在助力乡村教育方面,惠普与上海真爱基金会携手启动“惠普助学,点亮未来”产品捐赠公益项目,通过参与学校援建、硬件设施捐赠助力农村教学数字化。从2018年至2020年,三年累计已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捐赠了共计14214台打印机,惠及6222所学校和近342万名师生。⑴
推动数字公平不仅是惠普三大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同时也符合共同富裕时代精神的内在要求。未来,惠普将通过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更多的人实现数字公平,用“创新技术缔造美好生活”。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