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槟榔广告封杀背后:软性毒品害人无数,千亿产业疯狂依旧

2021-09-26 13:16:10
深蓝财经
关注
2021-09-26

“一口让你精神抖擞,返老还童”,这样的广告,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视听节目中了。

作者/瑞瑞  来源/深蓝财经


“一口让你精神抖擞,返老还童”,这样的广告,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视听节目中了。


9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停止利用电视和网络节目推销槟榔及其制品。这也国家层面首次关于禁止槟榔公开宣传的禁令。

 

而在稍早之前,新闻报道土耳其等5国认定槟榔为毒品。事实上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质。

 

不少网友对此拍案叫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禁令只是针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渠道的宣传,并没有全方面的禁止槟榔宣传。另外,该禁令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行业禁令,和2019年湖南省槟榔协会发布的广告禁令一样,没有法律效力,约束力有限。

 

没有对槟榔的“一刀切”式禁止,背后其实还有很多经济、文化的因素。


嚼食槟榔成风俗 历史悠久禁止难


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和槟榔次碱具有致幻作用,被列为仅次于烟草、酒精、咖啡因的第四大成瘾物质。

 

成瘾性食品饮料的生意是一个金矿。和烟草、咖啡、酒精一样,槟榔的生意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但与之相对是,槟榔的销售、宣传方面的规范管理,还是空白,虽然厦门等部分地区曾发布过一些禁令,但在国家层面上,并未明文规定限制槟榔的生产、加工。

 

但比起成瘾,槟榔更大的危害在于危害口腔健康。口腔科医生普遍认为,嚼食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病变,危害口腔健康,严重甚至会导致口腔癌。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曾对该院口腔面颌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观察,50位患者中有45人患有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配酒,永垂不朽。”如果嚼食槟榔的同时还吸烟,那么致癌的风险还会上升。

 

槟榔盛行于东南亚各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亚洲多个国家都有食用槟榔的习俗。口腔癌在上个世纪曾是泰国的第一大癌症,这也与当地嚼食槟榔的习惯脱不开关系。

 

我国槟榔消费主要在湖南和岭南地区,这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有关。

 

我国岭南地区人们食用槟榔的历史悠久。槟榔在我国最早有文献记载是在西汉,当时我国南方边缘与异域交界处已有百姓嚼食槟榔的风俗出现,但在士人阶层看来,嚼食槟榔是“异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槟榔的认识逐渐加深,士人阶层开始模仿南方边陲百姓嚼食槟榔,到了南朝的时候,嚼食槟榔逐渐成为士人生活中的“雅俗”。

 

槟榔传入国内后,逐渐融入岭南地区人民的生活,从一种食品、零食,变为一种槟榔文化。古代岭南地区,槟榔被广泛运用于饮食、婚丧嫁娶、社会交往等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嚼食槟榔,还将槟榔作为“礼果”用于婚嫁、祭祀、人际往来等社交互动中,在“以槟榔为礼”的观念下,槟榔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意义。这个习俗流传至今,如今很多嚼食槟榔的地区,在婚丧嫁娶、社交往来时,还是会必备槟榔。

 

湖南地区嚼食槟榔的历史相比岭南地区要晚一点,不过也有四五百年了。据当地县志记载,当地嚼食槟榔和治疗瘟疫有关。而如今,湖南地区远超岭南地区,成为全国槟榔消费的高地。

 

在社会风俗的影响下,当地百姓对于槟榔嚼食的接受度都很高。从网络多个槟榔相关帖子评论中,有不少当地有使用槟榔习俗的网友表示,自己从小学、初中就开始接触和食用槟榔。

 

此外,槟榔嚼食还具有“传染”功能。有学者调查发现,青少年嚼食槟榔还与父母嚼食有关。一般父母嚼食槟榔的,其子女通常也有嚼食槟榔的习惯,且父母和同伴嚼食量越大,对嚼食行为越接受,青少年的嚼食量也将越大。在1150名湘潭市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嚼食槟榔的人占总人数的39.8%,并且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嚼食槟榔的比例还在不断上升,高中学生嚼食槟榔的比例高达49.7%。

