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吉利跨界造手机 李书福要不要问问董明珠?
跨界造手机者并不乏先例,董明珠都曾高调尝试,但如今市场上已难见格力手机的身影,那么在竞争激烈的手机领域,吉利到底是演的哪一出呢?
来源/黑池财经
当一众互联网大佬纷纷跨界造车之时,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一哥吉利却造起了手机,并且瞄准的还是全球高端市场。
9月28日,由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定位是全球市场,还要做高端手机。
实际上,早在几天前,关于吉利要造手机的传言就已经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彼时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的回应并没有直接否认,想必也是为了宣布进军手机领域留下的余地。
而跨界造手机者并不乏先例,董明珠都曾高调尝试,但如今市场上已难见格力手机的身影,那么在竞争激烈的手机领域,吉利到底是演的哪一出呢?
布局已久
事实上,对于造手机一事,李书福其实很早就已开始布局,并且也有自己的底气。
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于9月26日的星纪时代,股权穿透后李书福持有其55%的股份,亿咖通科技CEO沈子瑜持有其30%的股份,并担任法人,而吉利造出最关键的一环就在于亿咖通科技。
2016年,成立于杭州的亿咖通科技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因正是因为其背后站着的吉利汽车,彼时,还是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的沈子瑜,出任该公司的CEO,而在亿咖通股东的信息中,宁波铭马投资合伙企业占据其70%的股权,李书福则占据了宁波铭马的99%的股权。
换句话说,亿咖通科技就是李书福带着沈子瑜成立的“吉利系”新公司,公开信息显示,亿咖通的经营范围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制造、电子产品销售、5G通信技术服务等,这其中或许就透露着李书福对于智能手机的觊觎。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2018年的发布会上,亿咖通科技曾提出智能汽车的构想,基于全球在线云服务,让手机、车机时时在线,通过同一个账户,让车辆与手机互相识别,数据共享、千人千面。
如今来看,李书福虽然当时已有想法,但直到三年后的今天,吉利汽车才正式向智能手机领域发起冲锋,很可能是因为李书福觉得一切都已成熟。
毕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亿咖通迭代了新产品,并将车机操作系统银河OS落地于吉利星越L车型,并逐步吉利汽车推广,另据媒体报道,亿咖通在杭州、北京、上海、武汉、大连及瑞典哥德堡设立了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超过千人。
一众大佬跨界造手机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跨界造手机的大佬中,李书福已经是后来者。
家电行业巨头之一的格力电器,曾在董小姐的带领下,走向了智能手机的道路,并在2015年1月参加节目时表示“我要做手机,分分钟,太容易了,我做手机肯定会超过小米”。
几个月后,格力一代手机真的出现在工信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网站上,随后,格力又相继推出了格力二代、格力色界、格力三代,但无一例外销量都不尽如董小姐意 。
在推出格力二代手机后,董明珠曾表示“按照我的目标,每天要卖10万台,一年就是3600万台,目标不算高”,而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格力手机平均每月的销量仅为近3000台左右......
但董小姐并未放弃,格力去年曾发售新一代“大松”5G手机,前一段时间又被曝出加入格力的数码测评博主王自如“操刀”的新一代手机入网。
“醉翁之意不在造手机”
事实上,从董明珠,再到现在的李书福,接连从自己所熟知的领域跨界造手机,这背后有的不仅仅是焦虑,还有野心。
对于格力来说,其所遭受的威胁或许是来自同行业的竞争,今年上半年,美的、海尔和格力的总营收分别为1748.47亿元、1116.19亿元和920.11亿元,可以看出,此前一直与美的争夺家电老大位置的格力已经被常年“老三”的海尔所赶超。
格力营收上颓势愈发明显,被外界认为是与其产品单一化问题有关,据其2021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格力旗下空调业务占到了其总营收的73.03%,或许是空调业务占比居高不下,让格力在2015年就开始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
格力的第一目标就是智能手机业务,在董明珠看来,手机业务还具有更大的意义——“抢先争夺智能家居入口,让手机成为连接各个家电设备并搜集数据的平台” 。
同样地,身处汽车工业中的吉利,也经受着时代变迁和行业竞争的困扰,其自身的汽车业务,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近些年发展得并不顺利,尤其是两个月前,其旗下的纯电动新品牌极氪,还未正式量产就遭到了众多车主和消费者的大规模维权。
或许是在这样的现状下,李书福为了尽早脱困,便将目光盯向了智能手机领域,李书福表示:“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连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但这样的想法,想必董明珠也是如此,而对于吉利入局手机界的消息,手机行业人士褒贬不一,有业内人士直言,手机行业一直被视为电子消费行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尤其是高端市场,“做出来手机不难,但真正做好手机,把高端市场做成这个事情非常难”。
不过,也有的人表示,手机作为一个不离手的身份终端,将成为车企,乃至所有科技企业,用来直面消费者,并串联商业生态的最重要抓手。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