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胖”规模,老十家之首国泰基金的掉队
对于国泰基金而言,有那么几个年份在其发展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对于国泰基金而言,有那么几个年份在其发展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018年,在董事长陈勇胜的带领下,国泰基金倚仗货币基金一跃而起,一改过往以权益为主的格局,且持续至今。不过在大踏步发展货币基金的同时,国泰的权益基金同样也得到大发展,细究发现,权益类基金中指数基金和ETF占比超70%,“虚胖”明显。
国泰基金作为国内首家成立的公募基金,早已“掉队”同期成立的选手。
截至7月23日,公募基金二季报发布完毕。choice数据显示,国泰基金货币型最新规模达2300亿,相比2020年末的1646亿增幅达40%,远高于总规模的增速。
(来源于网络)
自2018年,国泰基金货币基金规模及增速明显大于股票基金,权益类基金日渐式微。而2020年,国泰的股票基金规模呈现飞跃式成长,规模逐步逼近同一阶段货币基金规模。而经查发现,国泰股票基金中指数型股票基金和ETF占比超七成。比较之下,混合基金规模增长乏力。
2018年,前任董事长陈勇胜再次当选国泰基金董事长,国泰基金一改以权益为主的发展轨迹,倚仗固收类产品实现规模爆发式增长。
然而,靠货币基金冲量,国泰基金增收不增利明显。加之,由于投研人员频繁流失、基金经理“一拖多权”等诸多因素,旗下基金发展差强人意。作为“老十家”,掉队意味明显。
“虚胖”的权益基金
二季度末,国泰基金基金规模为4572.97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为2299.23亿元,股票基金规模为1160.79亿元,混合基金规模为577.87亿元。
货币基金依旧占去国泰基金的“半壁江山”。事实上,货币基金自2018年扛起资产大旗后,国泰基金的规模开始攀升。
而颇有意思的是,股票基金似乎在2020年有所“平反”,抬头之势明显。
回顾过往,国泰基金2018-2020年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2083.43、2810.88、4043.08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1090.98、1318.30、1646.03亿元,股票基金规模分别为222.3、461.83、1217.29亿元,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316.27、372.84、654.17亿元。
股票基金大步跨越,国泰基金旗下共计67只股票基金。但其中,指数型基金、ETF基金分别有14和35只,在股票基金中合计占比超73%。
如此一来,在混合基金尚未崛起,股票基金又“注水”颇多的情况下,国泰基金的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并不明朗,扭转仰赖货币基金撑起规模的局面仍有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国泰基金而言,有几个时节节点尤为重要。
2010年,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意大利忠利集团完成收购国泰基金30%的股权。自此,国泰基金成为带有外资“血统”的基金公司。
当梳理过往规模数据发现,2015年、2017年、2018年成就了国泰基金资产规模的三次跨越和变革。
经历漫长的年末资产规模徘徊在四五百亿元的国泰基金,在2015年末实现了980.77亿元的规模,较2014年末近乎翻番。
借助2017年的牛市行情,国泰基金混合基金规模达到545.24亿元,占总资产规模超54%,达到历史峰值。正是由于混合基金的强势表现,国泰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5.32亿元。
(来源于网络)
2018年,国泰基金一改往日重权益的思路,开始倚仗固收类产品的激进式成长助推总规模达到2082.76亿元。
具体看,国泰基金2017年的货币基金规模仅为111.73亿元,却在2018年飙升至1090.98亿元。同一阶段,其债券基金规模也从78.70亿元大涨至436.38亿元。经计算,2018年国泰基金的固收类产品占超73%。
但与此同时,国泰2018年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下降明显。
货币基金冲规模
而循着国泰基金的发展轨迹可见,国泰基金2010-2017年一直以权益产品为主。
这期间,除了2015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为59%外,其余年份均超70%。直到2018局势发生转变,固收类基金占比大幅增加、一改国泰往日产品格局。
或因逐步“重固收、轻权益”,国泰基金2017-2019年的开始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2017-2019年,国泰基金的营收分别为14.36、15.66和16.27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4.99、4.28和3.61亿元,2018、2019年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4.24%、15.59%。
据悉,在国泰基金2017年实现的14.36亿元的营收中,固收产品占比为18.94%,而2018年固收占比猛增至73%。
出现这般情况,一方面是固收类基金的管理费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则是2018年股票市场的不景气。
通常,大多数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管理费为每年0.3%甚至更低,而权益基金的管理费则有0.75%-1.5%不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2018年股票市场不景气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前董事长兼法人唐建光因退休辞去相关职务,公司拟任命陈勇胜接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任职日期自当年3月24日起生效。
2020年12月18日,国泰基金发布公告显示,陈勇胜因退休于2020年12月17日离任董事长一职。
从时间线看,国泰基金一改往日产品格局,开始“重固收、轻权益”与陈勇胜再次当选董事长不无关系。
另外,基金经理向来是公募基金的核心力量和业绩支撑。而国泰基金近年来投研人才供给匮乏、相关人员流失频繁,现任基金经理“一拖多”情况严重、业绩表现黯淡。
6月22日,国泰基金推出认购期仅为一天的“国泰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联接A”,拟任基金经理为王玉。
截至7月6日,AC类基金分开统计的话,如今的王玉“一拖十八”,且执掌的迷你基金众多。截至目前,王玉旗下基金2021年以来的收益率基本没有超过4%。
Choice数据显示,国泰基金正在运行的基金共计244只。其中规模低于1亿元的基金共64只,基金经理38人。
值得一提的是,国泰基金于疫情期间赎回了多只自持基金,将资金孤注一掷于上一年业绩最好的“国泰融安多策略”中。然而,刚购入没多久,基金经理高楠便离开国泰,转而投身于彼时排名百名开外的恒越基金。
责任编辑 | 陈斌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