 

在长久形成的社会风俗下,想要全面禁止槟榔,难度相当大。

 

而湖南地区百姓广泛食用槟榔的背后,是连续十二年的口腔癌高发。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分析了长沙5所医院2006年-2016年的就诊口腔癌患者,发现槟榔导致的口腔癌人数在10年间增加了近20倍。


致癌槟榔背后是千亿级槟榔产业


湖南的槟榔产业有多大?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全国槟榔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湖南占了3/4,年产值达300亿元。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槟榔相关企业共2.6万家,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南、海南以及福建三省。其中湖南共有15600多家,主要集中在湘潭、益阳、长沙三个城市,据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槟榔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

 

并且槟榔行业还在呈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新增槟榔相关企业2862家,同比增速高达87.92%;2021年截至目前为止新增2511家。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槟榔“走出”湖南、海南、广东,向北方多省蔓延,整个中国的槟榔产业规模应该已经超过千亿元。

 

我国槟榔种植历史虽然超过千年,但是槟榔形成产业,还仅仅是最近三十年的事。三十年前,湖南的槟榔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槟榔销售主要以散装和小包装零售为主,包装简陋,生产单位就是家庭作坊,如今许多槟榔企业就是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的,如胖哥、皇爷。

 

九十年代开始,槟榔加工开始逐渐发展为产业。家庭作坊开始被现代企业取代,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最典型的“家庭作坊”转型企业经营的品牌就是胖哥槟榔。创始人王继业因遗传病导致失明,也因此失业,之后开始卖槟榔为生,随后王继业开始建工厂,进行企业化生产运营,做大做强,在1997年时,成为年产值八百多万的“槟榔大王”。

 

王继业的成功是当时湖南地区槟榔行业走向产业化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而槟榔生产重镇湘潭,槟榔产业又有多繁华?武汉日报此前一篇报道曾用“五步一摊,十里一铺”来形容,“从武汉前往长沙、益阳、湘潭的高速上,槟榔广告牌应接不暇”,“十个路人,九个身上都散发着槟榔的薄荷味儿“。

 

槟榔产业是湘潭市食品行业的一大支柱。早在1995年,湘潭市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把槟榔作为食品工业一大支柱产业来抓。1998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成立,推动此后湖南槟榔产业的集群发展。2001年,槟榔成为湘潭食品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几十年来,湘潭市的槟榔产业值逐年攀升。2017年,仅湘潭从事槟榔加工的规模企业就有30余家,年产量20余万吨,就业人员近30万人,槟榔产业值突破150亿元。

 

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当地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槟榔产业的发展。2017年,湘潭市政府在《关于支持槟榔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力争槟榔产业销售收入3年实现300亿元,5年实现500亿元的目标。2019年,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指出,要做优做响槟榔的特色品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槟榔“禁令”行路难


“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尽管目前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和流行病学支持,但嚼槟榔会导致口腔癌,在医学界是有普遍共识的。

 

以湖南地区为例,湖南是我国槟榔消费的高地,同时也是口腔癌的高发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分析了长沙5所医院2006年-2016年的就诊口腔癌患者,发现槟榔导致的口腔癌人数在10年间增加了近20倍。

 

我国媒体对槟榔致癌的报道也并非最近几年才有的。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之时,湖南当地媒体《潇湘晨报》就连续发表报道和评论,并率先呼吁,槟榔包装应有警示语。

 

但随后,多家湖南地方媒体开始围绕“槟榔是否致癌”,掀起一场论战。湖南槟榔重镇湘潭市官媒《湘潭日报》连续发表多篇报道为槟榔“洗白”,甚至新华社也被卷入这场舆论战,双方你来我往,拉锯战持续了10天左右。

 

槟榔再次引起媒体的注意是在10年后。2013年4月,《每日经济新闻》一则新闻强调,某婴幼儿广泛用药中含有一级致癌物槟榔。同年,《科技日报》也发表相关报道,指出槟榔容易导致口腔癌。《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通过采访多名嚼食槟榔导致口腔癌被“割脸治疗”的患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再次引起人们对槟榔的关注。

