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个残疾员工,撑起全球第一家梳子上市公司,年赚上亿元!
一把梳子里暗藏着巨大的商机,一位残疾人将中国的工匠精神带往世界。
来源/海西商界 作者/松月樱
一把梳子里暗藏着巨大的商机,一位残疾人将中国的工匠精神带往世界。
在层出不穷的企业中,谭木匠算是一朵独树一帜的鲜花。它取材于大自然,制作于残疾人,最后其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单品。
谭木匠被称为“全球唯一木梳上市公司”,可谭传华并不在意这个头衔。比起虚无缥缈的荣誉傍身,谭传华更在意的是公司产品的质量和长远的发展。
据2020年年报,谭木匠的正式员工为720人,其中残疾员工355人,残疾员工的占比高达49.3%。如此高的残障人士聘用使众多网友亲切地称呼谭木匠为“爱心企业”、“良心企业”。
而上市12年的谭木匠能够一直享有极高的美誉度,无任何黑料,并且平稳发展,和谭传华曾经年轻时候的经历离不开关系。
无臂求生
刚刚出现在大众面前的谭传华总是会被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仿佛他身上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
他失去了一条手臂。谭传华出生于1957年的重庆开县农村,在初中毕业后不久,谭传华和哥哥谭传荣一起去河里抓鱼,聪明的谭传华想到可以通过制作雷管来抓更多的鱼,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谭传华的右手被炸没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谭传华的人生蒙上了一层薄雾。在母亲的鼓励下,谭传华努力用左手写字,并成为了当地县城的优秀教师。
曾经的谭传华或许真的只想在县城里当一个教师平淡的生活下去,但因在情场上的失败,不得志的谭传华决定离开农村去外面闯荡。
1984年,谭传华开始下海经商。没有任何经商经验的谭传华卖过红薯、中药、魔芋块,也开过水泥板厂和花店。这些零零碎碎的工作经验也给谭传华留下了不少的储蓄。最终,谭传华决定干起自家祖传的老本行—木雕。
199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谭传华带着自己做的木雕去深圳参展时,通过商场售货员的指点,谭传华注意到了在当时市场上男女老少都会用的“木质梳子”具有庞大的销售市场。
为了追寻商机,谭传华通过向银行贷款了29万元,并再次创业,在一个破旧的养猪场里创立了谭木匠,并通过加盟连锁体系,将市场从重庆逐渐向全国范围展开。
2009年,谭木匠已经在全国已经有了835家加盟店,并成功赴港上市,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木梳大王”。
“搬家”重生
上市后的谭木匠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搬家”。
一开始的谭木匠并没有将自己的整个公司都搬去江苏句容,而是选择在2012年,将公司内部的电子商务部门单独分离出来,先搬去新的地方“试试水”,而这也是谭传华在试探江苏是否可以成为更好的发展平台。
其实,谭木匠早在2008年就开始尝试着线上销售的模式,但由于过于依赖线下的传统门店形式,导致投入电子商务板块的人力和资金较少,线上销量一直未见起色。
当时很多人觉得,比起江苏句容这个四五线城市,在直辖市重庆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也未尝不可,或许还会更上一层楼。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南京以及整个长三角洲的物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资源的发达程度最终打了这些人的脸。
2012年,电商平台迎来了“淘品牌”时代,商业红利不断变现。作为主打民族品牌的谭木匠跟着这股东风,业绩不断增长。谭传华见时机已到,便将总部搬迁到了江苏句容。
\
去更高的平台的确可以离市场更近一点,也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除去这些,谭传华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要推动谭木匠的变革。
由于谭木匠在重庆偏安一隅多年,多多少少染上了些大企业的毛病。逐渐固化的组织结构压制了员工的创造力。
而此次的搬迁正好可以筛掉一些能力不高、信心不强的员工,并激励留下来的员工进行二次创业,将企业文化进行了重塑。而谭传华也借此将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革,使企业内部更加透明。
截至2019年前,谭木匠的净利润一直维持在1.2亿元左右,营业收入在3亿元左右,毛利率更是高达60%,更没有有息负债。重新开始新征程的谭木匠发展很是稳健。
新旧碰撞?
但稳中也有变。据谭木匠2020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较去年下降了17.61%,仅2.77亿元;净利润仅有7906亿元。自谭木匠上市之来,首次净利润创新低。
究其原因,与疫情影响线下门店的经营或许有很大的关联。线下门店运营成本高,疫情期间人流量渐少,亏损量较大。
除此之外,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更低廉方便实用的塑料梳子成为他们的最爱。而谭木匠主打中高端定价的木制梳子,消费群体主要面向于中老年妇女,客户群体逐渐受限。
同时,同行业的品牌也在步步紧逼,缩小谭木匠的市场份额。虞美人、牛老爹、乙木工坊等市场新秀用更现代的营销方式和打法来吸引消费群体。
尽管如此,在面对如此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谭木匠依然秉承着“我善治本”的创始准则,先“诚实、劳动、快乐”,再追求可行的商业利益。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