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两天股价暴跌近20% “AI医疗第一股”鹰瞳科技商业化难题待解
尽管已顺利上市,但鹰瞳科技自身“造血”能力差短期难以盈利的风险仍不可避免,能否跑出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仍未可知,想要获得市场的认可仍需时间。
作者/求实 来源/黑池财经
资本市场终于迎来了“AI医疗第一股”。
11 月 5 日,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瞳科技”)登陆港股,上市首日,鹰瞳科技开盘即破发,股价一度深跌12.12%,随后跌幅收窄,截至收盘,报68港元/股,跌幅达9.45%。
第二个交易日,也就是11月8日,鹰瞳科技再次以暴跌9.12%收盘,两个交易日下来,其市值已经缩水了近五分之一,今日开盘,鹰瞳科技股价再次大幅下探,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尽管已顺利上市,但鹰瞳科技自身“造血”能力差短期难以盈利的风险仍不可避免,能否跑出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仍未可知,想要获得医生、患者及市场的认可仍需时间。
市场潜力巨大 营收大幅增长
“左眼拍张照、右眼拍张照,一分钟就可以识别几十种健康风险”,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曾用这么一句话道出了视网膜影像AI技术的逆天。
视网膜AI影像技术就是通过相机拍摄检测者的眼底影像,就能高效、快速识别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在内的几十种病灶,还可以提供慢性病风险评估,如此神奇的技术自然获得了资本青睐。
IPO前,鹰瞳科技共获得了7轮融资,背后云集了众多明星机构,包括复星锐正、搜狗、平安创投、中信等,此次IPO,鹰瞳科技还引入了多名基石投资者,包括CloudAlpha、广发基金、常春藤知名机构。
当然,AI医学影像行业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资本下注的关键原因,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行业预计将由2020年的人民币3亿元增至2030年的人民币923亿元,2020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6.7%。
细分赛道而言,鹰瞳科技所专注的赛道——AI视网膜影像市场发展最快,2019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预计到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元。
而鹰瞳科技的营收也的确在大幅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与2020年,鹰瞳科技的收入分别为3041.5万元及4767.2万元,2021年上半年,鹰瞳科技的收入已从2020年同期的651.1万元增至4947.7万元,同比增长659.9%,更是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营收。
研发投入逐年降低 商业化难题待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身处赛道蓝海的鹰瞳科技,虽然营收大幅增长,但其并不赚钱,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鹰瞳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8713.9万元、7962.6万元以及3749万元。
鹰瞳科技在招股书中给出的理由是候选产品研发相关的研发开支以一般行政开支,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其研发开支分別为4121万元、4231万元、2401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35.5%、88.8%、48.5%。
研发的重金投入,直接影响着公司们的营收,但在亏损收窄的情况下,鹰瞳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正在逐年降低,也就是说,鹰瞳科技的商业化还没有完全跑通。
而这也体现在了鹰瞳科技的经营方面,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其经营亏损分别是4614.1万元、5191.3万元、3705.2万元,经营亏损的不断增加意味着鹰瞳科技盈利前景不容乐观。
这或许可以在鹰瞳科技的营收结构窥知一二,据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鹰瞳科技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分別为71.8%、89.9%以及79%,营收结构较为单一。
此外,鹰瞳科技目前还没实现盈利的硬伤,还能在其客户群和供应商方面看出来。
招股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鹰瞳科技五大客户的销售总额分别为2560万元和4080万元,分别占公司各期间总收入的84.1和85.5%,其中,鹰瞳科技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1320万元和2080万元,分别占到公司同期总收入的43.5%和43.5%。
业务上严重依赖大客户,对于公司的营收或构成一定的隐患,对此,鹰瞳科技也在招股书中坦言,若公司前五大客户的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任何重大不利变化均,可能对其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除了大客户,公司对五大供应商也存在高度依赖,招股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公司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92.1%和70.4%,同期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为45.1%和25.0%,对此,鹰瞳科技也坦言,依赖少数供应商的眼底相机及原材料,供应商运营中的重大中断或会影响运营。
巨头们争先入场 竞争日益激烈
而AI视网膜影像百亿级别规模的市场也引得巨头们争先入场,竞争日益激烈。
鹰瞳科技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百度旗下医疗业务“灵医智慧”,其“AI眼底筛查一体机”称10秒可生成筛查报告,虽目前未拿到审批证,但百度已手握II类和III类器械销售资质。
腾讯也曾布局该赛道,旗下觅影研发的AI眼底疾病筛查系统支持7大常见眼底疾病与20余种罕见眼底疾病的检测,并能在几秒内检测出结果。
鹰瞳科技的主要产品也遇到了劲敌,如,鹰瞳科技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版本的对手就有致远慧图、成立18年的爱尔眼科以及腾讯与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的体素科技等。
截至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医学影像2020年的市场规模仅为 7600 万元,鹰瞳科技的市场占有率达 63%,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发展仍为初期阶段,巨头们旗下的产品有雄厚的资本,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这片蓝海市场,鹰瞳科技是否还能守住目前的优势,还不好说。
在招股书中,鹰瞳科技也提到,面临来自其他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公司及潜在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同时称,若其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自身的产品更有效、便利或实惠,都会对其商机及经营业绩受到影响。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