 

而最近,再次引起人们对槟榔致癌关注的,是2019年一篇名为《千亿“软性毒品”槟榔,和正在上瘾的6000万中国人》的文章。随后不久,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应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发布了《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

 

我国对于槟榔的整治早在1996年就已经开始了。1996年厦门市政府出台地方政府规章《厦门市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的规定》,从生产到食用,全面禁止槟榔。

 

2021年3月,广州市政府也对槟榔下达广告宣传禁令,全市媒体、户外广告均停止发布槟榔广告。

 

湖南当地也在2019年发布相关行业禁令。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发布禁令,要求槟榔禁止在全国进行广告宣传。但行业禁令之下,口味王等槟榔企业依旧在线上线下各渠道大肆宣传。

 

随着槟榔企业加大宣传力度,槟榔广告开始频频现身于网络和综艺节目,槟榔也开始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另外,据新京报报道,槟榔企业还以代理营销的模式在湖南、海南之外的省份疯狂扩张。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槟榔相关企业2862家,同比增速高达87.92%;2021年截至目前为止新增2511家。


禁令作用可能不大


2020年,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去除了“食用槟榔”,也就是说槟榔不能作为食品生产。这不仅会影响行业销售,也会对产业上游的槟榔种植产生影响。

 

中国是第二大槟榔生产地。国内95%以上的槟榔都来自海南,槟榔也是海南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海南万宁,当地农民一半的收入来自种植槟榔。而在槟榔的加工、消费重心湖南,槟榔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湖南地区庞大的槟榔产业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此外,槟榔种植也是海南地区农民脱贫、就业的重要手段。据了解,仅口味王一家企业,就促进海南70多万户、230多万名从事槟榔种植和加工人员就业,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4%。

 

为了确保槟榔产业的发展,目前湖南、海南等省计划通过地方立法,将槟榔确定为“特色地方产品”。

 

此次国家广电总局的禁令会对槟榔行业造成“致命打击”吗?

 

答案可能是不。

 

国家广电总局虽然有“国家”两个字,但是并非执法部分,该禁令也只是行业禁令,并没有法律效力。这个禁令很有可能就像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的禁令一样,被各大槟榔企业“无视”。

 

2019年湖南发布行业禁令后,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曾表态,称广告主只要不违反《广告法》,就不会干涉其正常经营行为。

 

以此类推,国家广电总局虽然下达“禁令”,但只要槟榔销售没有被纳入《广告法》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旧不会干涉各地槟榔的正常经营。

 

佐证就是,在最新一期《这就是街舞4》中,口味王依然出现在节目中,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结语:

国家层面上禁止槟榔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是一个征兆,预示着国家将逐步规范对槟榔行业的管理。虽然目前这个禁令并非“全面禁止广告宣传”,也并没有法律效力,但是,这是我国在规范槟榔行业宣传上迈出的第一步。

 

文章最后,引用《潇湘晨报》2003年论战时的一则评论:“不可讳言,棒喝之后,将产生巨大的利益损失,这对于既得利益者,有如剜肉之痛,但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是长痛不如短痛。”

参考资料:

【1】《六朝槟榔嚼食习俗的传播:从“异物”到“吴俗”》      中南大学学报   郭硕

【2】《父母与同伴因素对青少年槟榔嚼食行为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范兴华,聂晓文,陈锋菊

【3】《新闻叙事人叙事态度与叙事功能略论——从“湖南槟榔报道”说起》    新闻界   何纯

【4】《湘潭槟榔行业的文化建构与资本转换》  文化遗产   申玲玲

【5】《湖南槟榔年产值达300亿 专家称叫停广告是正确的开始》 武汉晚报  王恺凝

【6】《禁广令下,千亿级槟榔产业何去何从?》  法治周末报  马金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深蓝财经
324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深蓝财经,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由国内优秀财经记者联合打造,曾多次荣获财经媒体微博20强、经济观察报优秀新媒体等奖项。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